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大革命時期紅衛兵砸毀佛像。(圖片來源:網路圖片)
佛教於漢朝傳入中國,兩千多年來在中原大地上普及,許多名山大川中都隱藏著佛寺或佛像,佛像莊嚴神聖,展現中華藝術之極致,不過其中渾然天成的「肉身菩薩」,最令人稱奇。可惜的是,不少肉身菩薩於文化大革命時,遭紅衛兵毀壞,據傳惠能禪師的肉身遭砸破時,內臟骨頭竟完好不腐。
在佛教及道教中,修行到一定境界,高僧大德成就者在圓寂之後,便有可能出現肉身不腐的現象。其肉身在沒有外力介入下,身體經過多年不但未見腐朽潰爛,而且就像人生前的模樣,甚至會呈現金光色。
佛教將肉身不壞的軀體稱為「全身舍利」,道教則稱為「仙蛻」。出現肉身不壞的情況,並非一般修為能夠達到,因此肉身不壞的修行者被尊稱為「肉身菩薩」。
惠能禪師的真身,供奉於廣東韶關南華寺中。(看中國合成圖,圖片來源: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中國佛教中,以禪宗及九華山中出現較多肉身不腐的高僧。禪宗主張即身成佛,六祖惠能便是中國佛教史上第一個肉身不腐的高僧;在九華山則是有缸葬傳統,僧人圓寂後,葬入大缸中,不腐化者則作為肉身菩薩供奉。
九華山為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圖片來源: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位於中國安徽省的九華山為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歷代高僧輩出。從唐朝至今,至少自然形成了14尊肉身,但在文革被焚燬了5尊。這些肉身菩薩身上塗滿金粉,呈盤坐狀,受到廣大信眾的參拜。
九華山一年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夏雨集中,空氣相對潮濕,即使是晾衣服都要不停翻晒,住宅的木桌和牆壁木柱也經常會發霉,甚至長出木蘑菇。這些肉身菩薩存放的坐缸,卻是放在室外任風吹雨打三年,肉身也不會腐壞,實在不可思議。
據說高僧在圓寂前,多知其大限來臨,十天半月滴水不沾,加上平日裡不吃葷腥,體內的脂肪和水分相對較少,也有人說是因為長時間的坐禪,致使體內脈絡通順,這些都是能保證圓寂之後不腐的重要原因。
九華山肉身寺。(圖片來源: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為什麼九華山的肉身菩薩這麼多?九華山的高僧圓寂之後,都會將遺體保存一段時期,最短七天,最長放到三年,看能否成為真身。其裝殮方式也很特別,將高僧盤坐於特製的陶缸中,塞滿木炭到頸部,頭部附近放置石灰包,合上缸蓋再塗以黃泥密封,置陰涼通風處存放。若是遺體散發異味,就將陶缸底部的發火孔掏開,引燃木炭火化。無異味則3年後開缸,形成肉身後就會塗上金漆,進一步保證肉身與空氣隔絕。
雖說看似金漆可保護肉身,但百歲宮明代無暇肉身菩薩,在文革中被埋入地窖10餘年,肉身有近10年金漆脫落,肉體直接接觸空氣,但仍然保持了肉身不腐。這尊肉身,從其圓寂算起,至今近400年了,實在是不可思議。
九華山的肉身殿,殿內藏有金地藏的肉身舍利。(圖片來源: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外在的客觀因素固然有理,其實以佛教觀點來說,嚴謹的修持才是肉身不腐的主要原因。《金梵明經》載:「舍利者,是戒定慧之所熏修,甚難可得,最上福田」。修行者經過「戒、定、慧」修去妄念與執著,最後達到內心清淨,行為高尚,他們的身體機能無形之中也跟著發生了變化,顯現潛能,圓寂之後才能出現「全身舍利」的現象。
肉身菩薩的形成之謎,你是怎麼看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