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富二代、官二代留學生的豪車隊。(視頻截圖)
【看中國2019年9月11日訊】「Quora」是美國知名問答網站,借由用戶提出問題引發各方討論,而成為某種意見交流的平臺。它所提出的問題,不少是出於簡單的直觀反射,例如曾經有過的一道題目是:為什麼中國會讓很多學生出國?難道不擔心這些學生回來後變成一個喜歡自由和民主的人嗎?
香港「反送中」期間,海外香港留學生(包括港僑)多方聲援響應,但也同時引來不少海外中國留學生集結反制,從這些中國留學生的言行看來,應該已對上述問題有所答覆。顯然他們確實不受自由國家校園的感染,甚而從他們的舉措,更加印證中國近幾代人從小所接受「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的教育,其實相當徹底且成功。
中國近20年來的經濟表現,便是他們「愛黨就是愛國」的肯認,不過他們之中很多本來就不是因為嚮往民主、自由才遠離他鄉,民族主義受到「經濟決定論」的加乘,尤其進一步鞏固了他們腦海中現代中國的價值觀,洋人學校只是跳板和過程,西方抽象又帶點哲學思考的民主、自由意識,在多數人身上於是便起不了太大作用。
針對Quora那道提問,歸結那些在海外謀生、求學的中國人留言,包括:
中國在短短30年內,從世界上最貧窮的農業國家之一轉變為第二大經濟體,有哪個新舊民主國家能做到?
中國中產階級擴大的速度和規模,是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共產)黨不是通過選舉投票,但合法性的來源就在「能力」。
有九成以上中國年輕一代人對他們國家的未來持樂觀態度,如果這不是(政權)合法性,那什麼才是?
如果你認為民主是好的,那也沒關係,但除非你準備讓社會付出更多成本。現在,中國的體制運作得很好。
今天,我們正在戰鬥,不是為了民主,而是為了更好的生活。
40年前,民主的印度人均GDP高於中國人。40年過去了,印度卻仍表現得很差。
中國人民並沒有因為缺乏「民主」而感到不快…
諸如此類,即便不涉及東風強還是西風強的制度論辯,又或者民族情緒的發泄,無可否認,「生活的更好」,乃至物質上能和其他國家平起平坐甚至超前,就足以為共產中國做出辯護,甚而回過頭質疑他人(尤其是美國)四處傳銷的西式民主。
如前所述,Quora的提問多是簡單直觀的反射,回饋的留言答案,縱使舉證歷歷,自然很容易忽略問題本身其實另需要龐雜的思考。「難道不擔心中國留學生回國後變成一個喜歡自由和民主的人嗎?」問得簡單明瞭,簡單到連民主和自由代表什麼意義都省了,遑論觸及什麼是「一個喜歡民主和自由的人」,又一個喜歡民主和自由的人需要的是什麼、思考的是什麼、關切的是什麼,即其相依相行的人權保障、獨立人格和法治…
但Quora的提問並非沒有意義,底下的留言也不是都沒參考價值,尤其它凸顯了中國年輕一輩民族主義之外的「經濟決定論」,應該是相當根深蒂固近乎堅若磐石,可以極度簡化個人、政黨、社會和國家的神經連結,即便不受民族主義驅使,對生活好壞的內容評價原來是十分單一。於是,我們就不難看懂,何以那些吹拂自由風氣的校園裡,會出現許多不計粗魯粗暴,去批判挺港僑生的中國留學生,他們不僅不懂海外港生聲援「反送中」的思維,同時也完全不解來自一個踩定「反共就是禍害中國」,並且相信「中國特色的政黨制度,對國家現代化治理有其優越性」等等黨國教育馴化下的自己,究竟和他人之間存在什麼樣深層的差異,以為吃的、穿的、用的、住的超越了,就真的什麼都超越了,超越了,就對了,他們懶得認識真正的自己,也不想瞭解別人,反正政權治下被認定的「中國人」不接受共產中國模式,就是不識相,就該受罰。
話說回來,深受中國因素影響的臺灣,長期以來不少人看待中國的眼光或許也是如此,論調並沒有比Quora式的快問快答高明到哪去。如今,「香港反送中」的浪濤一波一波拍打到臺灣,剛好以其親身示範,透露了關於那道民主自由的應答,根本不只是表面那一回事。
(本文為《上報》獨家授權《看中國》,請勿任意轉載、抄襲。)(原文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