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讓人讀一輩子的詩 連梁啟超都說它美(組圖)

 

作者:謝小樓 發表:2019-08-19 00:07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可以讓人讀一輩子的詩連梁啟超都說它美
李商隱的《錦瑟》,幾乎句句用典,且語言晦澀難懂,但在其文字背後,又似乎蘊藏著某種動人心魄的美。(看中國合成圖)

李商隱《錦瑟》,是筆者最喜歡的唐詩,沒有之一。

一般來說,好詩講究語言淺近、韻味悠長,而李商隱的《錦瑟》,幾乎句句用典,且語言晦澀難懂,更要命的是,即使你搞懂了每個典故的意義,弄清楚了每個字詞的意思,依然不明白李商隱到底想表達什麼,所以便流傳下了「一篇《錦瑟》解人難」這樣的評語。

雖然《錦瑟》難懂,但在其文字背後,似乎蘊藏著某種動人心魄的美,吸引讀者不斷去追尋,不斷去探索,最終沉淪在李商隱構建的文字幻境中不可自拔。

《錦瑟》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一、關於《錦瑟》主題的五種主要觀點

《錦瑟》這首詩雖難懂,但它太美了,所以歷代文人學者都曾嘗試註解此詩,《李商隱詩歌集解》中,關於此詩的箋評多達二十多頁,在這些箋評中,關於《錦瑟》的主題主要有以下五種觀點:

1、懷人說

這種觀點出現得最早,北宋史學家劉頒在其《中山詩話》中說:「李商隱有《錦瑟》詩,人莫曉其意,或謂是令狐楚家青衣名也。」青衣就是奴婢,也就是說,錦瑟是令狐楚家的一個奴婢,這首詩是追憶李商隱與「錦瑟」的一段感情。

將題之「錦瑟」說成是令狐楚家的奴婢,恐怕是臆說,沒有根據。清代紀曉嵐則認為此詩李商隱追憶他與一位無名女子的戀情,「蓋始有所歡,中有所限,故追憶之而作」。

2、詠瑟說

宋人黃朝英《靖康緗素雜記》中說:

山谷道人讀此詩,殊不曉其意,後以問東坡,東坡云:此出《古今樂志》,云:「錦瑟之為器也,其弦五十,其柱如之,其聲也適、怨、清、和。」案李詩,「莊生曉夢迷蝴蝶」,適也;「望帝春心托杜鵑」,怨也;「滄海月明珠有淚」,清也;「藍田日暖玉生煙」,和也。一篇之中,曲盡其意。

即是說,宋朝的大詩人黃庭堅讀《錦瑟》時,也是讀不懂,便向蘇軾請教,蘇軾說,這首詩就是寫瑟的,瑟有適、怨、清、和四種音調,中間四句詩就是分別寫這四種音調的。

這種觀點曾有很多人附和,到明代王世貞,他也認為「作適、怨、清、和解甚通」,但是這麼一解,詩就死了,詩的意味無全喪失了,「然不解則涉無謂,既解則意味都盡」。

當然,也有很多人反對這種觀點。明人胡應麟說:「宋人認作詠物詩,以適、怨、清、和字面附會穿鑿,遂令本意懵然。且到『此情可待成追憶』處,更說不能。」就是說用適、怨、清、和來解中間兩聯,本就有穿鑿附會之嫌,到最後兩句,詠瑟說更說不通。

3、悼亡詩說《房中曲》可佐證

最早提出悼亡說的是明末清初的錢龍惕,朱彝尊也很贊同這種觀點,他說:

悼亡詩也。意亡者善彈此,故暏物思人,因托物起興也。瑟本二十五弦,一斷而為五十弦,故曰「無端」也,取斷弦之意也。「一弦一柱」而接「思華年」三字,意其人二十五而歿也。

故人常以琴瑟喻夫妻,斷弦即妻子死去,朱彝尊的分析頗為獨到,不過,李商隱的妻子並不是二十五歲逝世。

清代詩人錢良擇在其《唐音審體》中進一步闡發這種觀點:

此悼亡詩也。《房中曲》云:「歸來已不見,錦瑟長於人」,即以義山詩注義山詩,豈非明證?錦瑟當是亡者平日所御,故睹物思人,因而托物起興也。集中悼亡詩甚多,所悼者疑即王茂元之女。舊解紛紛,殊無意義。

錢良擇認為,《錦瑟》是一首悼亡詩,悼念的可能就是李商隱的妻子(王茂元之女),錦瑟便是亡妻平日裡的常用之物,李商隱睹瑟思人,托瑟起興。錢良擇還舉了李商隱悼念亡妻的詩《房中曲》作證,《房中曲》中就有「錦瑟」二字,因而《房中曲》似乎成為悼亡說的明證。

4、自傷身世說

這種觀點認為,這首詩是李商隱回顧人生時的感傷之作。

清代葉矯然《龍性堂詩話初集》中指出:此詩「分明是義山自悔少年場中,風流搖盪,到今始知有情皆幻,有色皆空也。」這種觀點將《錦瑟》的內容局限在對少時情色風流的懺悔,大大降低了整首詩的涵蓋面。

《唐詩鼓吹評註》中說:「詳玩『無端』二字,錦瑟弦柱當屬借語,其大旨則取五十之義。無端者,言歲月忽已晚也,玩下句自見。顧其意言所指,或憶少年之艷冶,而傷美人之遲暮;或感身世之閱歷,而悼壯夫之,則未可以一辭寫也。」

總結起來,自傷身世說是說李商隱的這首《錦瑟》,是李商隱回顧自己的人生時,感嘆年華逝去,而自己懷才不遇,一事無成。

可以讓人讀一輩子的詩連梁啟超都說它美
李商隱的很多詩,寫的只是一種感受,而不是具體的某人、某事、某情。(看中國合成圖)

5、詩集序說。

據說,有一個宋刻本的李商隱詩集,第一首就是《錦瑟》,因此有人認為,這首詩是李商隱自題其詩集以開卷,是他詩集的序。何焯《義門讀書記》中引程湘衡語說:「此義山自題其詩以開集首者。」

錢鍾書先生在《管錐篇》《談藝錄》等書中繼續闡發這種觀點,認為這首詩借物擬象,說明寫詩的技巧和心法: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是說「年華已逝,篇什猶留,畢生心力,平生歡戚,清和適怨,開卷歷歷。」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這一聯是說作詩之法。「心之所思,情之所感,寓言假物,譬喻擬象,如飛蝶徵莊生之金逸興,啼鵑見望帝之沉哀,均義歸比興,無取直白。舉事宣心,故『托』,旨隱詞婉,故易『迷』。」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這一聯是說詩的風格或境界。「『珠有淚』,以見難雖化珠圓,仍含熱淚,已成珍玩,尚帶酸辛,具寶質而不失人氣。『暖玉生煙』,此物此志,言不同常玉之堅冷。喻已詩雖琢煉精瑩,而真情流露,生氣蓬勃,異於雕繪奪情,工巧傷氣之作。」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最後一聯說的是「前塵回首,悵觸萬端」。

錢鍾書先生的這種解讀,頗為新穎獨到。

二、李商隱《錦瑟》是對人生總體情境的感受

除了以上五種觀點,還有人說《錦瑟》是傷唐王朝衰萎的,有人說是寄託牛李黨爭的,諸說紛呈。

上述諸詩,讀起來都有些道理,但都缺乏足夠的證據,難以讓人徹底讓人信服。

這首詩如此難解,於是便有人認為李商隱是在故弄玄虛。清人黃子云就說:「必當日獺祭之時,偶因屬對工麗,遂強題之曰『錦瑟無端』,原其意亦不自解,而反棄之卷首者,欲以欺後世之人。」

說這首詩是李商隱平日翻書用典時,偶然得工麗之句,但自己也不明白是什麼意思,把它放在卷首,是用來欺騙後世之人。

事實上,我們之所以讀不懂李商隱的這首詩,是因為我們太執著於去落實每個字的意思,太執著於追尋詩所寫的具體情境,太執著於去確認詩中表達的具體情感。

而李商隱的很多詩,寫的只是一種感受,而不是具體的某人、某事、某情。

葛兆光先生在這一點上說得很透徹,他說:「李商隱詩歌語言試圖表現的是一種內在的感受,而不像盛中唐詩人試圖表達的是心中的感情,感情往往是明晰的指向性的,喜怒哀樂表達起來比較容易,讀者閱讀時也能從字面上理解,而感受則深藏不現,連自己也不易捕捉,所以只能朦朧地表現,靠讀者自行體驗,因此表現的語言也常常是虛化的。往往顯得不知所云,缺乏固定指涉對象。」

《錦瑟》所傳達的感受,其實在它的文本中便指明了方向,詩中的「無端」、「惘然」便是感受的傾向,這種感受是無來由的,是複雜莫名的,是模糊不清的;「思華年」、「追憶」便是感受的指向,詩中的感受是指向人生的回憶,但不是具體事件的回憶,而人生總體的追憶。

李商隱的《錦瑟》,要表達的便是對人生總體情境的難以名狀的感受。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詩以錦瑟起興,錦瑟是全詩的背景音樂,詩人在錦瑟無比哀怨的音樂中,生發出對整個人生傷感莫名的感受。

莊生曉夢迷蝴蝶,是人生的痴迷;望帝春心托杜鵑,是人生的執念;滄海月明珠有淚,是一種美麗而哀傷的感受;藍田日暖玉生煙,是一種溫暖卻虛無的感受。

李商隱用精巧的典故,精美的語言,織成一張美麗的網,網住了回首人生時種種複雜莫名的感受,此中種種,說不清,道不明,所以詩人最後只嘆「惘然」。

當我們回首人生時,我們的內心恐怕不是喜怒哀樂這樣具體的情感,而是五味雜陳,各種各樣的感受湧上心頭,這樣複雜的感受,很難用一個準確的詞語表達出來,而李商隱,他將這些感受都隱藏在這首詩中了,只待我們再讀之時,將其回味出來。

可以讓人讀一輩子的詩連梁啟超都說它美
錢鍾書先生在《管錐篇》《談藝錄》等書中表示,《錦瑟》這首詩借物擬象,說明寫詩的技巧和心法。(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二、為什麼有人讀不懂還說好?

即使我們已經明白李商隱的這首《錦瑟》是寫對人生總體情境的感受,但對具體詩句的解讀,依然很難明確,每一句是傳達怎樣的感受,依然很清晰界定,上述我對具體詩句的感受,只是個人一時之感受,未必準確。

那麼,這麼含糊不清,意義不明的詩,為什麼還會有那麼多人喜歡?為什麼還會被奉為經典呢?

首先,即使我們讀不懂,但我們依然會被其優美的文辭吸引。

《錦瑟》一詩的語言,實在是太美了,尤其第三聯,其對仗之精工,意境之優美,古詩詞中無有過者。連覺得李商隱在欺騙世人的黃子云,也不得不承認此詩詞句工麗。

其次,正是因為難懂,所以詩的理解空間大。

《錦瑟》之難懂,是因為它抽離了具體情境,同時採用象徵隱喻的手法,將詩中的感受模糊化,這樣一來,詩的詮釋空間也變大了,我們不用費盡心思去想詩原本想表達什麼意思,而是可以自由地用他美麗的詩句來抒發我們的感受。

在《錦瑟》一詩中,詩有了更大的生命力,有了更豐富深沉的美,也許我們在某時某刻,突然產生了「滄海月明珠有淚」的感受,或在異時異刻,產生了「藍田日暖玉生煙」的感受,這時詩真正在我們生命中活了過來,而不是在書本中供我們膜拜。

所以《錦瑟》是一首可以讓我們讀一輩子的詩,這是別的詩做不到的。

梁啓超先生即在《中國韻文內所表現的情感》中說道:「義山的《錦瑟》、《碧城》、《聖女祠》等詩,講的是什麼事,我理會不著。……但我覺得他美,讀起來令我精神上得一種新鮮的愉快。須知美是多方面的,美是含有神秘性的。我們若還承認美的價值,對於此種文字,便不容輕易抹煞。」



責任編輯:清淺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2025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