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當年的香港之夜嗎?鄧麗君的歌聲從那個漁村飄來,很快就風靡大陸。(網路圖片)
曾幾何時,粵語的流行歌曲風靡大江南北,任何聚會的場合,任何歌舞聯歡,登臺獻藝者如果不會幾句蹩腳的粵語,都不好意思標榜時尚。當年的上海灘、萬水千山總是情、萬里長城永不倒、孩子這是你的家,等等,無不膾炙人口。那些熟悉的旋律,迴盪在校園,迴盪在繁華的都市,也迴盪在偏遠的鄉村。港臺文化,深刻影響著那個時代,東方之珠令人神往。當年內地有個東北女歌手叫艾敬,其一舉成名的代表作就是渴望1997早日來到,一夜間紅遍全國。歌詞大意是:我的那個他在香港,他可以來瀋陽,我不能去香港,香港香港怎麼那麼香?……
廣東是當年改革開放的前沿,就因為那裡與香港接壤。不光方便各種家電和汽車走私,還近水樓臺沐浴著現代的價值觀念,包括公民意識。記得大約是上世紀九十年代末,老夫第一次到廣東。建成不久的洛溪大橋,連接著廣州和番禺,是最繁忙的黃金通道,但幾乎每時每刻都高度擁堵。有一天在當地媒體看到,兩會代表和委員連續抨擊過路費政策,質疑其合法性。因為這是香港富商霍英東先生出資捐建,本意造福家鄉,豈能用於斂財?那個時候,內地哪裡有人敢這樣監督政府?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不過是鼓掌機器,唯官方之馬首是瞻。而與香港相隔咫尺的珠三角,卻已經具有了公民意識,知道了該怎樣維護自己的權利。
當年的港資以及中港合資企業,是內地年輕人的求職首選。而香港的影視明星,尤其是四大天王,成了少男少女的青春偶像。就連幼兒園的小朋友,都會哼一曲新白娘子傳奇。但是,香港給我們的,絕不僅僅這些。甚至現代的管理、先進的技術,以及源源不斷的資金,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通過香港看到了世界,也感受到耳目一新社會文明。原來警察不可以隨便動粗,就算是黑社會,只要沒有被抓到把柄,都可以大搖大擺出入衙門,叫板有司;原來草根百姓遇到官員不需要讓路迴避,也不用畢恭畢敬,誠惶誠恐,反倒是想當公僕必須要討好主人,老老實實擺正自己的位置;原來走在街頭不小心踩翻了下水道的井蓋,或者被吹落的樹枝砸中了腦袋,竟然可以向當局索賠……
大陸到底從香港學到了什麼?得到了什麼?這個話題十分寬泛,甚至非常專業,非老夫所能一一羅列。當我們僅有八個樣板戲的時候,香港早已經群星璀璨;當我們在看上甘嶺和英雄兒女的時候,香港人已經開始欣賞金庸的武俠故事。鄧麗君雖然來自臺灣,其歌聲卻通過香港傳入內地,摧枯拉朽一般無法阻擋,讓中共的衛道士們丟盔卸甲,徒喚奈何。有趣的是,就連牛x哄哄要衝出亞洲的中國足球,都在區區數百萬人選拔的業餘隊面前,被打得滿地找牙。這些同樣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最近的QS高校排名榜中,儘管中國佔據了亞洲前10位的6席,但其中竟有4所來自香港,分別是香港科技大學、香港大學、香港城市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
據說,衡量一個國家和地區是否牛x,不看GDP,也不看市政大樓,而是看那裡的大學。另外還有一個指標,就是看民生福利。港人的年均收入是大陸的好幾倍,平均壽命更雄冠全球,無人比肩。而持有香港護照可以在全球160多個國家和地區通行無阻,享受免簽待遇。國人不服,可以試試。這些年,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的經濟總量超過了香港,有點得意忘形。問題是這樣比有意義嗎?據此嘲笑和奚落香港,認為東方之珠已經風采不再,足以證明孤陋寡聞,淺薄無知。借用電視連續劇康熙大帝中的一句臺詞:不管是在上書房,還是在囚車裡,明珠還是明珠。
香港,曾以彈丸之地,為我們打開了一扇窗口,又以博大的胸襟,接納了至少上百萬來自內地的逃生者,使其免於飢寒困頓,重獲新生。其實,這些依然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香港的悲憫情懷和人文精神,持之以恆堅持良知,拒絕冷漠和遺忘,從來不會無視他人的苦難,不僅給予道義上聲援,還扶危救困,仗義相助,讓山窮水盡的人在絕望中看到希望。不妨借用曹植的一首古詩,略表萬難之意:
高樹多悲風,海水楊其波。
利劍不在掌,結友何須多?
不見籬間雀,見鷂自投羅。
羅家得雀喜,少年見雀悲。
拔劍捎羅網,黃雀得飛飛。
飛飛摩蒼天,來下謝少年。
讀不懂這首詩的人,是不是中國人難說,但肯定沒有共同語言,老夫也懶得多說。
我們的國家每在危難關頭,都得到過很多無私幫助。遺憾的是,真心對我們好的國家,幾乎都最後被翻臉,甚至不共戴天。而我們幫人幫成仇人,這種宿命輪迴,也讓自己品嚐苦果。譬如東北亞半島和東南亞近鄰,都曾經同志加兄弟,還有鮮血凝成的友誼,標榜牢不可破。結果翻臉總比翻書快,背後捅刀的時候,白眼狼比誰都狠。當我們指責別人恩將仇報的時候,亦不妨反躬自問一番。
我們從不感謝美國主動返還庚子賠款,也從不感謝其源源不斷的援華物資以及那些獻出生命的飛虎隊員,甚至從不感謝其關鍵時刻出手相救,使中國人民免遭北極熊的核打擊災難……
我們從不感謝日本數十年來的無償援助,包括幫助中國改革開放走向世界,也包括免費提供的兒童疫苗和諸多援建項目,因為中國人民理所當然認為小日本欠我們的,父債子還天經地義……
據說以色列也曾鼎力幫助過我們,讓我們在第一時間獲得最先進的軍事技術。據說加拿大也曾經十分仗義,為中國抗戰提供了大量的資金和物資援助,還在我們餓殍遍野的時代賒糧救命……
遺憾的是,這麼多年來,我們居然沒有一個超過20年的可靠盟友,更多時候就像小孩子過家家,說變就變。好的時候一塌糊塗,難分彼此,稍不如意則你死我活,大打出手。
一個人不懂得飲水思源,不知道感恩,注定了沒有前途。忘恩負義的人,看誰都像人家欠自己,當然也被看不起。
不過,我們必須感謝香港,不僅因為那裡都是我們的同胞,也不僅因為曾經屢屢雪中送炭,還因為這個當年不起眼的小漁村,給了我們太多的啟迪和示範。東方之珠即便蒙塵,依然不失高貴品質,依然有重放異彩的那天……
記得當年讀高中的時候,有一首鄧麗君演唱的歌曲,名叫香港之夜。這或許是關於香港所能想到的最早的國語流行歌曲,也曾在那個年代,淪為首當其衝的靡靡之音。同齡人都有深刻的記憶,不妨以此結尾,各自玩味一番——
夜幕低垂紅燈綠燈霓虹多耀眼
那鐘樓輕輕迴響迎接好夜晚
避風塘多風光
點點漁火叫人陶醉
在那美麗夜晚
那相愛人兒伴成雙……
他們拍拖手拉手情話說不完
卿卿我我情意綿綿
寫下一首愛的詩篇
Hong Kong,Hong Kong,
和你在一起
Hong Kong,Hong Kong,
我愛這個美麗晚上
有你在我身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