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蘭總理和習近平(Andy Wong - Pool/Getty Images)
【看中國2019年1月18日訊】2019年新年一開始,中共和習近平就面臨第一個嚴重挑戰,這個挑戰來自經濟方面。美中貿易戰開打至今,中國經濟衰退速度超過預期,國內生產總值增速衰減。據美國財經新聞網站CNBC報導,星展集團首席經濟學家貝格(Taimur Baig)表示,中國目前GDP成長可能已跌破6%,另據「華爾街日報」分析,美國總統川普發動的的貿易攻勢,對以出口為導向的中國製造業衝擊尤大,企業新訂單減少,迫使工廠減產並延遲投資與聘雇決定。儘管中國這幾年來一直想轉型,讓經濟減少仰賴製造業,改由內需型的服務業主導,但製造業至今仍佔經濟產出近3分之1的比率,因此,製造業的衰退,實際上代表著中國經濟開始進入衰退期。
面對已經不可避免的經濟衰退,中共準備採取什麼樣的「拼經濟」的手段呢?我們看到了兩套不同的劇本,而更耐人尋味的是,這兩套劇本採取的,卻是完全不同的思路。
第一套劇本是所謂「習近平經濟學」的核心內容,那就是「大撒幣」以往,大撒幣是習近平在全球擴展中國影響力的利器,錢是向外撒出的;如今,為了挽救下滑的經濟發展,習近平準備把大撒幣的方向轉向國內,但是錢花到哪裡去才是問題,而習近平的做法堪稱「走老路」的典型,那就是,重啟大規模基礎設施建設。近日有消息傳出,中國政府為快速提振國內經濟,在短短1個月內就批准高達9300億元人民幣規模的基礎建設投資項目。除此之外,就是繼續大力扶持國有企業。數據顯示,截至去年11月,過去3年來民營企業的固定資產投資成長18%,達到5.5兆美元;不過國營企業成長率高達36%,已經達到3.2兆美元,顯示在爭奪如貸款等經營資產方面,國企正逐漸排擠民企。
而另一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對外宣示的,卻完全是另一套主張。新年前後,李克強在不同的場合,都大力強調要保護好民營企業,一再呼籲解決民營企業融資難的問題,一再呼籲要擴大民營企業的市場准入,切實保障民營企業與國有企業的公平競爭。此外,他力推的不是擴大投資,而是讓利於民,希望通過大減稅的方式,讓民間經濟能夠恢復活力,有更多的資金用於擴大生產。日前李克強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宣稱要針對中小企業進行「史上最大規模減稅」,削減稅負2000億人民幣,當然,大減稅將導致政府收入銳減,所以,李克強同時喊話,稱要牢固樹立過「緊日子」的思想。
即使經濟學的門外漢都可以看得出來,對於2019年即將發生的中國經濟的嚴重衰退前景,習近平和李克強採取的是完全不同的路數這裡就會出現兩個問題:第一,兩條不同路線,最終哪一個會獲得更大的支持這決定了習近平和李克強兩人在黨內的政治聲望,會影響到習近平的統治權威?第二,在一片擁護習核心的聲浪中,李克強卻越來越敢於公開表達與習近平不同的經濟主張,這背後又代表著什麼?
我歷來主張,中國沒有純粹的經濟政策這件事,經濟政策是與政治發展緊密結合在一起的。而2019年帶來的經濟衰退和相應的對策,會導致中國政治發生什麼樣的化學反應,這恐怕會是2019年關於中國的最大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