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學從上古時期開始,就一直是中醫的一個部分。(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現在很多人推崇西醫、貶低中醫,認為西醫比中醫高明,尤其在解剖學和外科手術方面。事實上,解剖學並非是西醫的專利,在上古時期有醫學史開始,就一直是中醫的一個部分。
李約瑟在《中國科學技術史》一書中說:「中國古代的解剖學出現較早,從扁鵲就開始了,到王莽時代廣泛採用,並持續到稍晚的三國時期。從此以後,也像歐洲一樣,解剖學便絕跡了,直到中世紀晚期才再度出現。」
扁鵲是戰國時期的醫學家,約生於周威烈王十九年,即西元前407。扁鵲精通脈理、針灸、外科手術等多種治療手段,相傳他曾經對齊恒公的腸胃、太倉的頭痛症施以外科手術治療。
其實中醫對「解剖」的認識還要更早許多。有文獻記載的「解剖」一詞,在中國最早的醫學典籍《靈樞經》(即《黃帝內經・靈樞》)就已經出現:「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視之。」
據司馬遷在《扁鵲倉公列傳》中記載,上古有一位元名醫叫俞附,從不以湯藥、針灸等方法治病,而是有一套聽起來不可思議的解剖法。如果病人病在五臟,他治病的方法就是先割開皮肉,疏通經絡,按摩神經,接著拉開胸腹膜,抓起大網膜,將內臟清洗乾淨。
不但是典籍中有記述,從考古實例中也發現,我國施行外科手術的歷史可以上推到5000年前。(圖片來源:Adobe Stock)
不但是典籍中有記述,從考古實例中也發現,我國施行外科手術的歷史可以上推到5000年前。2001年,在山東廣饒傅家村大汶口文化遺址392號墓中發現的一個顱骨,右側頂骨有31×25mm橢圓形缺損,鑒定報告中說,「根據體質人類學和醫學X光片、CT檢查結果,392號墓墓主顱骨的近圓形缺損係開顱手術所致。此缺損邊緣的斷面呈光滑均勻的圓弧狀,應是手術後墓主長期存活、骨組織修復的結果。這是中國目前所見最早的開顱手術成功的實例。」
1991年考古工作者在新疆鄯善縣蘇貝希村發掘距今約2500年的古代墓葬時發現一具男性乾屍,腹部有明顯的進行過腹腔手術的痕跡。在馬王堆出土的西漢《五十二病方》中,有疝修補手術和痔瘡切除術的記載。
《後漢書・華佗傳》中,也描寫華佗以麻醉手術的方法治療腫瘤:「若疾發結於內,針藥所不能及者,乃令先以酒服麻沸散,既醉無所覺,因刳破腹背,抽割積聚(腫塊)。」麻沸散今已失傳。
到了唐代,人們對人體結構已經有了比較完備的認識,「明堂圖」 譜就完整的繪製出了人體器官的位置。唐太宗也因此圖瞭解到人的重要器官都集中在背部,遂下令鞭笞刑法只能擊打受刑者的臀部,不能打擊背部。
人體解剖學在北宋時期得到了空前發展,出現了兩部對後世影響頗大的人體解剖學圖譜,即《歐希範五臟圖》和《存真圖》。其中《存真圖》更為精妙,不僅有人體胸腹內臟的正面、背面和左右側面全圖,而且還有分系統、分部位元的分圖。如《肺側圖》為胸部內臟的右側圖形;《心氣圖》為右側胸腔內的主要血管關係圖;《氣海橫膜圖》為橫膈膜及在其上穿過的血管、食管等形態圖;《脾胃包系圖》為消化系統之圖;《分水闌門圖》為泌尿系統之圖;《命門、大小腸膀胱之圖》為泌尿生殖系統之圖。
到了清代,著名醫學家王清任致力於人體臟腑研究達四十餘年,不斷糾正前人的錯誤,編寫出繪有臟腑圖譜的《醫林改錯》一書。書中共有二十五幅圖譜,含有許多過去醫書上從來沒有提到過的重要器官,如腹主動脈(古代中醫稱為衛總管或氣管)、上腔靜脈(榮管即血管)、頸總動脈(左右氣管)、腎動脈、腸動脈、幽門括約肌(遮食)、總膽管(津管);胰臟、十二指腸的入口(津門)等。王清任還發現了視神經,並指出視神經與腦的關係,對腦功能提出了新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