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商業銀行停止二手房貸款,昭示未來中國樓市的終極走向!(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看中國2019年8月29日訊】據大陸「第一樓市」報導,安徽合肥地區已有12家銀行不做二手房貸款,分別是:建設銀行、中國銀行、杭州銀行、華夏銀行、光大銀行、交通銀行、渤海銀行、農業銀行、廣發銀行、郵政銀行、中信銀行、招商銀行。其中,杭州銀行和華夏銀行還停止了新房貸款。
今天談論兩個問題:
第一,合肥不做二手房貸款的銀行中,包括了建設銀行、中國銀行、農業銀行、交通銀行、郵政銀行等國有大行,這說明合肥的二手房貸款資源已經非常稀缺。對於有能力全款購房的人來說,他們應該早已擁有了自住房;對於沒有自住房的家庭,基本上就不具備全款購房能力,現在多數國有大行不再提供二手房貸,這部分人基本上就喪失了購房能力,這會導致二手房的交易立即進入冰凍時代,成交量會劇烈萎縮。
最近兩年,新房、二手房價格倒掛在很多城市都是比較普遍的現象。比如二手房價格是1萬,一套一百平米的房屋總價就是100萬;而新房定價8千,總價是80萬。表面看來,買到新房就等於賺了20萬。也因此,讓很多人對這種價格倒掛的新房趨之若鶩,地產商大肆宣揚晝夜排隊的現象。但這個世界從沒有無緣無故的愛,如果說地產開發商「愛」購房人,估計老天爺都會憤怒!當二手房價格被冰凍之後,過去因這一原因購買新房而逐利的人,以往所看到的利益就立即變成了紙面富貴,再也無法兌現。如果不是自住的話,未來這部分房屋只能用於出租,但以今天的租售比,很難抵的上還本付息,最終讓這種逐利行為變成了自殘的行為,餡餅變成了毒餅。
當二手房價格被冰凍之後,人們購買新房就只能是自住,即便房價上漲也無法實現盈利。在房屋總體上已經飽和的今天,新房成交在未來也會大幅萎縮,這就是地產公司紛紛壓縮購地支出的原因。
這就是領導所說的「房住不炒!」
第二,為什麼商業銀行會停止二手房貸款?
如今是逆全球化時代,對於本幣不能自由兌換的國家來說具有異乎尋常的意義。
以往的經濟全球化時代,歐美資本不斷流入發展中國家,發展中國家也因各種原因(包括人口紅利釋放、經濟邊界擴張和外資企業入住等)形成大量的貿易順差,這就讓發展中國家形成了源源不斷的國際資本收入。由於發展中國家有巨額的國際資本收入,依托這些國際資本就形成了本幣資本(本質就是依托外匯本位制發行本幣的機制),此時就形成了本國資本氾濫的時代,而氾濫的資本就推高了樓市等資產價格。
逆全球化到來之後,國際資本的流動方向會出現逆轉,發展中國家的國際資本越來越稀缺,這就形成資本緊缺的時代。此時,商業銀行就會有保有壓。基於農業、工業、商業等經濟活動涉及到就業、財政和人們的基本生活等社會最基礎的問題(否則社會就不穩),樓市就只能成為被遺棄的對象,也所以,二手房貸就只能被動停止。逆全球化還在進程中,資本稀缺僅僅是開始,預計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城市停止二手房貸款,甚至蔓延到停止新房貸款。
或有人說,難道央行不能通過印鈔來給市場補充資本嗎?不能!當脫離外匯保證金不斷加印本幣的時候,就會導致本幣貶值和以本幣表示的金銀價格上漲(導致通脹加速),這些紙幣就會扑向貴金屬和外匯,讓市場的流動性更緊缺(也即資本更貴,更緊缺)。所以,央行如果脫離國際資本(保證金)加速印鈔,並不能為市場提供資本,相反,只能是讓資本更為稀缺。
這是信用緊縮的時代,這個時代以紙幣加速貶值為最典型的特徵。這種現象絕不僅僅屬於發展中國家,將來發達國家也會遭遇這樣的過程,全球的央行面對這種局勢都會束手無策。當然,信用緊縮的時代也是資本稀缺的時代,就是房地產總體的冰川時代。只有核心城市的核心商業地段,因為具有部分貨幣功能(具有稀缺性)才會具有財富屬性(具有流動性)。而其它絕大多數城市和核心城市的普通住房將只具有居住價值,它們在逐漸喪失流動性之後,就不再具有居住之外的其它方面的財富屬性,意味著以往人們眼中房屋所代表的價值百萬千萬的財富,瞬間消融。
樓市寒冬的大門的確已經打開……千萬別繼續沉浸在房屋所代表的財富虛幻之中了,勞動能力、知識和創造知識的能力才是安身立命之本。
這才就是「房住不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