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士余任職中國證監會主席期間大量發行新股,5月20日,相關股票大跌。(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看中國2019年5月20日訊】(看中國記者文龍綜合報導)中國證監會原主席劉士余主動投案配合中央紀委國家監委調查,或涉及家鄉江蘇的多家銀行短時間快速上市。其在職期間大量發行新股,5月20日,相關股票大跌。
港臺時間5月19日深夜,中國官方發布消息: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理事會主任劉士余涉嫌違紀違法,主動投案,目前正在配合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審查調查。
令輿論更加關注的,是此前劉士余證監會主席的職務。受此消息影響,5月20日,中國股市銀行股早盤集體走弱,蘇農銀行大跌6%,紫金銀行跌4%,無錫銀行、青農商行、張家港行、常熟銀行均跌逾2%。原因就在於江蘇省多家銀行在其任職期間短時間快速上市,這曾在證券行業內引起較大非議。
劉士余擔任中國證監會主席期間,其家鄉江蘇的七家地方城商行(城市商業銀行)、農商行(農村商業銀行)完成發行上市,加上此前的南京銀行,江蘇省內的銀行在中國全部的31家上市銀行中佔比25.8%。
當時,中國證監會在2016年6月17日核准了江蘇銀行的IPO申請,江蘇銀行也成了中國股市的第17家上市銀行。此前,江蘇銀行上市之路已經走了多年時間。而劉士余接任證監會主席差不多4個月後,從成立之初就奔著上市去的江蘇銀行,在等待了8年後終於成功上市。
上市的江蘇銀行有著多種的問題。2009年9月和2010年3月,江蘇銀行先後兩次通過增資擴股的方式,引入戰略投資者,包括江蘇沙鋼集團、三胞集團和蘇寧電器。其間民間的股權轉讓一直不停。其法人股東的複雜性,對於公司治理形成很大挑戰。2009年該行撥備費用在撥備前利潤中的佔比高達25.35%,其中8.66億元用於回購核銷打包不良資產。
與此相關,江蘇銀行在資本金上一直吃緊。為了彌補這一短板,江蘇銀行先後在2008-2009年三次發行較大規模次級債累計40億。這也是江蘇銀行渴求上市的重要動因。
根據中國《財經》雜誌報導,其間複雜利益牽扯,是劉士余最終主動投案的一個重要緣由。
2016年2月20日,原農行董事長劉士余出任中國證監會主席,時任證監會主席肖鋼卸任。在劉士余剛上任時,中國股市受困於股災後期的動盪,彼時人們對劉士余的期望值很高。但是回顧其在任時的表現,這位「救火隊長」恐怕是給中國股民的怒火再添了一把柴。在眾多的緣由當中,最為廣大投資者詬病的就是監管,2017年媒體形容中國證監會的監管成為「喊話式監管」。在2016年,劉士余隔空喊話「害人精」,「我希望資產管理人,不當奢淫無度的土豪,不做興風作浪的妖精,不做坑民害民的害人精。」此後在2017年的「抓大鱷」、「逮鼠打狼」等發言接踵而至,對市場也產生了顯著的影響,人們口中的「喊話式監管」就來源於此。
按照官方規定,想要在中國A股上市的公司,一要滿足中國證監會規定的各種細緻條件,二要通過中國證監會股票發行審核委員會的關卡。這個過程不透明、結果不確定。股票上市後,名義上有機構投資者詢價等市場定價機制,真正管用的卻是中國證監會「定價不超過23倍市盈率」的「窗口指導」。因此,證監會權力之大對資本市場隨時可以產生重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