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連續下降也給中國外貿出口帶來阻滯。(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看中國2020年8月6日訊】(看中國記者文龍綜合報導)世界經濟遭武漢肺炎疫情重創,需求連續下降也給中國外貿出口帶來阻滯,7月份的出口額預計下降。經濟前景不明,中國央行人士表示,再加大刺激經濟會帶來負面效果。
中國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李魁文在7月的發布會上表示,當前疫情仍在全球蔓延,世界經濟嚴重衰退,國際貿易和投資大幅萎縮。中國外貿發展面臨的不確定、不穩定因素明顯增多,下半年進出口形勢依然複雜嚴峻。
對中國外貿衝擊最大的依然是外部需求的疲軟。疫情洶湧的歐美國家中很多都對中國保持貿易逆差,大範圍的封鎖措施使商業活動基本暫停,大量外貿訂單取消。
中國東部沿海的製造業工廠們面臨一個特殊困境:中國新年後努力克服國內疫情,逐步復工復產,但卻趕上海外疫情的高點,外國訂單大幅減少。
世界各國受武漢肺炎疫情影響需求不足,中國7月份的外貿出口額預計下降,進口額增長也回落;進出口貿易增長乏力、內需不振,這些都令人更加擔心中國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復甦是否能持續。
據《路透社》8月5日報導,對28位經濟專家進行的調查顯示,中國7月份的出口額預計與去年同期相比收縮了0.2%,出口額在6月份則增長了0.5%。
調查顯示,由於去年中國外貿的基數高,以及一些國家重新實行人員流動限制阻礙了物流,中國7月份的進口年利率可能只是增長了1.0%,而上個月的年率增長則為2.7%。
中國港口協會8月4日發表一份報告顯示,7月下旬的10天裡,中國主要港口的出口貨物量年率下降1.2%;中國跟美國的關係緊張,也將對美中貿易產生不利影響,因為從7月31日起美國對55種中國商品恢復徵收25%的關稅。
就美中貿易而言,中國在今年上半年購買了美國能源產品額度只是承諾的5%,即中國在美中貿易第一階段協議裡做出承諾的。此外,中國還承諾今年購買365億美元的美國農產品,但目前購買的數額大大低於承諾購買量。
與此同時,官方和民間對製造業活動的調查顯示,7月份中國工廠新的出口訂單在疫情大流行導致全球需求崩潰之後依然處於收縮狀態,儘管由於國內需求增長製造業活動總體上加快。
7月31日,中國國家統計局和物流與採購聯合會(CFLP)聯合發布的數據顯示,7月份,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為51.1%,較6月上升0.2個百分點,意外升至四個月高點,非製造業PMI環比微降。
不過,需求仍是制約經濟前景的主要因素,從各新訂單分項指數來看,環比改善的是少數。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企業端具體表現仍有分化,其中大、中型企業PMI分別為52.0%和51.2%,位於臨界點以上;小企業則比上月降0.3個百分點至48.6%,位於臨界點以下,處於收縮區間。
中國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高級統計師趙慶河解讀數據稱,小型企業供需兩端繼續承壓。7月當月,安徽、湖北、湖南、江西等地部分企業反映,洪澇災害導致物流運輸不暢,出現廠房、設備、存貨浸水等問題,生產經營受到一定影響。
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特約分析師張立群表示,從主要指標回升幅度看,總體仍然偏低,表明經濟回升的力度還不夠強勁。
他稱,從相關的企業調查看,反映需求和訂單不足的比重仍然最高。因此,市場需求不足的矛盾仍然是制約當前經濟回升的突出問題。「要進一步抓好擴大內需的各項工作,切實激活和釋放超大規模國內市場的投資消費潛力。」
儘管出口受阻、內需不振,中國經濟增加面臨壓力。不過,中國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清華大學金融與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馬駿表示,目前的貨幣政策逆週期調節力度已經不小,應該維持目前的力度,沒有必要再加碼。「如果搞更大力度刺激的話,可能會出現一些負面後果,比如房地產泡沫、股市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