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義至上是古人推崇的夫妻相處之道。(圖片來源:Adobe stock)
亘古不變的夫妻感情,古代夫妻在禮和義的方面確實勝於今人。《詩經》謂「宴爾新婚,如兄如弟」。中國古代夫妻常以兄弟、君卿相稱,這些稱呼中蘊含了互敬互諒的意味。
在中國古代,提倡夫妻之間重禮重義,既愛且敬、敬愛有加。而這些都是中華民族的傳統道德和禮教,是千百年來維繫和規範人與人之間如何相處的紐帶。
蕭意辛是遼國人耶律奴的妻子,父親是駙馬都尉陶蘇斡,母親是呼圖公主。蕭意辛貌美且知書達理,二十歲時嫁給了耶律奴。她事親睦族,重禮重義,有著中國女性的傳統美德。
有一次,蕭意辛與妯娌們在一起,大家在爭論用什麼魘魅邪法(指驅使低靈鬼怪迷惑人)可以得到丈夫的寵愛。蕭意辛說:「用邪法不如用禮法。」眾人問她原因。
蕭意辛說:「加強自己的修養,使自己行為端謹,符合規範;侍奉長輩恭敬孝順;對待丈夫溫柔和順;對待小輩寬洪大量,這些就是禮法。能夠做到這些,自然能夠得到丈夫的疼愛和尊敬。如果用邪法來取寵,能不有愧於心嗎?」大家聽了,都感到很慚愧。
後來,丈夫耶律奴受奸人誣告,被流配異地。因為蕭意辛乃公主的女兒,所以皇帝就想讓蕭意辛與耶律奴離婚。
蕭意辛對皇帝說:「陛下能夠念及我們的親戚之情,想讓我免去流配之苦,這實在是很大的恩情。但是,夫妻之間應講求道義,要生死相隨,禍患與共。我自年輕時就嫁給了耶律奴,現在耶律奴一有了危難,我就馬上離開他,這是違背綱常禮教的,這與禽獸有什麼區別呢?希望陛下憐憫我們,讓我與耶律奴同行,即使我死了也沒有什麼怨恨。」皇帝聽了這一番話,非常感動,便答應了蕭意辛的請求。
到了流配的地方,蕭意辛整日做著艱辛勞苦之事,但她沒有一絲怨言,對待丈夫更加有禮、恭敬。
為什麼現代的夫妻關係變的越來越脆弱,古人講的百年之好、相敬如賓、相濡以沫等,現在越來越成為美麗的嚮往和美好的詞彙。因為被中共政權摧毀的中華傳統道德和禮教,正是千百年來維繫和規範人與人之間相處的紐帶。恭敬、重道義、感恩,這都是古人所推崇的夫妻相處之道,也正是現代家庭所忽視和缺少的。
夫妻之間,如果感情真摯的話,確實是會因為對方的喜而喜,為對方的悲傷而悲傷。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來時怎麼可以各自飛呢?從結婚那一刻時,本就綁在了一起,就應該同甘苦,就應該相敬如賓、相濡以沫,才能百年之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