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法學專家建議撤掉創業板。(圖片來源:Hanna/Adobe stock)
【看中國2018年12月1日訊】股市29日又是大跌,尤其以創業板跌的慘烈,其實中午的時候,股市還是紅的,下午卻突然風雲突變,主要就是跟中證報的一篇文章有關,有法學專家建議應盡快明確科創板與中小板、創業板、新三板的邊界。目前這三個板塊都有科技類企業,應利用設立科創板機會,將多層次資本市場做較大調整和改革。最重要的一條,他建議撤掉創業板,保留三大板塊,即主板、中小板和科創板,將有科技含量和科技專利的創業板企業劃入科創板,非科技類創業板企業納入中小板,從而降低科創板對於市場的衝擊度,起到穩定股市的作用。
這個消息,在股市上持續發酵,由於是中證報發出來的,所以搞的是人心惶惶,不過今天一早,我們在中證報的網站上已經找不到這條專訪了,只有其他媒體的轉載。雖然我們一直主張做全市場配置,但中小創的倉位大家也都不輕,這莫非真的說撤就撤掉了?
這個建議有點拍腦袋了,很顯然是相當不靠譜的,主要有這麼幾點。
首先,科創板目前自己的邊界還沒找到,我們尚且還沒有一個制度設計,到底什麼樣的企業符合科創板,這個現在自己還不清楚,那麼你怎麼去調整跟創業板和新三板的邊界問題。
其次,科創板如果不加門檻,那麼他就會去擠壓主板,中小板甚至是創業板的生存空間,你無論怎麼調整也很難規劃他的邊界,只能任其發展,比如美國的納斯達克,蘋果,微軟,谷歌,亞馬遜,因特爾,Facebook,聽聽這幾家公司的名號你就知道了,他們都已經成為了巨無霸,甚至體量比標普和道瓊斯上的公司大的多,這是自然生長的結果,所以如果科創板成為中國納斯達克,一定會有巨頭誕生。所以,如果不加門檻,撤不撤掉創業板一點意義都沒有,他搶的是整個股市的生意。你總不能把現有的股市全都關掉。
第三,科創板如果加上門檻,比如坊間傳言的50萬資金門檻,那麼科創板就會向下擠壓新三板空間,其實現在根本上來說,最不成功的恰恰是新三板,這幾年由於上市門檻過低,新三板幾乎成了垃圾堆,幾年時間發了上萬家公司上來,現在慶幸的是,得虧投資者的門檻設的足夠高,主要都是機構投資者為主導,這些人有辨別能力和調研能力,所以才沒有釀成慘案。否則真正沒辦法收場的其實是新三板。
所以,我們看到賊吃肉一定得想到賊挨打,光看到納斯達克孕育了偉大的公司,但你知道納斯達克每年退市多少家公司嗎?最近幾年來,納斯達克退市的股票,比上市的還要多,很多公司甚至退市之後還要破產。這就意味著,納斯達克這些公司的投資者會血本無歸。所以,如果科創板不加門檻,還註冊制上市,那麼以後這種風險,誰來承擔?
虧損的企業上市,和盈利的企業上市本質完全不同,虧損的企業是時間的敵人,而盈利的企業是時間的朋友,一旦大量虧損的企業上市,他們看起了很有可能成功,但未必真正的成功。舉個例子,2009年前後,開心網很成功,風靡全國,2年後就衰落了,2011年人人網很成功,號稱中國Facebook。美國融資7.4億美元上市,現如今2000萬美元賤賣。
其他領域也是如此,當年噹噹網號稱中國亞馬遜,庫巴網剛做的時候,規模在京東之上。這種例子不勝枚舉,當紅獨角獸,市值巨大,前景光明,資本湧入,但是往往很快就落寞了。甚至一地雞毛。科技企業的週期太快了,這要無節制的開放上市融資,那最後,可能比P2P還酸爽。你指著交易所審核,指著散戶分辨根本不現實。假如早兩年就有科創板,那麼一定會有一大堆P2P和炒幣的公司上市,現在他們也就都該跑路了。這個雷誰去背呢?
大膽猜一下,科創板會介於創業板和新三板之間,主要替代新三板的作用,上市門檻提高一些,而投資者門檻降低一些。主要還是會讓大戶和機構投資者參與,不會放普通散戶入場,起碼早期不會,因為科技這個東西,真不是誰能說的好的,你覺得10億美元的公司就不會倒閉嗎?也許他3年都挺不過去,比如現在還有多少人記得土豆網,8年以前,這可是當年視頻行業排名第二的公司。
所以,給科創板單設一個區域,不同的規則,讓他自己先試點,少量投資者參與,一定的流動性支持,這個可能性更大一些,上來就直接去衝擊主板,這不現實,更不要說撤掉創業板了,完全就不是一個制度,你怎麼把科創板和創業板的某些企業合併,那樣只會劣幣驅逐良幣,本來創業板好好的也會被帶歪了。
綜合來看,科技創新這個事,我們應該在有條件有限制的情況下全力支持,這才是經濟的未來,但是在支持的時候,應該充分考慮到股市上普通投資者缺乏必要的風險教育,畢竟一個公司上市幾年就倒閉這種事,我們還是不習慣的。而一將功成萬骨枯,恰恰是科技行業的特色所在。科技行業的成功,不是誰能計畫出來的。所以一定要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