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唐國君李煜被後世譽為「千古詞聖」。(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李煜(937年~978年),史稱李後主,五代十國時南唐國君,彭城(今江蘇徐州)人。李煜原名從嘉,字重光,號鐘山隱士、鐘峰隱者、白蓮居士、蓮峰居士等。他是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於宋建隆二年(961年)繼位,開寳八年(975年),國破降宋。被俘至汴京之後,被封為右千牛衛上將軍、違命侯。後為宋太宗用牽機藥毒殺。李煜雖不懂治國之道,但其藝術才華卻蓋世無雙。精書法,善繪畫,通音律,詩和文都有很高的造詣,尤以他的詞作成就最高,是中國歷史上首屈一指的詞人。千古傑作《虞美人》、《浪淘沙》、《烏夜啼》等詞寫得出神入化,被譽為「千古詞聖」和「千古詞帝」。
李煜之詞一個最顯著的特點就是「真」。他的詞一任真情的流露,很少有理性的節制。滅國之前他主要寫宮廷享樂生活的感悟;亡國之後主要寫亡國之痛,血淚之情。他的詞不論前期還是後期,均為其生命精神之貫注,均是其內心精神世界的真實流露。情之所至,發而為詞,如花之香,如光之影,所以能真切自然,不假思索、巧飾,與單純用語樸素之作,其境界自然大不相同。李煜的詞,其最大魅力之處便是用情的真切。他的詞能融真情於內而不加雕飾,能拋棄俗事而突顯本心。
在《漁隱叢話前集・西清詩話》中,宋太祖征服南唐統一中國後曾感嘆:「李煜若以作詩詞工夫治國家,豈為吾所俘也!」由此可見他的詩詞功力之深厚。李煜之詞擺脫了《花間集》的浮靡,他的詞不假雕飾,語言明快,形象生動,性格鮮明,用情真摯,亡國之後的作品更是題材廣闊,含意深沉,超過晚唐五代的詞,不但成為宋初婉約派詞的開山,也為後來的豪放派打下了基礎,在中國文學史上無愧於「詞聖」的稱號。
仁孝厚道受人喜愛 屈尊甘為北宋屬國
李煜為人仁孝,長相奇特,豐額駢齒(牙齒重疊),一目重瞳子(即目有雙瞳,表現為瞳仁中部的上下粘連,一個眼睛裡有兩個瞳孔,宛如一個橫臥的「8」字)。按照面相學的說法,他有富貴之相。難得他為人厚道,倍受別人喜愛。所以排行第六的他在5位哥哥早逝後從吳王做到太子,乃至一國之君。
唐朝末年,廬州刺史楊行密佔據以揚州為中心的江淮一帶,建立吳國。楊行密死後,政權落在大將徐溫之手。徐溫死於公元927年。公元937年,徐溫養子徐知誥廢吳主楊溥以自立,即皇帝位於金陵,定國號為唐,建元升元。史稱「南唐」。徐知誥自稱是李唐子孫,升元三年,複姓李,改名昪。李煜是南唐烈祖李昪的孫子。李昪死於公元943年,其子李璟即位,改元保大,是為「南唐中主」。李璟死於公元961年,李煜繼承君位,史稱「南唐後主」。
公元959年,南唐皇太子李弘冀在毒死其叔父李景遂之後不久亦死。南唐國君李璟欲立排行第六的李煜為太子,鍾謨諫說「從嘉德輕志懦,又酷信釋氏,非人主才。從善果敢凝重,宜為嗣。」李璟聽後大怒,將鍾謨貶為國子司業,流放到饒州。封李煜為吳王、尚書令、知政事,令其住在東宮,就近學習處理政事。
建隆二年(961年),李璟遷南都(今江西南昌),立李從嘉為太子,留監國。李璟死後,25歲的李從嘉在金陵即位,改名煜。史稱李後主。立母鍾氏為聖尊後,以鍾氏父名泰章故也,妻周氏為國後。遣戶部尚書馮謐給北宋貢去了金器2000兩、銀器20000兩、紗羅繒彩3萬匹。此時南唐已成為宋朝的屬國。
李煜繼位後,以喪歸金陵,8月,遣使入朝,向宋太祖趙匡胤請願復李璟帝號,宋太祖趙匡胤許之。李煜親自將李璟靈柩從洪州(今江西南昌)迎回金陵。在國運衰敗、財力空乏的動亂年代,李煜勉強為李璟建造了「順陵」於欽陵(李昪陵)之西側(今南京江寧祖堂山)。謚曰明道崇德文宣孝皇帝,廟號元宗。同時,復南唐國都於金陵。
治國無方積貧積弱 肉袒出降家破國亡
李煜可謂是生不逢時,輪到他當皇帝之時,國庫已經枯竭,因為其父李璟屢興干戈,還要不停地向後周上貢,國力日衰。不堪重負的李煜在乾德二年(964年),不得已以發行鐵錢來救急。早在他父親李璟年代鍾謨曾請鑄大錢,以一當十,後韓熙載(韓熙載拜戶部侍郎,充鑄錢使。後升任兵部尚書,勤政殿學士承旨)又鑄鐵錢,以一當二。
同時還要巧立名目收稅來增加收入,發展到後來,連民間鵝生雙蛋、柳條結絮都要抽稅,真是窮到了極點。南唐軍隊在多次戰爭中精銳盡失,剩下的大多疲憊不堪,士氣低落。作為戰略緩衝之地的江北14州已經失去,一旦北宋軍隊渡過長江,就可以長驅直入南唐都城,南唐再也無險可依。
但是,此時的李煜在江南依然悠閑度日,全然不顧軍國大事。一次,司門郎中蕭儼入宮奏事,李煜正與寵幸的侍從下棋,無心聽他說話。蕭儼上前說:「請陛下收起棋局!」李煜心在棋局,沒有反應。蕭儼奪過棋盤摜在地上。李煜驚愕,想不到蕭儼如此大膽,斥責道:「你想學魏徵嗎?」蕭儼回答:「臣不是魏徵,陛下也不是唐太宗。」李煜想想,這事是自己的錯,命左右收起棋局。開寳元年(968年)11月,李煜納小周后為皇后,小周后就是昭惠皇后(大周后)的妹妹,長得非常美麗漂亮,先前已得幸於李煜。
此時的趙匡胤統一全國的步伐越來越緊。開寳四年(971年)11月,李煜派遣其弟鄭王李從善(此時封鄭王)去北宋進貢。於是始去唐號,改印文為「江南國主印」,賜詔乞呼名,從之。開寳七年(974年),趙匡胤兩次遣使讓李煜到東京(開封)面聖,但李煜均稱病不去。趙匡胤以出兵相要挾,李煜也毫不畏懼,甚至慷慨地表示要「親督士卒,背城一戰,以存社稷。」即使戰敗,也要「聚室而焚,終不做他國之鬼。」趙匡胤聽了不怒反笑:「此措大兒語,徒有其口,必無其志。」同年10月,宋軍突破長江天險,不久就兵臨南唐都城金陵(今南京)城下。
開寳八年(975年)12月,後周大將曹彬(原後周外戚,後入宋)攻陷金陵。得南唐州19個,縣108個,655065戶,群臣皆稱賀。李煜本來在宮中堆好了柴草,準備自焚殉國,但到最後一刻卻放棄了,隨著大臣肉袒出降。開寳九年(976年)正月,李煜及其子弟、官屬一行45人被帶到了汴京(今河南開封)。宋太祖趙匡胤在御明德門見李煜於樓下,不用獻俘儀。大赦,減死罪一等。因其李煜曾守城相拒,封「違命侯」,拜左千牛衛將軍。
李煜被俘之後,離開金陵(今南京)時,有《渡中江望石城泣下》詩:「江南江北舊家鄉,三十年來夢一場。吳苑宮闈今冷落,廣陵臺殿已荒涼。雲籠遠岫愁千片,雨打歸舟淚萬行。凡弟四人三百口,不堪閑坐細思量。」李煜從入宋到被宋太宗趙光義毒死,跨4個年頭,實為2年零7個月。李煜無力自強,只能卑躬屈節,稱臣納貢,以求苟安,但是依舊不能如願,可謂悲矣。所以他雖然在位14年,但是沒有自己的年號。
國仇家恨淒涼悲壯 真情成就千古名作
李煜才華橫溢,工書善畫,能詩擅詞,通音曉律,是被後人千古傳誦的一代詞人。他本無心爭權奪利,一心嚮往歸隱生活,登上王位完全是個意外。他痛恨自己生在帝王家。
976年,宋太祖暴死,弟趙光義繼位為宋太宗,改封李煜為隴西郡公。嘗與金陵舊宮人書寫:「此中日夕,以淚珠洗面。」宋人筆記上說趙光義多次強暴小周后,李煜在痛苦鬱悶中,寫下《望江南》、《子夜歌》、《虞美人》等名曲。尤其是《虞美人》一詞寫得如泣如訴,堪稱千古名作: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李煜之詞的風格可以以975年國破被俘前後分為兩個時期。李煜亡國前的詞反映豪華富麗、風流浪漫的宮廷生活,多溫馨綺麗之作,仍然呈現「花間詞」氣息。內容大多是是描寫富麗堂皇的宮廷生活和風花雪月的男女情事,如《菩薩蠻》:
花明月暗飛輕霧,今宵好向郎邊去。剗襪下香階,手提金縷鞋。
畫堂南畔見,一晌偎人顫。奴為出來難,教郎恣意憐。
李煜亡國之後,晚年的詞主要寫家國之恨,拓展了詞的題材,感慨既深,詞益悲壯。李煜詞最大特色,是自然真率,醇厚率真,情感真摯。喜用白描手法,通俗生動,語言精煉而明淨洗練,接近口語,與「花間詞」縷金刻翠,堆砌華麗詞藻的作風迥然不同。
李煜後期的詞由於生活的巨變,以一首首泣盡以血的絕唱,使亡國之君成為千古詞聖。這些後期詞作,淒涼悲壯,意境深遠,為詞史上承前啟後的大宗師。至於其語句的清麗,音韻的和諧,更是空前絕後。例如:
《破陣子》:
四十年來家國,三千里地山河。鳳閣龍樓連霄漢,玉樹瓊枝作煙蘿。幾曾識干戈?
一旦歸為臣虜,沉腰潘鬢消磨。最是倉皇辭廟日,教坊猶奏別離歌。垂淚對宮娥。
《浪淘沙令》: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太平興國三年(978年),徐鉉奉宋太宗之命前去探視李煜,李煜對徐鉉嘆息:「當初我錯殺潘佑、李平,悔之不已!」。徐鉉退而告之,宋太宗聞之大怒。據宋代王銍的《默記》記載,李煜最後因寫「故國不堪回首」「一江春水向東流」之詞而被宋太宗用牽機藥毒殺(牽機藥或說是中藥馬錢子,服後破壞中樞神經系統,全身抽搐,頭腳縮在一起,死狀極痛苦)。李煜死後,追封吳王,葬洛陽北邙山,小周后悲痛欲絕,不久也隨之而死。
李煜「生於深宮之中,長於婦人之手」,「性寬恕,威令不素著」(性格比較寬容敦恕,不輕易頒布嚴令峻法),好生戒殺,他死後,江南人聞之,「皆巷哭為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