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騎將軍——張飛,有人可能會問,馬超為何地位會高於張飛呢?(ezthaiphoto/Adobe Stock)
驃騎將軍——馬超,假節鉞,為軍事官員之首。這裡要解釋兩個詞,首先是假節鉞,假就是借的意思,節鉞是國家權利的象徵,假節鉞就是有權代表皇帝出行,在外如皇帝親臨,遇事不必請示匯報,可先斬後奏甚至先斬不奏。這等至高的待遇在劉備時代只有關羽和馬超得到過,馬超是在關羽死後榮升軍事將領第一位的,因此假節鉞也是對於關羽衣缽的繼承。
第二個名詞是驃騎將軍,這個官職是漢武帝時期給霍去病一人設置的,因為當時西漢王朝裡已經有了固定的大司馬和大將軍,而霍去病之功又遠在那倆德高望重的老將軍之上,但由於年齡尚輕,不好撤大司馬或大將軍而讓年輕的霍去病頂替之,所以特意設立這樣一個驃騎將軍的官職,在法理上低於大司馬和大將軍,但在實權和朝中地位上又高於那兩個職位。後來,大將軍又成為一個非常設官職,因此驃騎將軍就成了除三公外的國家最高軍事統領(當然,設丞相一職時,需服從丞相號令)。
車騎將軍——張飛,有人可能會問,馬超為何地位會高於張飛呢?其實事情沒那麼簡單。從字面意思看就能得知,冷兵器時代軍中最為重要的馬匹和戰車,都被用到了這倆最重要的軍事官職上。從兩漢傳統上講,驃騎確實比車騎高半級,但霍去病時代早已過去了兩百多年,在法理上已經與車騎地位幾乎無異,只是在行文造冊之時,必須把驃騎寫在車騎前面罷了。
之所以封馬超封的高些,一方面是出於馬超的出身遠不是張飛能比的,其次關乎劉備的政治抱負。在劉備當時眼中,稱帝後首要的軍事目標是長安及涼州,也就是說以益州為本向北,然後再以長安為本向東攻打魏國。馬超本來就是涼州軍閥,管理一方的能力是具備的,馬超在蜀漢的定位一直在北邊,一方面防守、一方面伺機北伐。只不過遇到了關羽被殺的事件,全盤計畫才被打亂,直到劉備、馬超都去世之後,北伐的重任才落到了諸葛一人身上。
鎮北將軍——魏延,這是「二品將軍」類官職中最高的,魏延的官階有兩次跨度很大的騰飛,一次是代替張飛領漢中太守,第二次是劉備去世後被諸葛亮重用。諸葛亮作為丞相是有開府特權的,也就是說一個國家如果設置丞相,那麼就會有兩套管理班子,一套是皇帝的、一套是丞相的。劉禪繼位後,諸葛亮就將魏延收於自己的丞相府班底,封為丞相司馬(跟皇帝班子中的司馬職位相對應),也就是說魏延在諸葛亮手下統領所有軍事事務。魏延是蜀漢後期資歷最老的大將,成為劉禪時代唯一擁有假節鉞權利的將軍。
鑒於《三國演義》的重大影響力和普及性,咱們不得不提一下以下幾位:正史中魏國有五位上將,蜀國沒有。劉備做漢中王時確實封了前將軍關羽和後將軍黃忠,但是並沒有冊封左、右將軍。而前、後這兩位將軍又恰好都在劉備稱帝前就去世了。關羽在做前將軍時有假節鉞之權,又因沾了曹操的光,受到正宗漢室的「壽亭侯」冊封,在整個蜀漢陣營屬於少有的國家級高職稱,比劉備受領的漢室冊封左將軍都大。雖然其死後被劉備追諡為「壯繆侯」,但由於正統性因素,這個爵位遠沒有漢壽亭侯知名度高。
黃忠在蜀漢陣營中屬於跳級型選手。因定軍山一役斬殺夏侯淵而成為僅此於關、張、馬的大將,劉備做漢中王時更是封為後將軍。但畢竟跟關、張一路跟來的「苦勞」沒法比,再加之黃忠年齡太大,因此地位在其後。
趙雲是陪伴了劉禪七年的老將,在劉備稱帝時,並沒有得到特殊的封賞,而是劉備「貼身保鏢」般的存在。當劉備自己封自己益州牧的時候,給了趙雲一個翊軍將軍的職位。而這一官階在三國時期屬於「雜牌將軍」序列,比較不入流。不過劉備死後,趙雲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用。劉禪剛登基的建興元年,就封趙雲為征南將軍,屬於「三等獎軍」序列了,過了兩年又升遷為鎮東將軍,軍中地位僅次於魏延。建興五年被諸葛亮放入丞相班底,建興六年攻打祁山的時候重用了趙雲,讓其佯出斜谷。這是忠誠的「大內侍衛」趙雲第一次作為大將領兵出征,雖然僅僅是作為諸葛亮的一支「表演隊伍」用以迷惑曹真,但對於趙雲來說畢竟是第一次。結果失敗,被貶為鎮軍將軍,又成了「雜牌將軍」。建興七年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