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貌岸然的修煉人。(繪圖:Winnie Wang/看中國)
{編者按}成語是中華文化中特有的語言形式,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凝聚了傳統道德理念與十分豐富的文化內涵。可隨著時間的推移,許多成語都被後人曲解誤用,甚至被取而代之,例如「道貌岸然」這個成語。提起「道貌岸然」,你大概會認為這是在形容「表裡不一」的偽君子吧!然而,這真的是這句成語的原意嗎?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成語「道貌岸然」的來龍去脈吧!
在清代蒲松齡《聊齋誌異・成仙》中講了一個故事:成生與周生倆人關係很好,周生因為面對矛盾不能忍讓,不聽成生勸諫打官司。不料官吏貪污腐敗,官官相護,冤枉周生,使他遭了牢獄之災,命在旦夕。成生不以窮困疏遠周生,不僅一如既往的關心他,而且十分義氣,上京告御狀,處處艱苦努力,終於讓周生洗清了冤屈,得救出獄。成生在這個過程中感覺人間太險惡,生起了入山修道的念頭,辭別周生,學道去了。「又八九年,成忽自至,黃巾氅服,岸然道貌。」修煉有成的成生回來了,他用幻術點化周生,周生最終也醒悟修道去了。
「道貌岸然」這個成語,就來源於其中描繪成生得道歸來後的模樣「黃巾氅服,岸然道貌」這一句。
「岸」字意為水邊高起之地,後泛指靠近水邊的陸地,引申為「高大,嚴峻」。「岸然」,嚴肅的樣子,形容神態莊重。道貌岸然的原意是:修道後道骨仙風的樣子,指真正修道者的形象、氣質與神態;後來也泛指人嚴肅正直的樣子。
例如清末小說《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一百零四回中就有「因看見端甫道貌岸然,不敢造次」,此處的道貌岸然就是指正直、正派的外在表現之意。
然而隨著人越來越會偽裝掩飾自己。「道貌岸然」這個成語的含義在近現代也漸漸改變,現在指:外在神態嚴肅,一本正經的樣子,但內心並不如此,用以諷刺故作正經,表裡不一的偽君子。
這個成語用法由褒義到貶義的改變,從對修煉人的讚嘆到對偽君子的嘲諷,其實反映了人越來越不信神,越來越不理解修煉者,社會道德往下走,人心發生的可怕變化。然而也正是因為如此,那些依然能夠堅守人類道德的好人才格外可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