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外貿出口企業遭受海外訂單取消的衝擊。(圖片來源:Engdao/Adobe Stock)
【看中國2020年6月27日訊】(看中國記者文龍綜合報導)隨著武漢肺炎疫情在全球大流行,中國外貿出口企業遭受海外訂單取消的衝擊。中國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於支持出口產品轉內銷的實施意見,鼓勵外貿企業網上銷售、直播賣貨。
每個國家因為經濟體系不同,所經歷的經濟衰退程度也將有所差別。受武漢肺炎疫情的廣泛影響,世界銀行預計今年全球經濟會下降5.2%。這是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最嚴重的經濟衰退。這個預測是以全球經濟在六月底開始重啟為基礎的。
世界銀行發表的《全球經濟展望》中指出,對全球貿易、商品出口和外國金融體系擁有巨大依賴的國家和地區,將遭受最強烈的經濟衝擊,損失程度會因地區有所差異。發展中經濟體的薄弱點,將被外來的打擊無限擴大。
美國獨立諮詢機構中國褐皮書(China Beige Book)國際公司調查顯示,武漢肺炎對中國經濟造成的重創前所未見,報告用瞠目結舌來形容疫情造成的對中共經濟的衝擊。
中國褐皮書總裁米勒(Leland Miller)告訴自由亞洲電臺,復工也不會讓第二季度的數字好看,挑戰非常嚴峻。「我們的數據顯示,復工不等於就能恢復成長。」
目前,中國對外貿易的國企,破產的風險大增,但是有來自政府的補貼,應該能支撐得下去,相關聯的很多產業可能就支撐不下去,而沒有補貼的民營企業根本支撐不下去。
中國國務院辦公廳日前發布的「關於支持出口產品轉內銷實施意見」顯示:加快轉內銷市場准入。在2020年底前,對依據出口目的國標準生產且相關標準技術指標達到中國強制性標準要求的出口產品,因疫情影響轉內銷的,允許企業作出相關書面承諾,通過自我符合性聲明的方式進行銷售,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外貿企業要對出口轉內銷產品加貼的中文和外文標籤、標識的一致性負責。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文件寫道,「鼓勵外貿企業充分利用網上銷售、直播帶貨、場景體驗等新業態新模式,促進線上線下融合發展。」並要求工業和信息化部、商務部按職責分工負責,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負責推廣。
《看中國》特約評論員唐新元認為,面對困境外貿企業尤其是民營企業只能積極自救,因為中共只幫扶國有企業,現在讓外貿企業和那些「網紅」一樣直播賣貨,就說明瞭這一點。實際上出口轉內銷是比較困難的,以製造業為例,出口國際市場的產品是執行國際標準或某一國家的標準,無法在國內市場銷售的。
也有民眾評論說:「內銷的成本遠遠高於外銷,關鍵很多企業外銷是靠出口退稅掙錢的,內銷哪有什麼出口退稅?」
也有的人說:「內需總量不變,出口轉內銷沒有實際意義。」
中國出口外貿企業當務之急需求轉型,但現實中的瓶頸也迎面而來:國內市場交易鏈條相對冗長、回款慢。對外貿企業來說,要在短時間內重新瞭解新的市場並建立渠道,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據《路透社》此前報導,提到出口轉內銷,在深圳經營一家主打出口LED產品的企業家章先生稱,「並非易事,品牌、渠道、甚至整個訂單模式等等,從生產到經營都遇到水土不服。」
除了產品生產與檢測標準不同,經營模式也完全不同。章先生介紹,多數外貿工廠為品牌的代工廠,在缺少品牌授權的情況下產品難以直接售賣,同時,國內品牌市場格局已基本穩固,要想分一杯羹,就要在多個環節增加費用以開拓市場。以往「訂單-生產-交付」的出口訂單模式,轉戰到國內市場還不得不面對一定期限的放賬期。
一家江蘇紡織企業負責人表示,「為了滿足國外客戶的供應商標準,一般我們的工廠從軟體到硬體標準都比國內高,成本也會相應偏高,轉內銷是個自救辦法,但我們在價格上實在是沒有優勢,還擔心產不對銷。」
中國企業聯合會企業研究處處長劉興國認為,對出口轉內銷的企業來說,渠道問題比品牌問題更加突出,尤其是那些產品以外銷為主很少內銷的企業,在國內市場根本就沒有能夠為自己所用的銷售渠道。轉內銷意味著不得不投入大量資金在國內市場鋪設營銷渠道,進而大大增加企業營銷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