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被聚焦的一件事,是美國有可能將中國移除出全球美元結算體系。(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看中國2020年8月18日訊】2015年底,黃金正在開啟牛市,隨著金價打破了2011年形成的1923美元/盎司的高點,意味著牛市已經確立。
今天,上述結果已經無關緊要,重要的是,五年之後的今天,在貴金屬市場迎來了兩股援軍:
第一支援軍是大摩,它們認為通脹的歷史性拐點已經到來,而通脹與黃金的正相關關係所有人都清楚。
第二支援軍是巴菲特,他老人家在二季度唯一加倉的股票是「巴里克黃金」。巴菲特對黃金的看法幾乎所有人都清楚,他認為不能生息的黃金幾乎就是「無用的東西」,今天,老巴終於撿起了「無用的東西」。
本人對巴菲特對黃金的看法是質疑的。我們將錢存入銀行與投入資本市場購買股票並沒有本質差別,兩者都是聚焦於利息(股息)收益,只是風險偏好有所差異。以銀行存款來舉例,利息的多少是怎麼確定的哪?當然取決於通脹率,通脹率越高銀行的存款利率越高,利息也就越高。所以,南美很多國家的利率經常都在兩位數以上,利息也很高,根源在於它們有更高的通脹率。
換個角度來看,雖然我們得到了利息,但銀行存款的本金和利息加在一起的購買力增加了嗎?沒有!因為物價已經上漲了。同時,儲戶為了獲得利息收益,實際還需要支付銀行的運營成本(它們給你掙利息),這就讓儲戶的利息收益不能彌補通脹所帶來的購買力損失,在絕大多數情形下儲戶都是虧損的。經濟學上為了描述這種現象還專門創造了一個術語:實際負利率。不關心經濟學朋友可以不搭理這些術語,因為這些不過是文字遊戲。
我們知道信用是一種恆定,其購買力是永遠穩定的,不會隨著時間而改變,而黃金承載的就是信用,是信用的化身。也就是說,儲戶將錢存入銀行,他雖然得到了利息,但本金和利息加在一起的購買力是虧損的,以信用和黃金為基準,這樣的行為就是負收益。(在這裡您可能會說,買股票可以博取更高的利息、實現正收益,但股票的高收益伴隨的是高風險,所以沒有本質上的不同)
但是,如果在這樣的時候持有黃金哪?以長期的視角來觀察,金價就跟隨通脹的上漲而上漲,而金價上漲的那部分,就是黃金送給持有人的「利息」,保護了所有人的購買力不受損失(優於銀行存款)。就因為這種原因,無論世界歷史上的任何時期、也無論在任何國家,當通脹惡化的時候,所有人都會立即購買黃金抵禦紙幣購買力的損失,而有些政府就會(適時)採取黃金國有化的手段以打擊紙幣持有人的避險行為。
黃金的缺點是不能給人帶來超額收益,無法滿足人們內心的貪婪,因此,它只屬於淳樸的人。或可以說,巴菲特開始回歸淳樸。所以,巴菲特說黃金不能生息,只是「利息」的表現方式不一樣而已。
當然,我知道很多人受「主流」經濟學家的教育之後認為黃金根本不能抵禦通脹(它們往往以某一月、某一年來說事),這種違背過去數千年統計學規律的說法之所以植入了多數人的腦袋,就源於只有讓人們拋棄黃金執迷於紙幣之後,才有可能順利實現鑄幣稅的徵收,讓部分既得利益者實現割韭菜的收益,而過去數十年的低通脹環境(低通脹時代有利於投資活動,提高了紙幣的地位)給他們提供了特定的土壤,讓人們堅信這些學說。因為信用自古至今都是一種恆定,當然就可以抵禦通脹,而黃金承載的就是信用,但這已經是文化的範疇。
但今天要聚焦的卻不是上述問題。
過去四十年之所以形成低通脹時代,大摩已經講的很清楚,通脹為何終會回來,它們也做了比較清楚的闡述;對黃金一直「不屑一顧」的巴菲特開始買入黃金股,或許就相當於給通脹的時代拐點提供了背書。
其實,我們將進入高通脹時代在經濟的基本面上也已經可以很清晰地看到了。
過去四十多年,國際市場上的農產品基本上從未出現過短缺,但今年的情形明顯異於過去幾十年,全球的飢餓人口開始快速增長。聯合國糧農組織在2020年6月12日已經警告:世界面臨50年來最嚴重的食物危機。如果聯合國糧農組織的警告還不足以驚醒多數人,有些大國已經開始採取「節衣縮食」的措施說明問題已經明顯惡化!
就個人觀察,今年全球農產品出現大幅減產已經是必然。一旦國際供給出現短缺之後(有些國家還會因為國際購買力不足導致國內供給的進一步短缺,這是更嚴重的問題,這就讓兩種「短缺」產生疊加效應),糧價就有可能在短期內出現大幅飆漲,讓糧荒一也爆發。
如果您仔細觀察、思考,歷史上的飢荒一般都是在一夜間爆發的,根源就在於任何時期的任何政府都會極力向民眾掩蓋這個問題的真相,避免讓社會陷入動盪、讓自己的政權陷入危機,直到掩蓋不住之後才會在一夜間爆發。一旦穀物價格飆漲,就意味著全球所有人的生活成本出現飆漲,推動所有商品價格同步上漲,全面通脹就會一夜到來!
最近被聚焦的一件事是美國有可能將中國移除出全球美元結算體系,當然,這是它的權利,因為美元是它的主權貨幣。全球化壓制了商品價格,這是形成低利率、低通脹環境的主要基石。中國是當今全球貿易量最大的國家(約佔全球貿易總額的13%),一旦被移除出美元結算體系,出口就會受到打擊。當出口下降之後,就會抑制自身的進口能力,考慮到原油、穀物有很高的進口依存度,就會推高自身的通脹;當中國的進口下降之後,包括巴西、阿根廷、產油國等能源與原材料輸出國的資本收入就下降,就會打破它們的國際收支平衡,它們的貨幣貶值速度就會加快,有利於推動它們的通脹。所以,一旦中國被移除出全球的美元結算體系,帶來的結果就是全球的通脹加速上揚。以現在的局勢來觀察,「移除」又是必然會發生的,只是早一點晚一點的差別,這已經不是什麼經濟問題。
全球化帶來的是低利率、低通脹環境,隨著全球化的結束、主要國家之間進行產業上的快速切割,高通脹的到來不可避免!
所以,全球正處於低通脹向高通脹過渡的拐點上……
高通脹意味著高利率,意味著人們的思維習慣、行為習慣會出現徹底的改變。過去四十多年的低利率時代,人們習慣於將勞動成果投入到資產領域,這些投資領域包括房產、股票、債券、理財產品,等等。在此,就以房產舉例來說明,低通脹和高通脹時期的差別(純粹是因為多數人更熟悉房產,不代表和房叔房嬸過不去),每年因漲價因素和房租所帶來的收益減去成本之後(成本包括房屋折舊、裝修折舊、管理費、存款利息、稅賦等),如果能實現5%的淨收益已經是讓人十分快樂的事情,這樣的人都屬於牛人。如果持有一套500萬的房子,每年的淨收益就是25萬,這甚至已經遠高於很多人的工薪收入,所以,您就看到了有一群人每天都在朋友圈晒美食,晒服裝,發雞湯文,或者發發牢騷等,因為工作對他們來說實在是可有可無的事情。
但是,如果通脹在原來的基礎上提高5%(利率也會同步上漲),淨收益就變成了零,進行這種投資就變成了無意義的活動;如果通脹在原來的基礎上提高5%以上,就是負收益,進行這種投資活動就成了「神經病」。
有人很聰明,會說房價只要加速上漲就依舊可以獲得5%的收益,第一,你指揮不動房價;第二,通脹更高(利率更高)的時候資產價格是受到抑制的;第三,通脹高漲的時候,人們的生存壓力更大,可用於投資活動的資本減少,投資活動會走向蕭條,這進一步抑制了價格。所以,這些聰明不過是小聰明。
還會有人說,這種投資即便不是好的,但25萬的年收益一樣可以保證衣食無憂。但不要忘記,當進入高通脹時代之後,生活支出會飛速增長,今年或許還可以做到衣食無憂,生活成本飆漲一兩年之後就做不到了,每天只想著晒美食、晒服裝就不行了,該去幹活了。
重申一遍,這只是用投資房屋舉例(那些大城市商業核心區具有稀缺性的房屋依舊具有不可替代的價值),股票、債券等金融產品都是一樣的道理。在此只是希望提醒人們,如果以現在的思維模式思考未來,就可能會掉進陷阱中,因為低通脹時代與高通脹時代,人們的思維習慣、行為習慣是截然不同的,有些行業的商業模式也會被徹底顛覆……
在這樣的轉折期,多數人注定會遭到血洗,因為這是時代的要求!否則,一個社會越來越多的人脫離一線勞動、躺在資產上吃飯,「飯」又從何而來?這是最簡單的辯證法。當多數人回歸淳樸、全社會聚焦於通過勞動創造財富的時候,社會才會走上新的上升循環。任何社會都是曲折前進的。
過去幾十年,人們追逐的是奢華,希望實現不斷膨脹的慾望,是追逐有形資產的時代;未來,是腳踏實地、回歸淳樸的年代。這也是投資「壟斷」的時代,信用壟斷(貴金屬、食品能源體現的都是信用壟斷)、科技壟斷、行政壟斷、資源壟斷等都是目標。對於個人來說,「才能」也是自己「壟斷的權力」,是個人通向未來的「通行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