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19年11月25日訊】《經濟觀察家報》在近期的一篇報導提到,截至2018年12月31日,大中華區擁有千萬資產的「高淨值家庭」數量達到198萬戶,比上年減少3萬戶,減少1.5%。其中,富人群體最為集中的北京,這個數字是28.8萬戶,比上年減少6000戶,減幅達到2%,億元超高淨值家庭減幅更是高達5%,比上年減少了1000戶,最新數字為18900戶。
與此同時,在大中華區之外的全球其他地方,富豪們的財富也在縮水。
瑞銀集團(UBS)和普華永道(PwC)聯合發布的《2019年億萬富豪報告》顯示,由於美元堅挺、貿易摩擦、對經濟增長放緩的擔憂以及金融市場動盪,2018年億萬富豪的財富減少了4.3%。
2018-2019年大中華區富豪家庭總數(網路圖片)
估計對很多人來說,這種財富縮水的報導還是第一次聽說,大家看得更多的是富人的財富今年又增加了多少的消息。
富人如此,中下層人士的狀況又如何呢?估計只會更難,因為從社會的生態鏈來說,中下層人士相對於富人是劣勢的,前者的收入來源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後者。這也就意味著中下層家庭的財富也在縮水。
富人變窮的根源
那麼,造成這種現象的根源是什麼呢?筆者認為,可以歸結為信用緊縮四個字。
大家都知道,自經濟全球化尤其是中國加入世貿以來,全世界尤其是中國經濟的增長可謂相當迅猛,這也就帶來了富人和中產群體的不斷擴大。而且,在這個過程中,誰的槓桿加得高,誰的財富增長速度就越快。
進入本世紀尤其是次貸危機之後,中國家庭部門的債務率加速上升,現在家庭債務與GDP已經達到50%左右(社科院測算的數據是從2011年的28%快速上升到2017年的49%)。在人們踴躍加槓桿的過程中,資產價格上升,富人群體的人數自然也跟著上升。然而,加槓桿是需要成本的,當經濟增速下滑之後,槓桿帶來的收益可能不足以彌補成本,這個時候,加槓桿往往會加速致貧。
比方說,有人做過研究後得出結論,炒房的成本每年大約8%左右,一旦房價漲幅達不到每年8%,槓桿就會讓炒房人致貧;而當全社會炒房的收益無法彌補成本後,房屋供過於求的威力開始顯現出來,房價便會下跌,由此,全社會的財富又會進一步縮水。
從目前的跡象來看,多數主流房企基本都在進行降價換量(換取流動性),這本質上就是居民持有成本高於漲價幅度之後的一種反映,因為人們持有房屋的慾望下降之後,就會推高房地產公司的存貨週轉率,在債務的壓力下就會導致房地產公司現金流緊張甚至枯竭,此時房地產公司就只能放棄幻想以價換量,緩解自身的流動性壓力,讓自己活下去。
除了樓市,這種槓桿效應在一些金融產品上體現得更為明顯。比如,2017年以前我們很少聽到債券爆倉的新聞,但從2017年以來,債券爆倉的雷不斷引爆,這就是經濟增速下滑、負債主體的經營收益無法匹配債券收益之後的一種必然結果。
股市也一樣。以前有的時候,股票預報虧損,甚至有可能推動股價上漲,看似匪夷所思,實際有內在的邏輯,因為這些股票股價上漲的動力是受流動性所推動,和是否賺錢無關。
但是,當經濟增速下滑導致信用緊縮之後,一旦上市公司預告的業績達不到預期,第二天就很容易「跌停」伺候,源於經濟增速下滑之後流動性大潮退卻了。
印鈔解決不了問題
樓市、債市、股市的這種現象並不僅僅反映在中國,由上述《經濟觀察家報》的報導可見,這是一種在大中華區和全世界發生的一種普遍現象,都是受經濟增速下滑、信用緊縮所導致。
為什麼經濟增速下降到一定程度就會形成信用緊縮的現象呢?源於央行所印出來的是基礎貨幣,進入到商業銀行之後就會通過槓桿放大,創造出衍生貨幣,這些衍生貨幣才是市場流動性的主體(一塊錢的基礎貨幣可以創造出五六塊錢的衍生貨幣,也就是俗稱的流動性。這個槓桿率在不同國家會有所不同)。
銀行創造流動性的能力(也就是槓桿率)與經濟潛力有關,當經濟潛力下降、經濟增速下滑時,銀行的槓桿率就會下降,市場中的流動性就會緊縮,隨之信用收縮也就開始了。而房地產的持有成本低於漲價幅度、債券爆倉、股票虧損就直接跌停等現象都是表象。
當然有人會說,這時候各國的央行可以印鈔補充流動性啊!問題是當經濟增速下降時,經營活動(由銀行和企業一起完成)就無法創造流動性,央行即便發放再多的貨幣,也無法進入經營活動,既然無法進入經營活動,就無法給央行印刷的紙幣注入信用。
也就是說,央行可以過量印鈔(目的是希望緩解市場的流動性),但卻無法給市場提供更多的信用。相反,過量印鈔導致紙幣不斷貶值,還會惡化通脹,讓企業的經營更加困難,企業和銀行創造信用的能力進一步下降。所以,在經濟增速下滑週期央行過量印鈔只會加速信用收縮。從市面上看表象,就是央行越印鈔,市場中越缺錢,或者說是錢的成本越高。
此時,央行印鈔解決不了任何問題,相反卻是造成問題的主要源頭之一。當信用收縮、市場缺錢的時候,槓桿斷裂、資產價格下跌,就形成了返貧的過程,富人的人數下降了,這就是《經濟觀察家報》所報導的數據深層次的來源。
來自「中等收入陷阱」的威脅
這個問題很嚴重嗎?既嚴重也不嚴重。
很多國家在經濟史上都會經歷這樣的過程,只要通過改革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經濟發展模式,就可以轉回正軌。而無論是過往歷史,還是別國經驗和教訓都在告訴我們,當一個國家不思改革,只知道用印鈔來應對經濟增速下滑所帶來的困難時,這種返貧的過程就會持續很長時間,讓國家陷入深度貧困。
比如,阿根廷在上世紀初期就已經是發達國家,但此後卻深陷發展中國家行列無法自拔,並且經常爆發惡性通脹,導致普通民眾極度貧困,根源就在於它一直無法完成這種經濟史上的調整。
這實際就是擺在發展中國家前方的「中等收入陷阱」——當一國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之後,富人變窮、窮人更窮就是難以避免的邏輯順序,這是發展中國家在未來最大的風險。
除了阿根廷,巴西、委內瑞拉、土耳其、俄羅斯等國都相繼掉進這個陷阱中,我希望我們會比他們都幸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