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股市滬指已失去A股「大盤」的意義


【看中國2019年5月31日訊】在中國股市,散戶投資者、媒體口中常常說的「大盤」基本上都是指的上證綜合指數(以下簡稱「滬指」)。在他們眼裡,認為滬指基本能反應A股的走勢,是判斷市場的重要指標。原因可能有:

1.歷史悠久。1991年7月15日起正式發布,是中國第一支證券綜合指數。

2.盤子大。滬指成分股多為金融業、工業等大盤股。截止5月15日,滬指總市值達32萬億元,比深圳成指高11萬億元。

那麼,為何說滬指現在已經無法成為A股的「大盤」?

1.首先,A股分為滬深兩市,滬指僅代表在上交所上市的股票綜合價格走勢,而無法代表在深交所上市的股票。

其次,滬指日成交額已經不如深成指。

自2015年以後開始,滬指的日成交額已經被深成指日成交額超過,並且有擴大的趨勢。5G、晶元等以科技為代表的新經濟已成為當前表現最好的行業,而其中更有實力的公司多是在深交所上市的。

2.A股擴容導致滬指市值增加不少,指數卻無多大變動,嚴重失真。

滬指的計算方式為:

報告期指數=(報告期成份股的總市值/基期)×基期指數

其中,總市值= Σ(股價×發行股數)。

從公示中可以發現,公司的發行股數(即總股本)對滬指的計算有很大的影響:

1)權重股流通股數量少。

滬指國資控股企業佔比較高,權重較大。而為了避免失去控制權的風險,即便在沒有限售股的情況下,國資也會手握可流通股份,不輕易進行交易,導致國資企業上市流通的股數佔比較小,也使得股價易出現劇烈波動,讓滬指有些失真。而從美股中看,其上市公司中並沒有國有企業。

2)新股上市數量遠超退市股數量。

相比海外市場有著完整的退市機制,A股市場退市非常少,基本上只進不出,股票數量越來越多,場內資金被不斷稀釋掉了。

反觀美國股市,近十年新股有2225家,退市股更比新股還多,達到了2276家。基本做到有進有出,注入了新鮮血液的同時,也淘汰了「過時」的企業,保證了指數的質量。

中國股市兩種選擇:

一、推出滬深綜合指數,對國資佔比、限售股進行加權調整權重,完善退市制度

從上述幾個問題來看,A股想要有真正的「大盤」,

首先,需要把滬深兩個交易所的所有上市公司合併起來進行計算,使得指數真正涵蓋整個A股。

其次,需要對國資持股佔比過高、含有限售股的股票進行加權處理,降低其在指數中的權重。

最後,持續完善退市制度,做好A股中的「新陳代謝」工具,把不靠譜的企業剔除出去,從而保證指數整體的健康。

二、現階段,滬深300指數更適合A股投資者

如果上證指數已無法反映市場的真實情況,未來投資者應以哪個指數作為參考?從目前來看,滬深300指數的參考意義更大,因為它基本上解決了滬指的一些「頑疾」。對比滬指,它的優勢在於:

1.成分股質量更優。滬深300指數成分股涵蓋滬深兩市,由滬深A股中規模大、流動性好的最具代表性的300只股票組成。

滬深300指數成交額達滬指的65%,總流通市值接近94%的滬指總流通市值。

從淨利潤看,滬深300里的300只成分股2018年合計淨利潤達30690億元,甚至比滬指1471家上市公司2018年合計淨利潤的30576億還要高。

2.解決了滬指「只進不出」的問題。滬深300指數每年6月和12月將會根據財務數據和交易數據對成分股進行調整,並保持成分股數量維持在300只,從而保持指數的穩定和健康。

3.以流通市值來計算更能反映大多數投資者盈虧的實際情況。

滬深300指數的計算方式為:

報告期指數=(報告期成分股的調整市值/除數)×1000

其中,調整市值= Σ(股價×調整股本數)

從公式中可以發現,滬深300指數的計算方式與滬指的計算方式類似。但與滬指想比,加入了「分級靠檔 」措施,使自由流通股在其A股總股本比例越低,其加權後的股本就越低,影響滬深300指數的變化就越低,反之亦然。可以讓滬深300指數的波動變得更真實。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責任編輯:辛荷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2025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