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王要治理好國家,他的周圍必須要有一批大徹大悟、卓爾不群、明察事理、志向高遠、思想深邃的有道之士。而這樣的人,往往傲視君位,不屑於權貴高官和豐厚俸祿,僅憑帝王之尊,則難以與他們交友為師。怎麼辦?這就需要君王,具有瞭解有道之士、禮待有道之士的智慧。
有道之士,志節高雅,雖尊貴如同天子,而不驕橫傲慢,雖富足擁有天下,而不放縱自誇,雖只為平民而不覺得失意委屈,即使貧無衣食亦不憂懼。他們胸懷坦蕩,大道(!)在握,洞察幽微,堅守信念,忠厚淳樸,光明磊落,傲慢世俗。他們遵循天道自然法則,與物變化無所終窮,精力充沛沒有盡竭。他們在主賢、世治之時,可能居於上位,在主不肖、世亂之時,則甘居卑下。
如此有道之士,如何求得?
堯不以帝王之尊,會見善綣,而是面朝北、恭敬地向善綣請教。
堯為天子,善綣只是一個平民百姓。為什麼如此謙恭地施以重禮呢?只因善綣是得道之士。對得道之士,就是要這麼以禮相待,不可傲慢。堯還自認其德行智略不如善綣,所以重禮待他,見出堯以至高的德行,求得有道之士的智慧。
為了不怠慢有道之±,禹有時洗一次頭,幾次握住頭髮停下來,有時吃一頓飯,要幾次站起身來。他總是以禮向有道之士請教自己不通曉的問題。弄懂了自己不通曉的道理,就不計較於尊卑、名利等身外之物。用愉悅恬靜的態度,對待有道之士,一切順其自然,才能使他們各得其樂,暢所欲言,指點君王和國是。
周公旦會見過70位在貧民窟裡的人。這事他的父親文王,本想做到而只開了個頭。他的哥哥周武王做了,而沒有完成,周公旦輔佐年幼的侄兒周成王,真正禮賢下士,而得到了眾多賢助。
齊桓公親自上門去求見稷,一天去了三次,都未遇到。跟隨的人說:大國君王去見一平民,一日去了三次,沒有見到,這也就不必再來了吧?桓公說:「不能這樣理解。有道之士,不屑於俸祿爵位,固然輕視君王。縱然他稷,不屑於俸祿爵位,難道我也不屑於霸王事業嗎?」桓公終究還是沒有受到阻攔,見到了稷。所以桓公能成就霸王事業。
子產在鄭國為相,去見高士壺丘子林時,把相位的尊貴,放在一邊,與壺丘子林的弟子們,按年齡為序就坐。身為大國之相,能這樣以平等身份與人一道談論思想,議論品行,共同探索,所以子產能得到高士的指點,他在鄭國為相18年,治績顯赫。
魏文侯去見段干木,站得疲勞了,都不敢休息,而回宮後召見上卿翟黃,則箕居堂上,與他談話。翟黃不高興,魏文侯解釋說:「段干木這人給他官做,他不肯;給他俸祿,他不受。現在你想做官則得到了相位,想得俸祿,就得到了上卿的俸祿。如此還要我對你以禮相待,可能有些困難吧。」可見魏文侯認清了高士,便以禮待他。因而他得到了高士相助,向南在連堤戰勝楚國,向東在長城戰勝齊國,俘虜齊侯獻給周天子,得周天子封侯。
亡國君主,則自以為賢明,天下獨尊,漠視眾人。道不同不相為謀,因而他們也就得不到有道之士的指點。這樣他們便分不清昏暗與光明,視混亂為安定,把毀壞當成功,危機四伏卻以為一片安寧。商周因此而滅亡,比干因此而被剖腹。
「山不厭高,水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是歌詠周公求賢若渴的名篇,這種一飯三吐哺,猶恐失天下高士的禮賢智慧,至今仍可作為鏡鑒。
(源自《呂氏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