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公司市值突破一萬億美元。(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看中國2018年8月7日訊】即使你不是蘋果公司用戶,也不是蘋果公司股東,但這事絕對跟你有關,它太重要了。蘋果公司市值突破一萬億美元,這應該是人類歷史以來,第一次突破的記錄。這件事情有諸多思考角度,我們由淺入深,幫你撥開來看。
最淺層面的思考,就是能到多少市值。一家公司市值多少完全不重要,它並不會因為市值小,將來就一定能得到長足發展,也不會因為市值大,就能一直獨佔鰲頭。
市值只是表象,市值的背後,是現金流。
我們思考商業,最重要的就是去判斷它未來到底能產生多少現金流,不是過去,不是現在,是未來現金流,這才決定一家公司到底能擁有多少市值。
那麼未來能得到多少現金流呢?這取決於你投入了多少。就好比開火鍋店,如果你想要生意興隆,想要快速增長,創造更大的未來現金流,你應該怎麼做?提價?錯了,提價之後,大概率客人都跑到臨街競爭對手的店裡了,因為這是充分競爭行業。最簡單的辦法其實是開分店,也就是擴張,你把資本重新投回給自己的生意,這是創造未來現金流最簡單最安全的做法。
在這個基礎上去觀察,如果一家公司賬上都是現金,那這不是一個好兆頭,因為這意味著它沒辦法把錢投出去,無法進行擴張了。
美國很多大公司都有這種現象:微軟賬上現金超過100億美元,谷歌也超過140億美元,蘋果公司甚至達到320億美元。按照上面的邏輯,錢太多說明生意沒法擴張,生意沒法擴張說明未來現金流堪憂,如果未來都堪憂了,那憑什麼維持那麼高的市值呢?
這裡面最重要的一個誤區,是比例思維。人的大腦思維天然不適合計算比例,你去買個菜、交個費、刷個卡、打個車,人們是對數字本身印象更深刻,沒有人會去考慮比例。但是看待公司,看待財報,看待大量數據,就需要使用比例思維。
蘋果公司看起來賬上錢多,但是其實現金佔總資產比重僅僅只有10%,包括微軟和谷歌,基本都維持在了5-10%這一水平。其實跟體量相比,賬上的錢不僅不多,只能算夠用。那麼錢都花到哪裡了呢?除了大量的給股東分紅、回購之外,這些公司都大筆進行資本開支,也就是對未來投資。蘋果公司每賺回100塊現金流,就會拿出20塊進行長期投資。
對比一下中國的公司,不考慮金融和石油公司,內地市值最大的那家公司,它賬上現金佔總資產比重達到64%,它每掙來100塊現金,僅僅只投資出去3.9元,大量的現金躺在賬上,這錢可以分紅可以回購也可以投資,唯獨放著不動,是對資源和效率的最大浪費。
說回到蘋果公司一萬億這件事,說回到算賬,這都還是不太重要的小事。真正最巨大、最核心的看點在於,這證明了未來全球自由貿易的體系不會被動搖,至少投資者是這麼看的。
蘋果公司達到一萬億,蘋果公司的勝利,不是喬布斯的偏執,不是喬納森.伊夫的設計,也不是庫克的管理,蘋果公司的勝利其實是全球自由貿易體系的勝利。每一臺蘋果公司設備,屏幕來自韓國,精密零件來自日本,可是機殼、攝像頭、激光彫刻、揚聲器、連接器、以至於無數的零配件都來自中國供應鏈,最後還在中國的工廠組裝完畢。如果脫離了這一整套全球自由貿易體系,蘋果公司不可能擁有今天的效率,也不可能擁有今天的地位和一萬億的市值。如果脫離這一體系,那麼明天在哪裡,都會是一個巨大的疑問。
最後總結,蘋果公司誕生於全球自由貿易體系,它未來的命運,也必然倚賴於自由貿易體系。而一萬億市值——全球投資者的用腳投票,表面是投給了蘋果公司,但其實,是把票投給了全球自由貿易體系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