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靈借助廟中泥塑判官為儒生解天理人欲之辨.(圖片來源:維基百科/CC BY-SA/9old9)
天理與人欲之辨乃是過去讀書人的一大命題。一個老年儒生在廟中受到神靈藉助泥塑判官而為他解題。
這個老年儒生本是個品行端正之人。他在寺廟中讀書,由於廟宇很寬敞,來此就讀的人也還不少。但這個儒生性情孤僻,對廟中人一概不聞不問。一天半夜,他因失眠而不困,便在月下散步。忽有一位客人湊近前來閑談。儒生也正好寂寞,便請客人進屋,兩人閑談起來。
客人的談話顯出很有條理,在閑談中,偶爾涉及到一些因果報應的事情。儒生便說:「聖賢做善事,都是沒有主觀目的而做成的。如果懷著主觀目的去做,即使所做的事情合乎「天理」,其用心也就純粹是屬於「人欲」了。所以君子是不去談論「福田」之說的。」
客人對此說道:「先生的話純粹是屬於儒家的言論。然而,用來要求自己是可以的,用來要求別人則是不可以的;用來要求君子還可以,用來要求普天下的人則是斷然行不通。
聖人立教,無非是要人做善事而已。不能做善事的人,就誘導扶持他去做;不肯做善事的人,就用鞭子驅趕迫使他去做。於是也就產生了刑罰和賞賜。
對於能因為追求賞賜而做善事的人,聖人就肯定他是善人,必定不會責怪他為了求賞才做善事;對於能因為害怕刑罰而做善事的人,聖人也承認他是善人,必定不會追究他為了逃刑才做善事。
如果用刑賞手段驅使人們去遵循天理,卻又指責人們喜賞畏刑是「人欲」,邢麼人們遵從刑賞會被說成是不善,不遵從刑賞也會被說成是不善,人們也就手足無措,不知怎麼做了。況且,既然把喜賞畏刑稱為「人欲」而又使用刑賞手段,豈不成了聖人實際上是以「人欲」引導人民,有這個道理嗎?
因為普天之下上智少而凡民多,所以聖人的刑賞其實是在為「中人」以下設教的。佛家的因果,也是在為「中人」以下說法的。佛儒兩家的宗旨雖然不同,但在教人為善這一點上,意思完全一致。
先生拿謀利計功學說,來批駁佛家的因果理論,是要連聖人的刑賞主張一同批駁嗎?先生只見有僧眾誘人佈施錢財,說這就是行善,可以得福,不佈施就是不行善,必定有罪。從而也就對佛教產生懷疑。其實是並沒有瞭解到佛家所說的善惡與儒家沒有區別,所說的善惡報應也與儒家沒有區別。」
儒生似乎還想再說些什麼,進一步申述自己的見解。這時,天已開始發白,於是客人起身要走,儒生執意挽留。客人忽然挺身不動了,儒生仔細一看,原來是寺廟內的一個泥塑判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