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26日,在法國召開的年度G7峰會上,美國總統川普與德國總理默克爾交談(圖片來源:NICHOLAS KAMM/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0年8月21日訊】美國參議員盧比奧和科頓本週聯名寫信給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和歐盟外交事務高級代表波雷爾,提出美國和歐盟合作,協調出一致的方式對抗中國在香港施行《港版國安法》,並敦促歐盟對在香港、西藏和新疆發生嚴重侵犯人權行為的中國官員實施制裁。
盧比奧參議員這封聯名信,回應了歐盟方面稍早提出美歐就中國建立對話機制的建議。美國國務卿蓬佩奧欣然同意歐盟建議;盧比奧參議員在信中表達了美方希望能盡快安排第一次會議。現在的問題是,美歐何時可以舉行中國對話會議?歐盟會成為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的一方嗎?會議若順利展開,美歐會就聯手抗中達成共識嗎?
在中國問題上,美歐間存在共通點但也有許多分歧的地方。雙方的共通點在於民主、自由和人權的普世價值觀;分歧點在於界定與中國的關係。美國把中國崛起視為競爭,歐盟則把中國崛起視為競爭和機會並存。美歐在此異同基礎下,各自與中國發展關係。但隨著美中角力激化,過去廿年對中國採取積極交往、立場溫和的歐盟內部,逐漸出現不同聲音。
這項發展說來諷刺,美國川普(特朗普)政府上臺把中國定為競爭對手後,一直就中國崛起示警歐洲,但從貿易、科技到國安都未能說服歐盟和歐洲各國。中共對新冠病毒的不誠實和撕毀承諾香港高度自治的《中英聯合聲明》反而幫了川普政府一個大忙,促使歐洲覺醒。一如盧比奧參議員在信中所言,美國和歐盟在與中國政府打交道時存在許多共同的問題,應該努力尋求共同的解決方案。
歐盟和美國對中國的評估大致上是一致的,但因應方式有別。美國採取對抗,歐盟則是競爭和合作併進。到目前為止,看不出川普政府對華策略改變,十一月大選後,不論誰入主白宮,美中關係也難再返原點;歐盟方面,對華競合主調不會改變,但對北京的態度定將比過去強硬。
歐盟現任主席馮德萊恩在本屆中歐視訊峰會上緊咬中國市場准入不放,要求習近平更加關注,表示歐盟需要看到更多行動,是歐盟對中國立場轉強的實例。唯中國市場對歐盟向來具廣大吸引力,新冠病毒大流行後,中國是第一個恢復GDP成長的主要市場。對於歐盟,失去中國市場不利自身經濟,所以即使態度趨強,制定新投資規範也不會跟隨美國在貿易上直接對抗中國。更重要的是,歐洲各個國家是否屈服外部壓力,不是由歐盟決定,而是由各國國內產業影響來決定。
在國安和國防方面,歐洲對美國的依賴無庸置疑。除防務上,歐洲始終無法建立一支屬於自己的軍隊,需要美國領導的北約協防外,國安上,飽受前蘇聯俄共蹂凌的歐洲對美國的信任自然遠超過共產政權統治的中國。
美歐互信最重要的基礎之一是對民主的共同價值觀。中共在香港實施國安法,喚起早已被歐洲人視為理所當然或者因為商業利益而被矇蔽的民主價值觀,並意識到面對中國共產主義,捍衛此一價值觀的重要性。這表示,歐盟對香港、西藏和新疆的人權與自治將更加重視。但這並不表示,歐盟會跟隨美國採取同樣的方式制裁北京。以香港為例,歐洲支持對在香港侵犯人權相關負責人進行制裁的,只有瑞典一國。
美中角力以來,一直避免選邊的歐洲,當下面臨的壓力越來越大。歐盟將在九月底召開一項特別會議,各方期望可出臺一個新的聯合對華策略。但在歐盟內部達成如何整合紀律、集體與中國交往前,這不會是件容易的事。而在歐盟確立聯合對華策略前,美歐聯手抗中這把箭恐怕還得再在弦上等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