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總統普京2020年6月24日在莫斯科紅場舉行了紀念二戰勝利75週年的大閱兵。(圖片來源:Sergey Guneev - Host Photo Agency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0年6月27日訊】俄羅斯總統普京6月24日在莫斯科紅場舉行了紀念二戰勝利75週年的大閱兵,檢閱了1萬4千多名軍人,2百多件武器裝備和75架飛機,有13支外國軍隊參與閱兵方陣。最近發生邊境衝突的中國和印度都派軍隊參加了閱兵式,中印兩國的國防部長也出席。
這是今年疫情爆發以來,全世界少見的大型戶外活動。閱兵這天,俄羅斯的新冠確診病例累計超過60萬例。普京藉著紅場上的風光閱兵,對外展示軍力,對內激發愛國意識。閱兵隔天,6月25日至7月1日俄羅斯舉行對憲法修正案的公投,修正案包括允許普京在2024年任期屆滿時,再尋求兩屆總統任期。
普京打著如意算盤的同時,也忙著充當中印之間的和事佬,閱兵前一天,俄羅斯外長主持了中印俄外長三方的視像會議。不過,俄羅斯調停同時,照樣做它的軍火生意,印度外長出席莫斯科閱兵時,催促俄羅斯加速S400防空飛彈的交貨時程。俄羅斯對印度的軍售還包括一千輛坦克和33架戰機。有評論說這是俄羅斯在中國背後捅刀嗎?
俄羅斯喀山大學東方系博士、臺灣政治大學民族學系教授趙竹成認為,普京應該純粹是做生意,他說俄羅斯賣印度武器經常是獅子大開口,還賣得比較貴。而且中國武器的自製率比印度多,就算現在俄羅斯加速軍售印度,影響不大。不過,中印衝突對俄羅斯來說的確麻煩,中印都是俄羅斯的友好國家,中印衝突讓俄羅斯為難。俄羅斯發起中印俄三方外長會議,就是不希望兩個好朋友打架,樂意充當和事佬。
趙竹成說,印度打從蘇聯時代就向蘇聯購買武器,俄羅斯則從印度進口茶葉等一般商品,雙方有很長久的貿易關係,印度是俄羅斯的軍火大客戶。最近印度這筆大訂單,俄羅斯在商言商,當然不會放棄。
印度購買俄軍火向中國展示印俄聯盟
軍事專家吳明傑指出,印度是向俄羅斯分三批購買坦克,目前已到貨六百多輛坦克,後續還有一批,共約一千輛。印度向俄羅斯購買的33架戰機,包括蘇30技術轉移國造和米格29,不過就算中印現在開火交戰,這批採購的武器也趕不上,最快要兩年之後才能交貨。吳明傑認為印度此時公布軍購案,政治意涵大於軍事,目的是向中共展示印俄聯盟。雖然中俄也有盟邦關係,但若從軍購案來看,俄印的友好勝於俄中友好。
吳明傑說,俄羅斯賣給印度的蘇30戰機,型號MKI,已授權印度國造生產272架,在盟邦軍購中必須關係非常友好才可能進行武器的技術轉移。中國也向俄羅斯採購蘇30,包括73架空用版MKK和海用版MK2,兩種加起來約一百架。俄羅斯並沒有授權中國製造武器,也沒有轉移技術。俄羅斯對印度沒有保留,但對中國留了一手,武器數量也有很大差距,印度是全球使用蘇30最多的國家。
那麼俄羅斯為什麼同時賣給中印同類型的戰機,而且讓印度拿到比較好的武器?吳明傑說,印度蘇30的航電系統各方面能力,中國官媒甚至評估印度的蘇30比中國的好,從這角度看,俄在拉攏印度,目的是包夾中國,擔憂中國向北擴張。所以從蘇30的軍售案來看,俄印是實質盟友關係,俄中是表象的友好關係。
吳明傑說,印度的軍火市場全球都在搶,印度有144架戰機的需求。美國也在搶印度市場,洛克西德馬丁公司想賣F16IN給印度,甚至給他特殊型號F21,這跟臺灣的F16V性能接近,波音公司也向印度推銷超級大黃蜂戰機。瑞典推銷JAS39戰機,法國則出售給印度Rafale(臺譯飆風,中譯陣風戰鬥機)。
這麼多國家向印度推銷先進戰機,印度為什麼跟俄羅斯購買蘇30,特別是米格29這種老戰機?而且若要跟俄羅斯買,為什麼不買四代半的戰機蘇35?吳明傑認為可能是預算原因,這次印度33架戰機的軍購預算約230億台幣,換算下來每架戰機不到八億台幣,相對便宜。而且,印度過去在邊境使用米格29輕型戰機,空中操控靈活度不差,類似F16的靈活性能,很受印度空軍青睞,又可整合俄制的R77中程飛彈,印度可能認為性能和性價比都不錯。
另一種可能是,吳明傑說,印度正在打造自己的航母,之前向俄購買米格29K,或許可作為航母艦載機。這筆軍購案可能早已敲定,在中印衝突時,印度刻意釋放信息,以便獲得國會支持,而這一切都可能是在拉攏俄羅斯作為戰略聯盟。
俄忌憚中國對中國軍售留一手
吳明傑強調,相比之下,俄對印軍售比較沒有保留,反而對中國保留,中國只有一百架蘇30,而且無法取得俄羅斯的技術,所以中國自行山寨研發出殲16。就像中國將蘇27國產化,研發成殲11。而且俄羅斯對中國老是扣住相關技術,之前曾傳出俄羅斯將蘇35發動機內部精密零組件焊住,避免被中國山寨。
印度傳統上是不結盟國家,但使用俄制軍事裝備是主流。在美國拉攏下,印度也向美國採購不少新武器,像阿帕契直升機,P8A反潛機和C130、C17運輸機,不過印度還是寄望於俄羅斯的軍事協助。印俄在軍購方面有長期軍事合作的背景,而或許在地緣政治上,被印度視為能對抗中國的軍事盟邦是俄羅斯,不是美國。
至於中印的軍力比較?吳明傑說,關於中印的軍力評估很多,若從預算看,中國的軍費預算約是印度的四倍。中印2019年的軍費支出全球排名第二和第三,但中國的軍費要投入所有邊境,要花的錢很多,包括兩航母和核潛艦,中印邊境屬西部戰區,中國要面臨的外患非常多,與俄羅斯的關係就算再好也不能不防,內部還需要維穩。中國的西部戰區的兵力和印度的邊境兵力都是20幾萬,印度的優勢是,它除了跟巴基斯坦的衝突,其他兵力可以全部用來對付中國,反觀中國五個戰區,每個戰區各有威脅,中國自身又急遽擴張,即使整體預算是印度的四、五倍,但實際上用在中印邊境可能只有十分之一。從地理環境來看,印度比中國的有利條件多,印度邊境的地勢平坦,中國西部邊境青藏高原居高臨下,易守難攻,運載地面兵力需要花更多時間,補給線長,空中兵力雖有高原機場,但都是民用機場,飛到邊境要花更多時間。
吳明傑說,印度的武器購自不同國家,有國造還有俄系、美系、歐系等系統很多,墜機事故頻繁。但印度有個隱形優勢是具實戰經驗,印巴空戰經驗寶貴,解放軍幾十年沒有對外開戰,在面對真正戰火時可能不像印度從容。
他說印度可大舉集結兵力於中印邊境,解放軍短時間內可能只有局部兵力過來,解放軍的地面火炮性能雖然都有所提升,但是邊境高原河谷、道路狹窄,軍力調遣,印度未必居於弱勢。但印度不見得真想要大規模戰爭,雙方有和談空間。如果真的要打,其實早就打了。目前雙方和談有初步結果,就看是否能接受彼此的條件。
吳明傑說,雙方在中印邊境都有20幾萬的兵力,印度在拉達克列城有三支山地師部隊,近期有三、四萬人已在那邊成軍。印度邊境地勢相對平坦,兵力要聚集比較快速有力,補給線相對短,優勢在此,但是若要拿下中國的爭議區有困難。
吳明傑說,中印衝突到底是誰發動的,北京有主動的嫌疑,目的可能是教訓一下印度,但不見得已準備好要發動戰爭,北京轉移內部壓力的可能性不能排除,在東西南北的戰場,解放軍最有把握的還是陸軍地面兵力的作戰,東面的軍事衝突在海空,解放軍沒有勝算,無法和美軍抗衡,地面作戰若挑印度,中國比較有把握,但也不能大打,因為邊境高山峻嶺,大打打不起來,可小打。像1962年中國迅速出兵再撤軍,造成威懾作用,震憾西方,展現軍力,對內也是強心針,轉移壓力,對習近平可能是鞏固政權很好的手段,有各種不同的盤算。印度也會評估全面開打是否對己有利,中印各自都有政治考量。
美中對抗推動中俄合作
對中國來說,當前最麻煩的仍是美中關係。不過美中對抗並沒有減少美俄對抗,而且推動中俄合作。趙竹成說當前中美俄大三角關係是個不平衡的三角關係。美國處於三角關係中最差的位置。他指出,俄羅斯北溪二號天然氣管道項目本來預訂今年供氣,但在美國強力阻止下,俄羅斯天然氣管路的工程拖到今年底才會完成,為此,德與美有衝突,美俄也處不好。另外,美俄雙方的武裝人員在敘利亞經常出現對峙場面,美俄之間齟齬日深。美俄衝突愈大,俄中就走近一些。明顯的是俄羅斯過去兩年大幅減持美國國債,在石油天然氣交易避免用美金報價。
反觀中俄之間沒有嚴重的利益衝突,反而共同對抗美國。俄美的貿易量少,俄的能源出口依賴中國,中國一直是俄羅斯很大市場,中國從俄羅斯進口能源、軍工產品,和小麥大豆等農產品。美中貿易戰激化時,俄羅斯鼓勵農民種大豆賣給中國,中國出現非洲豬瘟時,從俄羅斯進口豬肉。
中美關係劇變加速推動中國面向俄羅斯,華為等中國企業轉向俄羅斯。近日有俄羅斯媒體報導,華為在俄羅斯手機市場的佔有率破記錄。今年第一季度,華為加上旗下的榮耀品牌,這兩個牌子的手機在俄羅斯市場的佔有率已達40%。阿里巴巴和中興等中國企業在俄羅斯也愈來愈活躍。
中俄兩國關係70多年中,從中共建政後,蘇聯第一個承認中共並與之建交,兩國從大哥小弟到反目成仇,之後又重修舊好,成為朋友。
中俄並不是沒有矛盾,習近平提出的「一帶一路」和普京的大歐亞計畫有重疊,對俄形成威脅。近年大量中國遊客和移民湧入俄羅斯,買地、建廠、掠奪資源的行為在俄國內引起反感。一家中國企業去年在貝加爾湖建水廠,在當地爆發反中抗議。今年的疫情也讓中俄關係出現摩擦。但趙竹成認為這些矛盾對中俄關係不會有太大影響,他認為值得注意的是還沒有浮上台面的問題,例如中國每年向俄羅斯購買石油和天然氣,今年因為疫情,能源需求下降,全球石油價格下滑,中國要如何按照之前與俄羅斯談定的價格履約,是否虧本支付,是否減少進口都牽涉談判,這對經濟處於下滑的中國是滿大的壓力。
(原標題:俄軍售印度 在中國背後捅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