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發現鬼月一到,各地寺廟都開始要舉行大型的民俗祭祀活動了。(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甚麼?小編現在才發現,所謂的黃曆七月並不是陰邪又恐怖的鬼月,而是吉祥月啊。看來「鬼月」騙了人們600多年,而且這還是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的詭計造成的。只是,又有研究者表示,此乃沒有根據之說。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朱元璋的詭計生出鬼月?
根據民俗專家顏榮豐考證了多本古籍後,赫然發現在明太祖之前,民間並沒有出現「七月的不祥之兆」的記載。換言之,在明太祖朱元璋的時候,這世界上才出現了七月等於鬼月的說法。看來,台灣社會上流傳數百年的民間習俗,非常有可能是因應朱元璋的「詭計」而生的。
民俗專家顏榮豐表示,《黃紹年氏》記載了元末明初之際,被朱元璋讚為「吾之子房」的軍師劉伯溫獻上絕妙計策:派遣人在民間四處散布謠言--七月是鬼月,天將降禍。
後人由此推測迷信風水的朱元璋,是為了不讓民間百姓與皇親國戚一同享有七月這個吉祥月,因此才特意實施這一項「假鬼假怪」的「愚民政策」。說到這裡,你應該很訝異吧!這個明代皇帝居然為了「獨享」吉祥月,故意使詭計來讓它變成令人驚駭的鬼月。然而,這個來源奇特的說法還流傳了600多年,甚至連鄭成功都將這一項民間習俗給帶來了台灣。沒想到大家被騙,一騙就是600多年!連現在的人對此觀念都深植於心,都被徹底的「洗腦」了。
非關朱元璋的詭計
不過,也有人否定了這一種說法:民間堪輿術語有「古來七月天子葬」之說,翻譯成白話就是指天子是在黃曆七月下葬的,故七月乃屬大吉。只是,你可別誤會這一個「七月」,因為它指的正是七個月,而非黃曆七月。文獻中提到的,乃是天子七天後出殯,並於七個月之後才下葬。(此說可參見《禮記・王制篇》,而春秋左丘明的《左傳・隱公元年》、東漢班固的《白虎通卷十・喪服篇》、戰國時期的《禮記・禮器篇》和東漢王充的《論衡・譏日篇第七十》中的記載,都可以證實「七月而葬」指的是七個月,而非黃曆七月。
至於天子的遺體需要放置長達七個月,棺槨才會進入陵墓。此舉乃是因為帝王在駕崩之後,屍體需要加工處理,並讓全國人民進入服喪哀悼期,並讓身處遙地的皇親與他國使臣能有充裕的時間前來弔唁。
由此看來,黃曆七月實則與皇室喪葬沒甚麼牽扯的,那麼自然就難以論及明太祖朱元璋的詭計了。
黃曆七月若與皇室喪葬沒甚麼牽扯,那麼自然就難以論及明太祖朱元璋的詭計了。(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鬼月稱呼的由來
再者,「鬼月」之稱從何而來呢?傳統文獻將黃曆七月稱作「巧月/瓜月」,而非「鬼月」。可是,無論是東漢的《四民月令》,或是南北朝的《荊楚歲時記》還是清代的曆書,甚至連受到中國傳統文化影響的韓國與日本,都沒有記載相關的資訊。因此,後人實在難以定論:中國真的有「鬼月」這一個民間習俗。既然古人沒有「鬼月」這一說,又何來「鬼門開」呢?
研究者探論,極有可能是中國東南沿海與台灣的漢人社會才出現的說法,時日一久,演變成華人的共識。
台灣的「鬼月」應該是與漳泉械鬥等移民問題造成的人民死傷有關(民間亦因此建立了不少祭祀著無主無名的孤魂的「義民廟」、「有應公」、「百姓爺」等寺廟)。傳統黃曆七月有兩個重要的節日--「七夕」和「中元節」。「中元節」乃是源自道教三官大帝(天官「堯」、地官「舜」、水官「禹」)的信仰,地官大帝「舜」的生日即是中元節。只不過,中元節在兩漢之前並沒有明確的概念,直到道教漸受傳入的佛教影響,後續才把中元節賦予地官生日之說,並在受到佛教「盂蘭盆」的影響之下,祭祀風氣逐漸興盛。
民間亦曾效仿推崇神佛的梁武帝重視「盂蘭盆」法會的情景,同時還結合儒家的孝順觀念,故佛道兩教日漸結合,百姓亦開始重視中元節普渡的習俗。而這從宋代就流行起來的習俗,更是與信奉道教、不重佛教的朱元璋一丁點關係都沒有。試想,朱元璋難道不會想要順應民意嗎?他難道會刻意壓抑,製造民間百姓有可能會出現的反彈與動亂嗎?
中元節對華人圈的影響是相當深遠的,節日一到,各地自會舉辦特殊的文化慶典。這可能是各地移民文化的輻射發展又交叉影響有關,故日漸發展出一套相近的「鬼月」文化。
無論如何,我們都應當理解「鬼月」帶給社會的正向影響以及其具備的教化真諦--關懷眾生、懂得孝親與慎終追遠的感恩觀、心懷救渡鬼道眾生的慈悲,以及小善應為與小惡莫施的善惡因果概念。這樣才不會只將「鬼月」文化做表面理解,而讓一切民俗活動流於形式。
此文採用的資料如下:
〈農曆7月原來是吉月 朱元璋「鬼」計騙你400年!〉(ETtoday新聞雲)
〈破解騙鬼的鬼月由來〉(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
〈顏榮豐:7月不是鬼月,而是吉祥月〉(宜蘭新聞網)
鬼月禁忌的相關文章
Yi-hsin Lu整理〈鬼月人心惶惶?教你十大禁忌來避邪〉(看中國)
雲淡風輕〈中元普度禁忌多!這些你得注意了〉(看中國)
輕描淡寫〈鬼月不能拔腳毛?原來日常禁忌這麼多!〉(看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