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從窮人到富人,通常會經歷七個階段。
富有來自人的內心,是一種思維狀態。一切財富的根源都來自人的思維,心態則決定了人窮與人富。
1、節儉:富人花的比賺的少
有些人判別貧富,只看人家是如何選擇食物、飲料、服裝、手錶和汽車等等。在他們看來,有錢人選擇消費品的品味也高。但是,購買奢侈品要比獲得財富容易得多。把時間和精力花在追求擺闊上,往往只能得到較差的經濟成就。
想勾畫出富人的側身像,三個詞就可以概括。是哪三個詞呢?
其實也非常的簡單,就是「節儉、節儉、再節儉。」
父母的生活,配偶的生活,加上自己的生活,就決定了是否能成為富人的基礎。如果跟愛浪費的人結婚,大多數人都不可能變為富翁,幾乎沒有人能夠一邊揮金如土,一邊構築起財富大廈。
當然,只是節儉是不會讓你變有錢的。我們還需要進一步創造財富。
2、合理運用時間、精力和金錢,來創造財富
效率是財富積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我們大多數人都想富裕,但是大多數人卻沒有拿出必需的時間、精力和金錢去實現目標。
根據調查,富人每月用於計劃其投資活動的時間比貧困者多一倍——富人平均每月花8.4小時打理自己的資產和投資,普通人每月只花4.6小時。你呢?
那麼你會花很多之間為未來的經濟狀況做計劃嗎?有足夠的時間來管理自己的投資嗎?當你分配時間做事的時候,管理資產總是優於其它活動嗎?
如果這些答案都是肯定的,那麼恭喜你,你已經進入第二階段了。
富人們很少花時間擔心自己的生活福利,反而貧困者為生活問題發愁的時間多,但在採取行動改變現狀方面所花的時間卻很少。
許多富人會選擇把至少15%的收入用來投資。他們花錢的時候,更注重消費給他們帶來的附加價值。他們知道他們的錢花在哪裡,並且會做記錄。
另一方面,調査中95%的百萬富翁都持有股票,大多數持有相當於其財富20%多的公開交易的股票。但是,他們大都不追隨股票市場天天變化的漲落,大都不對金融傳媒的每日大標題作出反應而去進行股票交易。
這與巴菲特的理念不謀而合,買股票不炒短線,而是做為長期投資。
3、比起富有的表象,更注重金錢上的自立
在還未富裕的人當中,有很大比例認為富翁擁有名貴的服裝、手錶和其他代表社會地位的產品,但實際情祝並非如此。
大部分富人賺到錢的時候,他們不會把錢拿去花在奢侈品上,而是再投資,積累更多的財富。
許多人從來沒有獲得過金錢上的充分自立,高收入也不等於金錢上充分自立,這需要有計劃工作和自我犧牲。
很多普通人靠工作來支持自己的消費習慣,這人可能擁有很高的收入,但是他們把這些錢用來維持自己富有的表象——他們買奢侈品,買豪車,戴名錶,住高級公寓。我們生活周遭,總是不乏這種看來「富有」的人?
那麼,你是想真正有錢,還是表面看起來有錢呢?
表面看來有錢,只會增加自己的生活負擔。(圖片來源:Adobe stock)
4、不向父母要求經濟資助
並不是每個富翁都是含著金湯匙出生的?
實際情況是,80%的富人都是富一代,也就是,說他們的第一個一百萬,通常都是靠自己賺來的。
當然我們可以指望天上掉餡餅,來賺一百萬,也可以靠自己的努力賺一百萬。對一般人來說,通常會希望前者;但對富人來說,他們更希望第二種。因為能靠自己努力致富,才能更珍惜勞動成果,並且經歷創造財富的過程,這樣他們就能去賺第二個一百萬、第三個一百萬……
成為富翁的人,大多對自己的才能有信心。他們從來不費神考慮父母是否富裕,也不認為一定要生在富貴人家。相反,如果一個普通人認為,只有富二代中才會出現富翁,那他就注定富不起來。
這樣的情況不是今天才有,一百多年前就已是這樣。斯坦利·萊伯戈特曾在1892年,對美國4047個富翁進行一次研究評論,結果也發表在《美國經濟》雜誌上。他提到:
這些富翁,有84%是暴發戶,也就是說,他們沒有借助於財產繼承,就靠自己爬上了頂層。
5、富翁的小孩,在成年後也經濟獨立
人們總以為富人的小孩從小就被寵壞,其實不一定都是這樣的。曾經有一個孩子,在他13歲的時候,父母就給他買了公寓,每天給他50美元的零用錢,還買各種各樣的玩具。可惜他最後因為打架、偷竊而被學校開除了。
這個孩子的父母有很高的收入,但是他們並不是真正的富人,只是徒具富有的表象。真正的富人會培養他們的孩子成為經濟獨立的人,他們不會孩子想要什麼就買什麼,他們會從小教育孩子節儉。
6、能夠精確瞄準市場機會
為什麼你不富裕?可能是因為你沒有發現到市場中存在的機會。
富人總是在不停的尋找機會——做生意的機會,投資的機會等等。他們投資的時候會花時間與經歷來研究,從而選擇正確的投資方向,持續的增長自己的財富。
7、選擇合適的職業
大多數人都想了解富翁從事什麼職業,但事實上,我們不可能從一個人的職業,來判斷一個人將來能否成為富翁。他前進的方向,也未必就是通向富裕的正確方向。
但是這樣的人,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知道自己喜歡什麼,知道自己的長處和短處,也知道自己擅長什麼。因此他們會在過程中越來越了解自己,選擇適合自己的職業。
這非常重要,當他們做自己擅長的事情,並且熱愛自己的工作,成功便指日可待。而這與每個只想領固定薪水的人,心態上的差距就顯現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