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飲食口號為:「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求精求細:飲食折射出品德與精神
清代的朱柏廬寫下過一篇著名的《朱子治家格言》,其中論述到飲食的名言有兩處: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這句話為大家熟知;另一處是「器具質而潔,瓦缶勝金玉;飯食約而精,園蔬愈珍饈」。餐具只要樸實整潔,瓦盆磁碟也比金杯玉盞好;飯菜只要簡約精細,青菜豆腐好過魚翅燕窩。反對奢華,求精求細,這種簡約而精當的飲食精神,一直為我們數千年來所秉承傳揚。
《論語》記載了孔子的飲食口號:「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做飯用的糧食不怕舂的精良,肉和菜不怕切的精細。求精求細,既是對烹飪的一種要求,也是儒家居敬行簡的一貫精神。
在我們的傳統文化中,歷來反對飲宴無度與奢靡浪費。商紂王酒池肉林,隨之國亡身死;晉代王愷家裡洗鍋子用飴糖水,石崇命令他家廚房用蠟燭當柴火燒,兩人都下場可悲。春秋五霸之首的齊桓公嘗遍人間美味,想嘗嘗嬰兒的肉是甚麼味道,他的廚師易牙就把自己的孩子蒸熟獻給齊桓公,由此得寵,但齊桓公也最終命喪易牙之手。所以宋代歐陽修總結得最好:「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富貴不淫方為大丈夫。
所以,孔子常常教導弟子們不要去追求飽食終日、無所事事的生活,而應該能接受一種簡樸平凡的飲食觀。「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把主要的精力用在對於人生大道的不懈追求上面,從而成就自己的聖賢品格。孔子諄諄教誨他的弟子們「飯蔬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與我如浮雲。」
從吃看懂一個人
對於家境貧寒、簞食瓢飲、居住陋巷、好學不倦的弟子顏回,孔子大加稱讚:「賢哉回也!」意即顏回的品質是多麼高尚呀!從吃的問題上看出人的品質,孔子大概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人。
孔子周遊列國的途中,受到一次「絕糧七日」的困窘。《史記》記載:在陳絕糧,從者病,莫能興。子路慍見曰:「君子亦有窮乎?」子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孔子在陳國斷了糧,跟隨的人都餓病了,不能起身。子路憤憤不平地見孔子說:「難道君子也有窮困的時候嗎?」孔子說:「君子安守窮困,小人窮困便會胡作非為。」依然弦歌不輟。聖人的情懷,竟是如此的高遠!
所以,孔子曾經總結出一句名言:「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君子離開仁德,怎能配得上君子之名?君子連吃一頓飯的工夫也不違背仁德,急遽緊迫之時一定要這樣,顛沛流離之際一定要這樣。吃飯也能看出一個人的道德追求。
隨著烹飪技藝的不斷發展,美食也成為許多人藝術實踐與追求的對象,他們的不斷參與,同時又大大豐富和促進了沒事的發展。東坡肘子、宋嫂魚羹……李笠翁在《閒情偶寄》中單獨寫了一章《飲饌》,袁枚列出了長長的《隨園食單》。美食融入了藝術,便包裹上了厚重的文化。
吃與不吃:面對慾望學會拒絕
美食當前,美酒在杯,美人在側,誘惑在前,有幾人能拒絕慾望的誘惑?追隨慾望,就是凡人;拒絕慾望,就是君子。
孔子在吃的問題上鮮有論述,到是他的弟子們從老夫子的日常起居飲食中總結出他老人家長壽的規律。在《論語》一書中,「食」字也出現41次,其中30次都作「吃」來解釋,但是其中大多都是在說「不食」,《論語・鄉黨》一篇中,竟重迭了十五個「不食」:食饐而餲,魚餒而肉敗,不食。色惡,不食。臭惡,不食。失飪,不食。不時,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醬,不食。肉雖多,不使食勝氣。唯酒無量,不及亂。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祭於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食不言,寢不語。
敢於對面前的美食說不,是孔老夫子的高明之處。他提出「肉雖多,不使勝食氣」、「不多食」、「食無求飽」、「唯酒無量、不及亂」「疏食菜羹」等一系列養生主張。
「肉雖多,不使食勝氣」意為:面前的肉雖然很多,但不要吃的比主食還多。與孔子同時代的老子也講「五味令人口爽」,豐腴的美食使人口味敗壞,甚至會不辨香臭。應當說,孔子的這一思想觀念完全符合現代營養科學及平衡膳食的要求。只有主輔食品搭配合理,才能充分吸收動物食品中的營養成分,使人得到合理的養分,有利於新陳代謝和健康長壽。
不僅如此,孔子還強調飲食的衛生及環境問題,這在當時尤為難得。「色惡,不食。」意思是說,食物的顏色變壞了,不吃。「臭惡,不食。」色味不好,不吃。「失飪,不食。」烹飪當有度、有節,否則不吃。「不時,不食。」如果不是進餐時間,就不吃。「割不正,不食」,在宰殺豬、羊時割肉不合常度,是失禮的,食物形態也被弄壞了,所以不吃。「唯酒無量,不及亂。」意思是只有酒沒有限制,但以不醉為度。「沽酒、市脯不食。」市上買來的酒和熟肉熟菜,往往不清潔衛生,都不能吃。不撒薑食,不多食。」即每餐必須有薑,但也不多吃。因為薑味辛,可祛濕解毒,食前吃一點有益於健康和飲食。講究飲食衛生,才能杜絕疾病和意外,才能保身惜命。
孔子的審慎在生病時依然警覺,有人送給他治病的藥,他面對這種新特效藥,說「丘未達,不敢嘗」,我沒弄明白這藥的藥性,不敢亂吃。有些人生病四處亂求醫、亂用藥,最終越來越厲害,不是藥吃少了,而是吃多了。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