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周人眼裡,一旦人間有「不德」之事,上天就會降下不祥之兆。(圖片來源:Adobe Stock)
接上文:漫話上古三代時期的天命觀(三)
按:在周人眼裡,一旦人間有「不德」之事,上天就會降下不祥之兆。共產黨不但不相信上天、神靈、天命、天意,又狂妄的把自己當成了上天,看做了神靈,神州大地血流成河噩運不斷。
(10)
既然上天更改轉移天命的依據在於君王敬不敬天,只有敬天才能永保天命,這就帶來了一個問題:上天究竟又是根據什麼來判定君王敬不敬天的?怎樣才叫敬天,怎樣才叫不敬天?在周人看來,關鍵就在於君王有沒有德。王有德是為敬天,才會受天命;王無德,就是不敬天,就會丟失天命。所以周公說:「天命靡常,唯德是輔」(《尚書・康誥》),「皇天無親,唯德是輔」(《尚書・蔡仲之命》)。意思就是說,天命是會轉移的,上天不會親近任何人,他只輔佐有德的人。如此一來,天的意志就與君王的行為聯繫了起來,形成了一種對應關係。這是周人對天命觀的又一大貢獻。
或許有人會疑惑:周人在談論天命時,既強調敬天,又強調有德,這兩者之間是否矛盾?其實不矛盾。因為德是上天對君王的要求,是上天衡量一個君王合不合格的標準,因而有德乃是敬天的具體體現和展開,而敬天則是有德的內在本質和最終歸宿。換句話說,在天人關係中,「德」是聯結兩者的紐帶。通過強調德的重要性,敬天便不再是抽象空洞的,而有了十分具體的內容。
在周人眼裡,夏商兩朝之所以到後來都丟失了曾經擁有的天命,不是因為別的,就是因為夏桀和商紂都不敬天,之所以說他們都不敬天,就在於他們都無德,從而最終都失去了上天的輔助。據《尚書・周書》記載,周初成王欲遷都洛陽,先派召公去經營。周公視察洛陽時,召公委託周公上書,告誡成王,應當敬德,使天命長久。「我不可不監於有夏,亦不可不監於有殷。我不敢知曰,有夏服天命,惟有歷年;我不敢知曰,不其延。惟不敬厥德,乃早墜厥命。我不敢知曰,有殷受天命,惟有歷年;我不敢知曰,不其延。惟不敬厥德,乃早墜厥命。今王嗣受厥命,我亦惟茲二國命,嗣若功。」意思就是說,我們不可不鑒戒夏代,也不可不鑒戒殷代。我不敢知曉說,夏接受天命有長久時間;我也不敢知曉說,夏的國運不會延長。我只知道他們不重視行德,才過早失去了他們的福命。我不敢知曉說,殷接受天命有長久時間;我也不敢知曉說,殷的國運不會延長。我只知道他們不重視行德,才過早失去了他們的福命。而據《尚書・多士》記載,周公告誡商朝的遺民說:「惟天不畀不明厥德,凡四方小大邦喪,罔非有辭於罰。」意思是說,上帝不把大命給予不勉行德政的人,凡是四方小國大國的滅亡,無人不是怠慢上帝而被懲罰。可見,在周人的價值天平上,有德與無德、敬德與不敬德已經被置於決定國家存亡與否的頭等位置。
那麼德為何在周人的價值天平上位置如此重要呢?據《尚書・金縢》記載,周武王克商後生病,周公以璧、圭禱告於先王,願以身代武王,並將禱辭置於金縢之匱,而後武王病癒。及至武王去世,周成王聽信讒言一度懷疑冷落周公。結果上天發怒,為周公鳴不平。「天大雷電以風,禾盡偃,大木斯拔」。可見在周人眼裡,天不僅高高在上,無所不能,而且也是有德性,有是非愛憎的。換句話說,德也是天的內在本性和本質要求。所以一旦人間有「不德」之事,上天就會降下不祥之兆。不難想像,這樣的天挑選和輔助的君王必定都是有德之君。
(11)
在周人看來,雖說君王的天命不來自於他自己,而來自於高高在上的天,天命的更改轉移也不取決於君王的意志,而取決於上天的意志,但君王也不能因此就坐等天命的護佑,無所作為,更不可隨心所欲,肆意妄為。那麼為了「受天永命」應該怎麼辦呢?對此,周人在強調「天命靡常,唯德是輔」的基礎上,提出了「以德配天」、「敬德保民」的思想。」既然上天只會「永佑」敬天的君王,君王對天就要恭恭敬敬,惟命是從;既然敬天的關鍵在於有德,君王就應該「敬德」、「明德」、「崇德」。一言以蔽之,就要在「德」字上下功夫。否則,「惟不敬厥德,乃早墜厥命」。
顯而易見,這一來天命就被建構在「德」的基礎上了,上天的意志與君王的行為就被聯繫了起來,君王是否「有德」就成了天命神授與否的依據。這表明周人已明確意識到了君主的個人德行與政治的道德性格對維持政治穩定性的重要作用。由此也可看出周人在天命觀上較前人的進步。
據學界研究,「德」在文獻中頻繁出現始於周代,翻開《尚書・周書》,幾乎每篇都有對「德」的敘述,「敬德」、「明德」、「崇德」更是屢屢被提及。但對於什麼是「德」,其內涵究竟是什麼,周人卻並沒有給出明確的定義。不過,根據當時的文獻,「德」字的主要含義至少包含了這樣幾點:一是君王的道德修養、個人品行,二是君王對民眾施行的德政、仁政。所謂「以德配天」、「敬德保民」,重點強調的也不外乎一是君王要修養自身的道德,以道德約束自己的私慾,為民眾樹立道德榜樣;二是君王要用道德去教化民眾;三是君王要瞭解民情,尊重民意,對民眾施行仁政、善政,關心、保障和改善他們的生活,這就是所謂「保民」吧。
在周人看來,殷紂王可謂無德、失德的典型。武王伐紂時對各路諸侯說:「今殷王紂乃用其婦人之言,自絕於天,毀壞其三正,離逷其王父母弟,乃斷棄其先祖之樂,乃為淫聲,用變亂正聲,怡說婦人。故今予發維共行天罰。」(《尚書・泰誓》)意思就是說,如今殷王紂竟聽任婦人之言,以致自絕於天,毀壞天、地、人的正道,疏遠他的親族弟兄,又拋棄了他祖先傳下的樂曲,竟譜制淫蕩之聲,擾亂雅正的音樂,去討女人的歡心。《尚書・詔告》也指責他「不敬厥德」。什麼是「不敬厥德」?就是驕奢淫逸,橫徵暴斂;殘害忠良,信用奸佞;刑法無度,管理混亂。
與殷紂王相反,周朝的奠基者周文王則是有德的典型。周公認為周人之所以能夠受天命,就是因為文王有美好的品德。在《尚書・無逸》中,他如此讚美文王的美德道:「文王卑服,即康功田功,徽柔懿恭,懷抱小民,惠鮮鰥寡,自朝至於日中昃,不遑暇食,用咸和萬民。文王不敢盤於游田,以庶邦惟正之供。」意思是說,文王有條不紊的成就了安定人民和開墾土地的事業。善仁謙恭,安撫庶民,施德孤寡。從早晨到中午,以至於太陽偏西,沒有工夫吃飯,全用於和諧萬民。文王不敢逗留於遊獵,恭恭敬敬操勞政事。周公還以文王為榜樣告誡成王,繼承王位後,不能放縱自己,不能過分的貪圖歡樂,貪圖安逸,貪圖遊玩,貪圖遊獵。不要像紂王那樣廢於迷亂,喝酒沒有節制。要為萬民的事盡心盡力!
(12)
行文至此,我想我們可以對上古三代的天命觀做一個小結了。
儘管歷經夏商周三代,古人的天命觀一直都在變化,可以說形成了各自的特點,但無論是考諸祭天以表達人們對於上天哺育、滋潤萬物的感恩之情,還是祈求皇天上帝保佑華夏子民,或是封禪向天地報告重整乾坤的偉大功業,同時表示接受天命而治理人世,或是在決定大事之前占卜以定吉凶禍福,也無論是考諸《尚書》裡關於「天命」的大量論述,還是甲骨卜辭中對「帝」的威能的強調,或是彞器銘文中對「受命於天」的反覆肯定,其中都貫穿著一個共同的立場,由此可以看出在上古三代先民的眼裡,天是什麼,天與人的關係是怎樣的,人應該如何對待天,做人應該怎麼做,特別是做君王應該怎麼做,君王之道究竟又是什麼——
就具體內容而言,這種共同立場又包含了以下幾點:
1、天、神的地位是至高無上的;
2、他不但哺育、滋潤著萬物,而且主宰決定了人間的一切,無論是自然界的風雨雷電、水澇旱災,農作物的生產和收成,還是王朝的興盛衰敗、人的富貴貧賤、吉凶禍福,無一不取決於冥冥之中上天和神的安排;
3、所以人要感恩、敬畏和祈求天神,服從天意和天命的安排,能做到這一點,就能得到上天的護佑,反之,則會受到上天的懲罰。
也許有人會問,為什麼古人把他們對於天人關係的這種認識稱為天命觀或天命思想呢?我理解,這是因為在他們看來,天命乃是天人關係的的核心,他們對於天人關係的思考和探究都是圍繞著這個核心展開的。
那麼天命究竟又是什麼呢?所謂天命其實並非天自身的命,天本身無所謂命,天命乃是天降於造物之命。具體而言,它主要是指上天賦予君王的教化百姓治理國家的大命,也可以說是使命。也正因為如此,天人關係在上古三代先民眼裡主要體現為上天與君王、天命與王權的關係。在這個意義上,上古三代的天命觀本質上其實就是為君之道,探討的核心議題不外乎君王如何獲得天命和保住天命,怎樣修德養性,怎樣跟百姓相處,怎樣治理國政,等等。
上古三代,儘管出了夏桀、商紂這樣逆天行道、為所欲為的暴君,但大多數君王都還是敬天信神的,他們對待上天恭恭敬敬,對待百姓小心翼翼。不因為別的,就因為他們頭腦裡都裝著天命觀。反觀共產黨當權後的中國,這一切全都被顛倒了過來。共產黨作為無神論、唯物論和進化論的忠實信徒,不但不相信上天、神靈、天命、天意,而且還把他們作為「封建迷信」統統打倒,徹底摧毀。在這個基礎上,共產黨又狂妄的把自己當成了上天,看做了神靈,視為了天命,肆無忌憚的與天鬥與地鬥與人鬥,鬥的神州大地血流成河噩運不斷。中華民族要想徹底告別這段歷史,真正實現民族的復興,只有一條路可走,那就是在解體中共的同時,以虔誠的心態回歸古人的天命觀以及以它為代表的整個傳統文化。
「恪謹天命」,中華民族才會有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