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真有「四個自信」嗎?(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看中國2019年7月24日訊】中美貿易戰還在繼續,後果正在逐步顯現。最終會是什麼樣子呢?筆者以為這與習近平「四個自信」的真假相關。
(一)
G20大阪會議上習近平宣稱中國會進一步對外開放。李克強在隨後的經濟論壇上也這麼說。其實此前已經這樣做了一些,這是貿易戰的第二個後果,第一個後果當然是影響了出口,企業關閉、外遷和失業潮正在發生。
開放市場屬於政府政策,國人或可獲得更優質的產品和服務,從而拉動國內消費。但是百姓有錢嗎?有錢沒錢恐怕也只是取代了國貨,這自然會影響國內原有企業和職工的生存。減少政府的產業補貼是美方要求中方的另一個政府政策,能否實現還未知。再有就是己經擺在桌面上的知識產權問題。在習近平的承諾中似乎是己經認賬了。貿易戰的後果兩個己達、兩個可期,中國「吃虧」已成定局。出路何在呢?
(二)
當然是創新。創新幾乎是改變現狀的唯一的出路。中國以創新為國策也不是一天兩天了,可效果不佳。原因何在呢?以筆者看來與領導人的認知有關。
1,創新沒有充分條件。中共號召、國家扶持、政府投入、上級指令……你可以窮盡你能想到的所有相關條件,但都不能自動導致創新的出現。
2,自由是創新的必要條件。包括思想的自由、言論的自由、行動的自由。所謂必要條件當然是說,有了自由也不一定導出創新,但沒有自由則一定導不出創新來。
以上兩條是顯而易見的,並無新鮮,故無需論證。這讓筆者想起前一陣網上看到的張維迎先生在2017年北大畢業禮上的演講。他在列舉大量實證數據後強調說自由是一種責任。那個演講廣為流傳。領導人有空時應該聽一下。
(三)
習近平上任後的七年裡,國民自由顯著減少。筆者見過一本習近平論創新的著作,克強總理也一直在大聲疾呼萬眾創新。可為什麼不給國民自由呢?由此可以推論,領導人對自由和創新關係的認知確有障礙。實際上阻礙創新的正是中共自身。因此還可以推論,習近平的理論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是假自信。因為如果是真自信的話,國民自由不會是現在這個樣子。
時至今日,仍有人相信習近平有可能成為戈爾巴喬夫或蔣經國,甚至說中美貿易戰是習近平聯手川普(特朗普)倒逼國內改革。筆者對習近平存疑,但希望川普能逼出「國民自由」一一這個貿易戰的第五後果來。
美中貿易戰的實質是自由與專制之戰。這個實質在中國經濟的後發優勢逐漸減弱後會愈加突出地顯現出來。習近平為保黨主張專制,但專制之上無自信,專治之下無創新。道理之淺顯,世人皆知。不知習近平的自欺欺人和裝傻充愣何時休矣?
(原標題:習近平「四個自信」的真假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