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房企海外發債已超萬億。(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看中國2019年8月17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正鑫綜合報導)8月16日,中國國家發改委回應為何限制房地產企業到海外融資,並表示其風險過高。目前房企海外發債已超萬億,其中絕大部分債務是美元債,人民幣貶值匯兌損失加大,恐有資金鏈斷裂風險。
中國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孟瑋在8月份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發改委印發了《關於對房地產企業發行外債申請備案登記有關要求的通知》,這不能簡單地認為是收緊發債,去年以來,房地產企業境外發債規模增幅較大,部分房企境外過度發債,募集外債資金用於償還內債等,增加了外債風險。為此,對房地產企業發行中長期外債備案登記申請流程、募集資金用途、風險防範等方面明確了具體要求,目的就是要進一步完善房地產企業發行外債備案登記管理,防範房地產企業發行外債可能存在的風險。
從2017年開始,由於境內融資收緊,房企海外融資規模大幅上升。據Wind統計,2017年房企境外發債折合人民幣2900億元,是2016年的近5倍,2018年繼續升至3300億元,2019年1至7月則已經超過3000億元,接近2018年全年。
另據民生證券數據,截至7月初,房地產美元債存量達到1700億美元(約11900億人民幣)左右,佔中資企業美元債存量的20%以上。
億翰智庫數據顯示,就單個房企而言,截至2019年7月底,中國恆大仍未到期海外債(絕大部分為美元債)規模達208.2億美元;碧桂園位列第二,為90.5億美元,佳兆業和中海地產均約為77億美元,融創位列第五,達到60億美元。
資金,特別是低成本的資金,一直都是房地產企業賴以生存的重要生存砝碼。不過,人民幣匯率的波動,讓房企以本幣償付外幣負債的成本上升。
從今年6月以來,從融資成本上來看,房企發行的海外債票面成本普遍較高,部分甚至超過了10%,利率水平與境內債的融資成本差距在不斷拉大。Wind數據顯示,今年截至7月中旬,房企計畫發行的海外債數量已達104只,數量、規模均創同期歷史新高。
匯率波動對高槓桿的中小房企的財務衝擊會更大,恐有資金鏈斷裂的風險。
據澎湃新聞報導,一位房地產機構的分析師說,「借新債還舊債,一直以來都是房企慣用的融資方式,今年也不例外,但高槓桿房企融資成本本身就比較高,融資相對較難。」
事實上,匯兌損失在去年已經發生。例如,當代置業公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匯兌淨虧損為2.05億元人民幣。
Wind數據顯示,2019年房企海外債到期規模為237.57億美元。2020年和2021年,房企海外債到期規模將分別達297.86億美元、316.38億美元,房企償債規模正在逐年走高。
隨著官方對境外發債新規的實施,以及人民幣匯率「破7」,房企的借新還舊面臨更高的成本,更大的不確定性,再融資壓力空前加大;不排除會出現更多的美元債務違約。
穆迪房地產分析師曾啟賢指出,企業須將人民幣兌換成美元才能償還在境外借貸的本息,人民幣的貶值增加了企業的支出;此外,如果債務到期時房企沒有進行再融資安排,需用人民幣購買升值後的美元還本,也會增加其財務成本,進而影響淨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