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問題演變為民生問題。(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看中國2020年5月16日訊】(看中國記者文龍綜合報導)武漢肺炎疫情仍未好轉,中共政治局5月15日召開會議稱,加大宏觀政策力度保就業。有企業家指出,如果不救中小微企業,經濟問題演變為民生問題。
中共政治局5月15日召開會議稱,當前疫情和經濟形勢仍然嚴峻複雜,中國發展面臨的挑戰前所未有;今年下一階段,著力做好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
官媒的新聞通稿顯示: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有為,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更加靈活適度,就業優先政策要全面強化;要加大宏觀政策實施力度,著力穩企業保就業;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
武漢肺炎疫情對中國經濟的衝擊日益顯現,在一季度GDP同比增長為負值之後,二季度的經濟更令各界關注。中共政治局在4月17日的會議上提出,保居民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保糧食能源安全、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保基層運轉這「六保」。
而經濟增速與就業息息相關,根據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劉元春的研究,中國GDP增速每增長1個百分點,新增就業為200萬人,但如果中國GDP增速每下降1個百分點,則會減少就業400萬人。如果沒有一定速度的經濟增長,穩就業和保居民就業無從談起。
據鳳凰網財經報導,復星國際董事長郭廣昌認為,企業是社會最有活力的組織之一,特別是民營企業。民營企業的運營效率、靈活性都能在社會面對危機的時候幫助政府、社會很好地解決一些問題。因為企業離市場最近,一旦社會出現危機,受影響最大的就是企業。
郭廣昌表示,更令他焦慮的是此次疫情所帶來的經濟問題,其中,中小微企業的困境尤甚。中小微企業背後是億萬計的普通勞動者,如果不救中小微企業,最後引發的蝴蝶效應不僅僅是經濟問題,甚至會演變為民生問題、政治問題。
郭廣昌提出,中國經濟結構裡有一個五六七八的說法,即民營企業貢獻了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國內生產總值、70%以上的技術創新成果、80%以上的城鎮勞動就業、90%以上的企業數量。但是,民營企業一直面臨融資難的問題,如果解決80%勞動就業人口的民營企業獲得的融資太少,那麼很容易面臨失業潮、企業破產潮。
民營企業融資難並不是新聞,早在2014年,銀行信貸就開始對民企收縮,一些地方政府變相給民企增加融資成本,也進一步引發了民企的違約潮。在2019年,民企新增違約債券規模是國企的3倍。
郭廣昌認為,民企與國企債券違約規模的差距並非經營效率所能解釋,更多的是來自國企背後的隱性剛兌預期所帶來的不對稱融資環境。
現在,從中國多個渠道傳出的信息來看,在武漢肺炎疫情的影響下,史無前例的失業大潮正在中國蔓延。2月,中國官方城鎮調查失業率飆升至6.2%,外出農民工減少超五千萬,這些農民工隱形失業率並未體現出來。3月失業率回落至5.9%,但仍處高位。
不過,非官方的失業率估計遠遠高於這個數字。中泰證券的測算稱,中國的失業率約為20.5%,有超過七千萬人失業。
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4月26日在個人微信公眾號發布《中國失業率有多高?》,文章曝出上述數據,隨後中泰證券人事變動,李迅雷已不再擔任中泰證券研究所所長。
深圳望正資產管理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劉陳傑則預計,疫情可能導致2.05億工人遭遇「摩擦性失業」,失業率超過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