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災不是無緣無故而來,也有前因後果。(圖片來源:Adobe Stock)
天災,顧名思義,上天降下的災難,如地震、海嘯、颶風、洪水、瘟疫、大旱等。天災不是無緣無故而來,也有前因後果。
敬天改過 遠離天譴
張奮,字稺通,東漢京兆杜陵人。他德才兼備,生性善良,敬神畏天,推崇禮樂乃安邦治國之本。
張奮自小很好學、節儉、喜歡做善事。他常常從自己本不多的錢財中分出一些,用來贍養撫恤宗族親屬,即使到了傾倒櫃子的地步,也仍然沒有停止施舍救濟他人。因為德才兼備,張奮被皇帝封為祠侯,後升遷至司空。
據《後漢書》記載,東漢和帝劉肇永元六年(公元94年)七月,發生了大旱災,朝廷用了很多辦法都沒能使天降甘霖。
張奮深知這是朝廷施政有誤,結果導致天災譴責。他急切上書說,因連年歉收,人民饑餓財用缺乏,如今又長期乾旱,秋種不成,陽氣將盡,告誡和帝當務之急需要馬上改善政令,以民為本,徹查冤案,以避免天譴繼續。
和帝見到上奏後,立即召見他,並聽取採納了他的意見。第二天,和帝召來太尉、司徒等大臣一起來到洛陽的監獄中,重新審查囚犯的罪行,結果發現有許多冤案、錯案,於是馬上下令予以重新審理,並將罪魁洛陽縣令陳歆繩之以法。
隨即,久旱的大地上普降甘霖,大雨下了整整三天三夜,旱情終於得到緩解。
成湯祈雨
《商史》記載:商朝的開國君主成湯即位後,天不下雨鬧大旱七年之久,成湯於是來到桑林之野誠懇地向上天祈禱。
他以六件事自責道:「是因為我的政令無度;或是我使得臣民有違職責;或是我的宮廷生活奢侈腐化;或是我任由後宮弄權亂政;或是我吏治不嚴使賄賂盛行;或是我聽信讒言以使小人得勢?」
話還沒有說完,方圓數千里便下起了大雨,這就是歷史上的「湯禱桑林」。
嘉慶帝祈雨
《清史稿》記載:嘉慶帝即位後,下詔求言獻策。洪亮吉任職上書房,寫下千言的奏折,直言朝政之弊端,言辭激切,觸怒嘉慶。下獄並定死罪,隨後嘉慶後悔,又下旨改為流放伊犁。
洪亮吉被流放伊犁後,這年四月,北方大旱,地方官們祈雨,不下;嘉慶祈雨,不下;設粥場賑濟飢民,不下;下令赦免人犯,還是不下。
嘉慶憂心忡忡,自己想到可能是冤枉洪亮吉,激怒了上天。他把平反的詔書親自抄寫,當他寫完「欽此」最後一筆的時候,一道閃電劃破長空,緊接著雷聲大作,大雨從天而降!嘉慶感嘆道:「我治理天下,上天監督我,兩者敏感的像呼吸那樣密切,太可怕了。」
人之所為,神目如電。人的善惡行為能夠被天所感應到,即「天之照人,與鏡無異」。
古人敬天知命,相信善惡有報,所以才找到天災發生的根本原因,從而化解了災害。在當今的中國大陸,面對愈演愈烈的天災人禍,我們真應該好好的思考一下了,是不是上天用這種特有的方式向我們警示著什麼呢?
責任編輯:夏琴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