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畫家戴進《渭濱垂釣圖》。(圖片來源:公有領域)
《六韜》是中國古代一部著名的兵書,意為六種祕密的戰術謀略,內容以姜太公與周文王、周武王問答的方式寫成,對後世兵學有重大影響,宋代將其列為《武經七書》之一。
盈虛第二
文王問太公說:「天下大局熙攘紛亂,有的時候強盛,有的時候衰弱,有的時候穩定,有的時候又很混亂,之所以會如此,到底是什麼緣故?是因為在上位者賢能或不肖所致呢?還是因為有天命難違、大自然變化的必然因素在其中呢?」
太公回答說:「在上位者如果不賢能,那麼,百姓當然會紛亂而國家當然就危險;在上位者如果賢能,那麼,百姓生活安定而國家也就穩固。所以,周王室的禍福主要在於君主的賢與不賢,而不在於天命的變遷。」
文王又問:「古時候那些賢能君王的故事,可以說給我聽聽嗎?」
太公回答說:「從前帝堯統治天下,人們都稱讚他為賢君。」
文王問:「那麼他是怎樣治理國家的?」
太公回答:「當時帝堯統治天下,沒有用金銀珠寶作為飾品,也從不穿豪華奢侈的衣服,不賞玩那些稀世珍寶,不看重古玩寶物,不去聽靡靡之音,不粉飾宮廷牆垣,不喜愛雕樑畫棟,不刻意修剪院中雜草。只用鹿裘當作禦寒衣物,只用粗布衣服來平時穿著,只吃粗鄙飯食,只喝野蔬菜湯。帝堯他從沒有因為徵召勞役而把百姓的耕織工作給耽誤到了。他節制自己的欲望,控制自己的貪念,用清靜無為的方式來治理國家。官吏中有忠良守法的就給他升官,官吏中有廉潔愛民的就給他加薪。百姓中有孝敬長輩、慈愛晚輩的,就給予敬重;有認真種田的,就給予鼓勵。把善惡好壞都區別出來,表彰善良,提倡公正廉潔,端正品德操守,用法律來阻止邪惡行為。即使是帝堯自己所厭惡的人,如果他能建立功勳,也同樣會給予獎勵;對帝堯自己所喜歡的人,如果他有犯罪行為,也一定給予懲罰。贍養鰥寡孤獨,救濟遭受災禍之家。而帝堯自己的生活,則是十分儉樸,只徵收些微的賦稅。因此,百姓都過著富足安居的生活而不受饑寒威迫,人民敬仰他如日月一般,親近他如父母一般啊。」
文王說:「是啊,這真是偉大的人啊!帝堯的確有賢君的德行啊!」
【原文】
文王問太公曰:「天下熙熙,一盈一虛,一治一亂,所以然者,何也?其君賢不肖不等乎?其天時變化自然乎?」
太公曰:「君不肖,則國危而民亂;君賢聖,則國安而民治。禍福在君,不在天時。」
文王曰:「古之賢君可得聞乎?」
太公曰:「昔者帝堯之王天下,上世所謂賢君也。」
文王曰:「其治如何?」
太公曰:「帝堯王天下之時,金銀珠玉不飾,錦繡文綺不衣,奇怪珍異不視,玩好之器不寶,淫佚之樂不聽,宮垣屋室不堊,甍桷椽楹不斫,茅茨偏庭不剪。鹿裘禦寒,布衣掩形,糲粱之飯,藜藿之羹,不以役作之故,害民耕績之時。削心約志,從事乎無為。吏忠正奉法者尊其位,廉潔愛人者厚其祿,民有孝慈者愛敬之,盡力農桑者慰勉之,旌別淑慝,表其門閭,平心正節,以法度禁邪偽。所憎者,有功必賞;所愛者,有罪必罰。存養天下鰥寡孤獨,振贍禍亡之家。其自奏也甚薄,其賦役也甚寡。故萬民富樂而無饑寒之色,百姓戴其君如日月,親其君如父母。」
文王曰:「大哉!賢君之德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