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人再談理想了(Pixabay)
【看中國2018年8月24日訊】調查顯示,70後平均在工作的第6.39年後購買一套房,80後為5.3年,而90後進度最快,為3.43年。76.0%的人認為,租房給他們帶來強烈的漂泊感。同時,認為租房將成主流選擇的人為47.6%;29.8%的人堅決不認可這樣的判斷。
房租這麼高,大城市的房租漲的這麼快,年輕人更加想買房。重慶晨報曾經有一次調查,民眾評出心目中三大扭曲購房觀:「以是否有房、房子大小等標準判斷一個人是否成功」、「房子成婚姻重要基礎」、「父母給首付被視為理所當然」。甚至不少被調查者都提及,現在身邊的好友見面就喜歡聊房子,沒有人再去談什麼理想了。
對於這種扭曲心理,馬上有專家站出來說是源自於年輕人的攀比心理。說很多80後、90後們從小一直受到的教育就是比身高、比成績、比是否讀名校……「把別人比下去」這種觀念又讓一些年輕人形成了攀比房子的壞習慣。「磚家」可謂「站著說話不腰疼」,面對高房價,年輕人可謂內外交困。他們一畢業就直接面臨娶妻生子,被迫馬上跨入中年人的行列,不得不為了柴米油鹽精打細算。因為給女朋友和妻子安全感又是他們的責任,所以他們迫在眉睫的夢想就是擁有一套住房,讓自己不再恐懼,讓繁衍後代得以順利進行。他們不得不告別精神世界,讓它荒蕪,他們物質、世故是因為他們別無選擇!
又有人說,美國的年輕人怎麼可以選擇結婚後再買房,我們怎麼就不可以?這是因為美國人不管是婚前買房還是婚後買房,對生活質量沒有什麼大的影響。而在中國就不一樣了,不少剛畢業的年輕人也並不認為房子是必需品,租房子同樣可以生活的快樂,但隨著對當下社會的深入瞭解,你會發現,你提高生活水準的每個環節,都和房子息息相關,如果結婚之後的小夫妻只做丁克一族還好說,一旦想要孩子,那麼,子女的受教育權利幾乎和戶籍、房產綁定,戶口、生育、購車、入學...至少在一線城市,這些都是處處需要你有房子好辦事,沒房子折騰的心力憔悴。
又有人會說,沒有戶籍、房產也能上學。是的,能上,但那是為有錢人準備的,學費昂貴的私立學校,白領夫妻恐怕不吃不喝把工資全交了,也未必湊得上學費。如果想改變人們對房子的觀念,應該先消除無房者與有房者在辦理一切公共事務方面的差別,使其享受完全平等的權力,否則,你憑什麼職責年輕人唯房是圖?
這些讓多少年輕人還沒結婚,卻已經開始對婚姻充滿了恐懼。在當下你可以不年輕,你可以不完整,你甚至可以對不起市容,甚至思想猥瑣,但你不能沒有住房,不然你就沒有愛情,即使有,也沒有婚姻。
高房價不但讓那些窮小子恐懼,還讓談婚論嫁的女孩子失去了安全感。她們可以沒有感情,可以跨越代溝,甚至不論人品,但不能沒有住房。她們的父母可以裸婚,她們卻要一套房子給她們安全。過去,女性如果選擇嫁給住房,那是絕對上不了台面的事。現在,卻可以公開表明,而且還有相當的市場。如今學富五車,目不識丁都在同一個起跑線上。有頭腦不如有一個好父母,有知識不如有一間破房子。
在「錢多就是硬道理」代替「發展就是硬道理」的時候,男人們把在城市中獲得房子作為幸福的標準,女人們把自己能嫁給一個有房子的人作為幸福;富人們把能用錢買到漂亮的女人作為幸福,窮人們則把能賺到適足的錢作為幸福,於是,所謂的情愛,所謂的道德,都在紙醉金迷中通通拋諸腦後。高房價下沒有愛情,只有物質。高房價下沒有幸福,只有利用。你有房子,我有美貌,我們就有了`愛情;你年輕,我有錢,我們就有了共同的理想。達爾文的進化論,高房價給了很好的註腳。只是,這樣進化下去,我們會不會又回到動物的本性。
房子的巨大壓力讓他們害怕銀行漲息,擔心生病,失業,因此不敢消費、不敢讀書學習、不敢看病、不敢旅遊、不敢聽音樂會、不敢打昂貴的電話跟朋友溝通,甚至不敢買零食。月供讓他們承受著「一天不工作,就會被世界拋棄」的精神壓力。更可怕的是,當前的高房價正無情摧垮年輕一代的理想。擁有一套房子,成了大多數中國人的終極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