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當局對經濟有誤判。(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看中國2020年4月7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正鑫綜合報導)中共肺炎疫情對世界經濟產生影響,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警告,全球經濟陷入衰退。有學者認為,中國今年的財政赤字率有可能突破10%,並且北京當局對經濟有誤判。
經濟衰退將比金融危機嚴重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格奧爾基耶娃4月3日與世界衛生組織(WHO)領導人舉行的一次視頻會議上表示,疫情大流行已導致全球經濟活動停滯,並使全球陷入衰退,此次衰退將比10年前的全球金融危機嚴重得多。
「這是一場前所未有的危機,」她在會議上說,「我們目睹了世界經濟陷入停滯。我們現在已經陷入衰退。這比2008-2009年的全球金融危機糟糕得多」;「在我的一生中,這是人類的至暗時刻,是對整個世界的一大威脅。我們需要臨危不懼,團結一致。」
格奧爾基耶娃表示,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受到此次危機的沈重打擊。已有近900億美元的投資資金流出新興市場,這個數據遠高於金融危機期間的水平。此外,還有 一些國家還受到商品價格急劇下跌帶來的負面影響。
超過90個國家已經向IMF申請緊急貸款,以應對疫情大流行。
中國經濟「休克」
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也是這次疫情的始發國家,其經濟受到更多衝擊。多家研究機構預計中國一季度經濟增速會很低,甚至有機構預計可能零增長或為負。
國際投行高盛發布報告,將中國一季度經濟增速預估從此前的2.5%調降至-9%,對2020年中國實際GDP同比增速的預測自5.5%下調至3%。
光大保德信基金首席宏觀債券分析師鄒強認為,目前經濟實際增速顯然是低於潛在增速的,一季度GDP增速預期在-12%到-5%之間。
與此同時,中國經濟迎來海外需求下降、訂單取消的第二波衝擊。
據中國官媒《證券時報》報導,在深圳市從事外貿的企業主說:「目前主要是處理年前累積的訂單,這些單大概可以做到4月中旬。4月後的單,都還沒有訂下來。」
也有在東莞的外貿企業主表示,其所在的工業園區,幾個工廠4月份開始陸續準備放假了,因為後面沒有訂單了,「真正的危機4月份才會顯現,2、3月份大家還有事做。」
外貿企業直言,歐美客戶開始集中大量取消訂單,甚至有的客戶前一天還在催貨,後一天就突然取消訂單。
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劉元春對媒體表示,目前很重要的一點,疫情的產生直接導致大家對未來經濟的狀況有比較悲觀的預期,由封城舉措來進行疫情的控制,而這直接會導致生產體系的崩潰,出現短期休克,這個休克就會導致生產鏈、供應鏈出現斷裂。這種斷裂跟經濟蕭條所帶來的經濟運行減緩、經濟生產的下降不一樣,它是休克,突然一下就停止轉動了,而不是轉得慢的問題。
中國財政亟待發力 北京當局有誤判
海外疫情何時能控制住還是個問號,到底會對中國經濟帶來多大二次衝擊亦無法確切估量。
中國宏觀經濟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王建在接受《路透》電話採訪時表示,中國經濟只要下滑速度慢一點就算贏,今年的赤字率有可能突破10%。「現在不是保增長的問題,今年的經濟增長是不可能的,疫情讓經濟停擺導致供給沒有了,需求也沒有了,保什麼增長,肯定都是負增長。現在最重要的是保基本民生,保大家有飯吃。」
王建坦言,「今年特別國債是必須要搞的,中國今年的赤字率可能10%都打不住。中國現在出了很多政策,但我們的很多政策都是當作國外還有市場,海外市場還是正常運轉的情況下來幫助企業渡過難關,但現實是許多國家的需求和供給都已停擺,停多久不知道,很多企業的海外訂單都沒有了....這種情況下很多問題是無解的,政策也是無效的。」
財政不想拿出真金白銀救急?
中國財政部2月10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90,38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8%。
同天,中國財政部官員楊良初撰文強調,「單純依靠政府財政,不足以保證疫情防控資金需求,需要動員全社會力量……積極捐資捐物,確保疫情防控的醫療物資與資金需求。」
從中國財政部公布的數據及官員發文來看,管理政府「錢袋子」的財政部,似乎不想拿出真金白銀來救急。
《看中國》特約評論員唐新元2019年5月5日撰文指出,財政減稅降費不會有擴張性政策帶來的通貨膨脹、擠佔貨幣資源等負面問題,從而是一個副作用很小、健康且乾淨的舉措。但財政是政府的「錢袋子」,與民爭利還是讓利於民,這就要看實際情況了。因為中共政府本身不創造任何財富,在企業和百姓的財富創造及分配過程中,在GDP增速降到個位數的情況下,中共政府的收入卻始終保持高速增長。
責任編輯:辛荷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