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理財,是獲得幸福的必修課。(以下圖片來源:Adobestock)
投資理財,是獲得幸福的必修課
我們幾乎每天都會在 YouTube 或 FB 粉絲專頁收到類似的訊息:「請問×× 股票可不可以賣?」「某ETF 現在可不可以買?」
說真的,我們不知道也無法回答,因為每個人對風險報酬的耐受力差距很大,資金來源和投資目標也都不同,適合柴的方法不一定適合鼠,適合鼠的方法也不見得可以完全套用在每個人身上。
鼠看過一種人,可以面不改色地看待買進後的大跌或賣出後的大漲,但也見過那種稍微一個劇烈波動,就緊張兮兮到處問的投資人,有風險意識雖然是件好事,但為了投資把自己逼瘋就是件傻事。
這兩種人表面上情緒看似截然不同,但共通點是他們都已經做了決定:
前者是心中有定見,眼裡有目標,各種損益應變方案都已準備好,所以任憑市場動盪,情緒幾乎不受影響。
後者其實也做了選擇,而理由絕大部分來自當下的情緒,但其實心裡又非常搖擺,所以才會不斷地透過各種管道,尋覓各種聲音,試圖藉由外力說服內心不安的自己,去執行這個「不確定好不好」的決定。通常在這種狀態下,心理的認知偏誤必定會放大同意的聲音,不管反對的一方講什麼都自動消音,其實給什麼答案都已經沒意義。
如果要徹底解決這個問題,最根本的方法,是在決定形成之前先隔離情緒,讓大腦有機會聽進不同的聲音,才有機會提高判斷的品質,而投資情緒的控制與知識和經驗又有很大的關連。
投資情緒的控制,與知識和經驗有很大的關連。
像學英文背單字一樣,土法煉鋼
關於知識,鼠在中學時期念英文的方法叫土法煉鋼,因為初學英文時,我對句型和文法完全束手無策,永遠搞不懂一堆奇怪的擺放原則和使用規定,例如:I don’t think I can do this.(我不覺得我能做這個),就不能說成I think I can’t do this.(我覺得我不能做這個),後者其實更符合中文的邏輯順序,但偏偏不符合英文文法。
最可怕的是,很多句型的規定中,又包含了各種例外,這種情況可以這樣用,那種情況又不能這樣用,變化情況無極限,老師又特別愛出例外的用法,總是隱藏在考卷中讓你錯了又錯,完全歸納不出一體適用的判斷邏輯,簡直快被逼瘋。
後來我發現要對付變化無常的英文文法和句型,說穿了就是一種感覺,當語感越強,命中率就越高,用背的毫無用處。而語感的培養必須靠大量的閱讀,要提高閱讀的理解程度就必須提高字彙量。我終於發現專長可以派上用場的地方,因為單字是一個蘿蔔一個坑,apple 就是蘋果,任何情況都不會變成貓,意思是說,時間投入和字彙量是線性關係,投入多少時間就得到多少東西,完全土法煉鋼。
與其在捉摸不定的文法句型裡繼續掙扎,我還不如把時間花在累積字彙,我文法弱沒關係,但只要看懂的字比別人多,理解力也會跟著提高,能夠多背一個字就比別人多一個機會,策略就是這麼簡單。
於是,我在高中做了一件很多人都覺得愚蠢的事:背字典。我還記得那本《新知識英漢辭典》是國小校長送的畢業禮物,約一個巴掌大,一千四百多頁雙色印刷,包含五萬多個詞彙,它最大的特色是有很多黑白小插圖和典故,像在看百科全書一樣。
鼠到現在都沒忘記從A 開始的第一個常用字是abandon(放棄),我就這樣從A 開始一路背,遇到特別喜歡的字就抄在筆記本,然後繼續背,下課時同學手上拿的是金庸,我卻是英漢字典不離手。
搞懂基礎金融知識,學起來受益一輩子。
就這樣到高二,幾乎把整本都背起來了,連一般人根本不會的罕見字、專業字、奇奇怪怪的字,我居然都看得懂,而且還拼得出來。
後來焦土策略果真奏效,隨著字彙量不斷累積,加上大量的文章閱讀,我的英文成績也開始突飛猛進。這可以說是高中三年對我影響最大、最重要的投資,後來出社會工作都常被自己嚇到:「我怎麼看得懂這麼奇怪的字!」如果有人問鼠學好英文的訣竅是什麼,我一定會說:「什麼都不要管,卯起來狂背單字就對了!」
搞懂基礎金融知識,學起來受益一輩子
回想這一段過程,正是自己察覺了問題癥結,並擬定一個適合自己的破解策略,實際執行加以驗證的結果,而這段學習經驗,經過多年之後用在學習投資理財,竟也得到極為類似的答案。也就是說,如果你的投資之路不知道該怎麼起步,鼠認為,搞懂基礎金融知識,絕對是CP 值最高的選擇,因為定義和原理是固定的,學起來就可以用一輩子。
相對於知識的蒐集,經驗的累積就更需要大量的時間,因為隨著時間過去,很多事情總會不證自明,有時當下損益的對錯,隔天一開盤可能又變成完全相反的結果。重點在分析每次決定進出的理由,最後和目標偏離多少?為什麼跟當初預估的方向不一樣?哪個部分沒考慮到?才會知道下次可以怎麼修正,避免在同一個地方不斷跌倒。
對新手來說,沒有想法是很正常的,但隨著參與市場的時間久了,經歷修正的次數多了,對自己的投資個性也更瞭解了,就能慢慢發展出一套屬於自己對金錢獨有的意識、對投資專門的心法聖盃。
本文整理、節錄自柴鼠兄弟《跟著柴鼠學FQ,做自己的提款機》一書,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由采實文化授權轉載,欲閱讀完整作品,歡迎參考原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