【醫師講堂】口渴 攸關生死的辨證(組圖)

作者:鄧正梁 發表:2020-08-30 16:0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口渴常常代表著一個人陽氣的強弱、胃氣的盛衰。
口渴常常代表著一個人陽氣的強弱、胃氣的盛衰。(圖片來源:Adobe Stock)

一般人會想,口渴喝水就好了,但口會不會渴,在中醫的辨證來說,可說是一個大問題。口渴常常代表著一個人陽氣的強弱、胃氣的盛衰,甚至在疾病中是決定生死的一個因素。

醫聖張仲景在《傷寒論》中說到:「傷寒,心下有水氣,咳有微喘,發熱不渴。服湯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龍湯主之。」就是說得到了寒性感冒,本來都不會口渴,但給他服下一點小青龍湯這種熱性發散的藥以後,口會渴的,此是寒去、疾病自癒的表現。這個例子說明了口渴是陽氣來復,疾病向癒的徵兆之一。

口會渴代表胃氣充盛。
口會渴代表胃氣充盛。(圖片來源:Adobe Stock)

口會渴代表胃氣充盛,胃為水穀之海,「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容易口渴的人一般陽氣較盛,活力較強,但也不全是如此,因為有些陰虛者口很渴,卻虛弱無力;有些人不容易口渴,其實也不是身體不好,就是中焦陽氣較弱,不喜歡喝水,但是胃氣衰敗確實是會致死的,不但水喝不下,食物也吃不下的。《傷寒論》中有另一條文曰:「傷寒脈遲,六七日,而反與黃芩湯徹其熱,脈遲為寒,今與黃芩湯復除其熱,腹中應冷,當不能食,今反能食,此名除中,必死。」這說有一個醫生辨症錯誤,將寒症辨為熱症,本來應該給溫中的藥,結果卻給了寒藥;除中,就是中焦胃氣被除滅,胃氣衰敗,立刻迴光返照,病人不久就死了。

很多老年人不容易口渴,西醫認為是年紀大了,下視丘的口渴中樞(Thirsty Center)對血液滲透壓不敏感了,因此不易有口渴的感覺。中醫認為口渴不渴,關鍵因素是三焦陽氣有沒有旺,胃氣有沒有充實,還有許許多多的因素,很複雜的。糖尿病人的口渴,中醫稱為「消渴」,在初期會有吃多、喝多、尿多的三多症狀;有些糖尿病人口渴到喝水都感到水是甜的,喝水喝得好比駱駝一樣,一天喝好幾千C.C.,中醫的治療常用「白虎湯」除其胃熱,若不治療,下消的症狀就會出來,不但尿多,小便也會混濁。

有些人口不但渴,喜歡喝水,而且口中還發甜,中醫稱之為「脾癉」。癉就是但熱無寒的意思,脾癉是消化系統很熱,還摻雜有濕濁,此人舌苔必黃,熱象較重,中醫治療就是中焦熱與濕並除,常用甘露飲之類的養陰、除濕、清熱。



来源:看中國週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