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Chris Kleponis - Pool/Getty Images)
【看中國2019年2月8日訊】上星期,美國政府宣布正式啟動程序,退出美蘇在1987年簽訂的中程導彈條約(簡稱「中導條約」)。很多人批評,美國退出這個條約,將重啟美俄間的軍備競賽和冷戰,令世界更加危險。
這種批評最大的盲點,是忽略了自歐巴馬時代起,華府判斷俄國已經開始偷偷違反條約重新開發中程導彈。而一直沒有在條約內的中國,在近二十年更是明目張膽地大舉開發和部署中程導彈。所以在條約下,俄國在偷偷發展中程導彈,中國在量產中程導彈,只有乖乖遵守條約的美國沒有中程導彈。
當年美蘇兩國在東西歐部署了大量中程導彈。美蘇一旦爆發戰爭,這些導彈足以令歐洲變成火海。中導條約,確有保障歐洲安全的效用。美國現在退出條約,大可在歐洲重新部署中程導彈,阻嚇俄國偷偷發展的導彈,直到兩國達成新協議。
在印太區,中國原本沒有可靠的中程導彈技術,所以美國在中導條約下撤走區內中程導彈,並無大礙。但自1990年代後,中國通過購入俄國技術加速發展中程導彈,並大肆宣揚它的東風21D和26導彈。這些導彈,據稱可以部署在中國內陸的流動發射器內,有足夠射程打擊西太平洋區內的美國航母和關島等美軍基地。若美中一旦在區內發生衝突,美國的短程導彈無法攻擊到中國內陸的中程導彈發射器,美國本土發射的長程導彈,在未達到目的前,可能已被解放軍偵測到,有足夠時間讓內陸流動發射器逃遁。所以在中導條約之下,美軍在印太區內已成中國導彈的活靶。
美方決志要扭轉這個在印太區內相對於中國的劣勢,一早已經露端倪。去年一月,美國發布最新的《美國國防戰略》報告,開宗明義將中俄、特別是中國視為美國的戰略競爭對手,主張大力提升美方軍力抗衡中國。
在更早的2017年秋,美國海軍和海軍陸戰隊聯合發表了《敵對環境中的近岸行動》報告書。這個近岸作戰概念,源自歐巴馬時代後期,被指是針對中國在西太平洋擴張而產生。
冷戰結束後,美國航母乃是全球公海的獨霸力量。但中國成功開發「航母殺手」中程導彈改變了這個現狀。發展近岸作戰能力就是讓美國海軍與海軍陸戰隊在一旦爆發衝突時迅速協調行動,以小型艦艇和登岸部隊進攻由敵國控制的島嶼和海岸線,將部署在那裡導引航母殺手的雷達清除,讓美軍航母得以穩妥地開入衝突地區參戰。美方更開始發展隱形近岸戰鬥艦和能截擊反艦導彈的防禦系統。美國軍工界,已為可能爆發的美中戰爭積極準備。
但這些發展,還只屬被動和防禦性的。在美國無法於印太區內部署中程導彈的前提下,美國仍無法在衝突爆發時反守為攻,先發制人。現在美國退出中導條約,美國又可在印太區基地部署能抵中國內陸的中程導彈,美國才可與中國在區內的軍事平衡中,重獲優勢。
在新年時講這與戰爭有關的事情,好像很不適合。但美國重新鞏固印太區軍事優勢之後,北京在研判是否攻臺或攻擊在南海的美方戰艦時,會多了很多顧忌,減少了他們發動戰爭的機會。從這角度看,美國退出中導協議,反而促進了亞洲的太平。這可說是美國送給亞洲人民的新年大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