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浪費1個半月 中共肺炎控制遭延誤了(圖)


引發中共肺炎的冠狀病毒示意圖。
新冠狀病毒引爆中國中共肺炎的示意圖。(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看中國2020年2月2日訊】中國武漢在去年12月就出現了第一起由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引發的中共肺炎病例,但經過將近2個月之後,中共肺炎疫情卻已經成為國際公衛緊急事件了,中國自第1起病例至真正實施防疫手段,整整浪費了1個半月未採取實際行動。

據《CNN》報導指出,首例中共肺炎(又稱武漢肺炎、新冠肺炎,COVID-19)患者在去年12月8日就出現症狀,可是延遲至12月31日,北京才向世界衛生組織(WHO)報告病例。今年1月1日,中國當局則鎖定武漢的某一處販賣海鮮及野味的市場,指其與中共肺炎有關聯,所以就關閉市場併進行消毒。

1月7日,中國科學家也鑑定出中共肺炎是由一種新型的冠狀病毒所引起的。1月9日,出現了首個中共肺炎死亡病例。1月20日,北京與深圳亦出現新型冠狀病毒病例。

1月23日,亦即是12月8日第一起病例發生後的1個半月,中國當局宣布武漢封城,之後鄰近的多座城市也被封鎖,有近6000萬人們遭受影響。但此時WHO仍然聲稱中共肺炎並不會構成國際公衛緊急事件

2月2日,中國境外地區(指菲律賓)首度出現中共肺炎死亡案例。

美學者︰旅遊限制其「效益極低」

由於中國中共肺炎疫情持續擴大,使得多國對於中國發出旅遊限制,但有美國學者指稱,旅遊限制恐無法有效地擋下疫情,而企業的做法也可能對於全球經濟釀成危害。

根據《美聯社》報導指出,美國約翰霍普金斯衛生安全中心(Johns Hopkins Center for Health Security)學者透納(Eric Toner)表示,以流感、伊波拉病毒(Ebola)及茲卡病毒(Zika)為例,目前雖有多個國家對中國發出旅遊限制,可是此舉並無法有效阻止疫情擴散,且並形容該項措施帶來的「效益極低」。

63國對中國公民「入境管制

截至2月1日,全球總共有63個國家針對中國公民實施入境管制。其中有6國實施限制發放簽證;4國限制入境;5國針對來自於湖北或曾經有湖北旅遊史的遊客,進行重點控管;更有47個國家要求中國公民要接受體溫檢測和健康狀況報告或實施隔離等疫情監控方式。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持續擴散,致使許多國家紛紛發布旅遊警示和入境控管,甚至啟動撤僑計畫;而且航空公司亦逐一限制,甚至還全面禁止往返中國的航班。澳洲總理莫裡森(Scott Morrison)也宣布,來自於中國的旅客不得進到澳洲,而澳洲籍的公民除外。自2月1日起,任何曾經離開或在中國過境的非本籍旅客,皆會遭澳洲拒絕入境。

1月31日,美國宣布,禁止過去在14天之內,曾經有中國旅遊史的外國公民入境。美東時間2日下午5時開始生效,國務院已經將中國旅遊警示提高至最高的第四級,並警告公民「請勿前往」。而且美國航空公司(American Airlines)和達美航空(Delta)更宣布暫停所有往返中國的航班。

目前日本已經有17起確診病例,首相安倍晉三於31日宣布,將暫時禁止在過去2週之內,曾經有湖北旅遊史的外國公民入境,並呼籲國民要暫緩非必要的中國旅行;新加坡政府也宣布,從2日起禁止在過去14天內,曾經到中國的旅客入境,甚至暫停發放簽證給中國旅客,同時先前簽發的短期簽證和多次入境簽證亦會被撤銷。

俄羅斯已經發現有2起確診,該國在1月31日宣布立刻限制飛往中國的航班;義大利也累積兩起病例,亦於1月31日宣布要暫停所有與中國之間的航班;雖然以色列至今並無發現病例,但其衛生部也在1月30日宣布,禁止所有來自於中國的航班降落。

截至目前為止,伊朗沒有接獲2019新型冠狀病毒的通報案例。今日據官方伊朗通訊社(IRNA)報導指出,伊朗在1月31日,召開由多名部長出席的防疫特別會議。伊朗衛生、醫療和醫學教育部長納馬基(Saeed Namaki)在會後表示,包括海上、陸上及航空管道,衛生部已經派員在所有入境關卡,對於任何可能案例進行管控。



責任編輯:王君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