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據貼現計入銀行貸款是表內融資,即「票據融資」。(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看中國2019年2月22日訊】票據融資,這一冷門的金融概念,因為被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點了名,一下子被輿論關注。李克強在2月20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表示:「降准信號發出後,社會融資總規模上升幅度表面看比較大,但其中主要是票據融資、短期貸款上升比較快,這不僅有可能造成‘套利’和資金‘空轉’等行為,而且可能會帶來新的潛在風險;相關部門要認真分析研究今年以來實體經濟和中小微企業實際貸款的變化情況,要吃准‘問題’,採取有針對性的措施。」
這一引發李克強關注的金融數據怎麼了?
中國央行早前公布的1月金融數據顯示,表內票據融資和表外未貼現銀行承兌匯票分別新增5160億元(人民幣,下同)和3786億元,二者合計佔新增社會融資規模的19.3%,較去年同期上升13.5個百分點。
簡單地說,票據作為一種延期支付的手段,在企業之間流轉,在票據到期前,如果持票企業需要提前獲得票據資金,可以進行「貼現」,即持票人貼付一定利息將票據轉讓給銀行等金融機構,銀行則可以將已貼現未到期票據轉讓給其他銀行,稱為「轉貼現」。
其中,票據貼現計入銀行貸款,是表內融資,即「票據融資」,而未貼現銀行承兌匯票是「表外」業務,統計在社會融資規模中。
在中國央行看來,1月份票據融資顯著增加主要還是支持了實體經濟,中小微企業通過票據融資的成本出現了顯著下降。個別企業通過票據貼現和結構性存款套利,只是短期的,且並非普遍現象,不是票據融資增加的主要原因。
企業如何套利?
銀行業內人士分析指出,企業A用自己的閑置資金500萬去銀行B買了利率為4%的結構性存款產品,然後再用這筆結構性存款做質押開票,只要湊些開票所需的貿易材料,從銀行開出一張500萬銀票,去做貼現,在一月份的時候貼現利率最低為3.3%,對企業A來說,等於支付一筆貼現利息,但取得了結構性存款利息,從而實現了套利。
一位銀行對公業務部相關人士對中國國內媒體透露:「這種一般發生在理財價格與貼現價格出現比較大的差價情況下,年初有段時間就是這種情況。」
「最近結構性存款和保本理財的收益率在走低,而低貼現價格在走高,雖然還可以做,但套利空間已經很小了。」上述銀行人士表示。
對銀行來說,這是一個「兩頭賺」的生意。
「一般來說,企業會選存款的開戶行來做這種票據融資套利,對支行來說,它即完成了理財產品的銷售,又做了筆票據貼現生意,完成了小微企業貸款的指標,自然樂意。」上述人士表示。
中國央行貨幣政策司課題組2月20日晚間強調,企業通過票據貼現進行套利不是普遍現象。從最近幾年的情況看,票據貼現利率絕大部分時間都高於結構性存款利率,不可能進行套利。近期,銀行流動性保持合理充裕,帶動票據貼現利率走低,與結構性存款利差有所縮小,除個別時點外,總體上沒有出現倒掛。
中國央行貨幣政策司課題組在上述文章中稱,近期銀保監會已經加強了對結構性存款的監管,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也對結構性存款利率定價進行了指導,大部分管理規範的銀行也已主動加強內控,調低結構性存款利率,嚴防個別企業的套利行為,下一階段,央行既要防止貨幣條件過緊引發風險,也要防止大水漫灌加劇扭曲和積累風險,對信貸增長過程中可能存在「套利」和資金「空轉」等行為時刻保持警惕,及時採取措施,繼續發揮好貨幣政策的結構優化作用,引導金融機構將貸款投向實體經濟和中小微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