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要放水了 30歲以下的年輕人最可憐(圖)


又要放水了30歲以下的年輕人最可憐
又有可能大水漫灌了,這次的效果會怎麼樣?(公有領域 Pixabay)

【看中國2018年8月4日訊】最近這些天,中國大陸券商的宏觀首席經濟學家們都很敢說,比如高善文昨天講的(摘自網路流傳的演講稿,高善文自己否認,據說引起中共高層的「極大憤怒」):「我老了,也財務自由了,靜觀其變,30歲以下的年輕人最可憐,如果國家這次走錯了路,這輩子就可以洗洗睡了。」劉煜輝的最新文章標題:「偶們是改變左邊,還是右邊?」以及姜超老師最近的文章:這些年,我們放過的三次水。寫的都很猛。​​​​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命運:「願為長安輕薄少,生當開元天寶時。美酒輕裘過一生,天地興亡兩不知」。

成長於開元天寶時期的人,也以為太平盛世會一直持續下去,盛世是常態,誰又能想到,他們大多數人會死於隨後的安史之亂。

姜超:這些年,我們放過的三次水

上週,國務院常務會議稱積極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重點聚焦減稅降費和穩定基建投資,隨後李克強在西藏表示,擴大有效投資加快中西部基礎設施建設。而財政部表態更積極的財政政策意味著增加一些政策加法、以及加快政策落地。隨後路透社報導央行已放鬆MPA考核參數,支持銀行放貸。

與此同時,無論國常會還是財政部都表態不搞大水漫灌,只有央行上週投放了5020億MLF,創下單次規模的歷史新高。事實上,早在15年1月,李克強參加達沃斯論壇時的表態也是「積極財政和穩健貨幣,不會搞大水漫灌,注重預調微調」,結果在15年2月央行就全面下調了存款準備金率。雖然我們上週對政策的解讀是「有放水但沒漫灌」,但放水是確定的,而水的流向是不確定的,因此,我們有必要回顧一下歷史,來看一下大水漫灌的影響是什麼。

放水三年一次

回顧過去10年的中國經濟政策,可以發現一個非常簡單的規律,就是每隔三年左右來一次放水。

第一輪放水始於08-09年,當時我們恰好碰到了美國次貸危機,次貸危機引發了全球經濟危機,經濟不好當然有必要放水了,所以從08年9月開始降息降准,那一輪我們降息5次降准3次,把存款利率下調了1.64%,法定存款準備金率下調了1.5%。

第二次放水始於11-12年,好不容易美國經濟好了,歐洲經濟又因為債務問題出事了,我們又受到影響,經濟不好嘛,再放水也可以理解。那一輪我們降息2次降准3次,把存款基準利率下調了0.5%,法定存款準備金率下調了1.5%。

第三次放水始於14-15年,這一回歐美經濟都好了,但是我們自己的經濟不太好,遭遇了三期疊加,包括經濟增速換擋、結構調整陣痛、還有消化前期刺激政策,這麼多壓力導致經濟增速下滑,調控政策上表示「不搞大水漫灌」,就是搞搞「噴灌滴灌」,結果是6次降息5次降准,把存款基準利率下調了1.5%,法定存款準備金率下調了3%。

而今年是18年,年初以來央行已經三次定向降准,法定存款準備金率下調了1.5%,只是暫時還沒有降息,但貨幣政策轉向實際寬鬆是確定無疑。

經濟反彈越來越弱

然而,雖然每一次的放水都以穩增長或者保增長為核心理由,但是經濟反彈的效果卻是越來越弱,從長期來看甚至是無效的。

首先,從季度經濟增速來看,第一輪放水期間,中國經濟增速從6.4%最高反彈至12.2%,反彈幅度接近一倍;而第二輪放水期間,中國經濟增速從7.5%最高反彈至8.1%,反彈幅度大約是10%;而在第三輪放水期間,中國經濟增速從6.7%最高反彈至6.9%,反彈幅度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其次,每一輪放水以後經濟反彈的持續時間都不長,只有1年左右有效期,過了1年以後經濟增速就開始重新掉頭向下。

最後,從年度增速來看,放水沒有改變中國經濟增速長期下行的趨勢。第一輪放水期間,中國經濟增速從08年的9.7%降至11年的9.5%;第二輪放水期間,中國經濟增速從11年的9.5%降至14年的7.3%;而第三輪放水期間,中國經濟增速從14年的7.3%降至17年的6.9%。

所以,以一年時間來看,放水短期有效、但效果也是越來越弱;時間超過一年,放水就會失效。

貨幣越來越多

而在經歷過三輪放水之後,最直接的影響就是中國的貨幣越來越多。

在08年的時候,中國的M2總量僅為47萬億,到17年末中國M2總量增長到168萬億,9年的增幅為257%,年均增幅15.2%。

但如果只是看M2,其主要增長在08-11年,第一輪放水M2的累積增幅為80%,而在第二、三輪兩次放水過程中,M2的平均增幅約為40%,貌似後兩次的放水沒有那麼多。

其實不然,因為後面的放水很大一部分通過影子銀行在進行,因此貨幣超發得更加隱蔽,而並未體現在M2當中。

而M2所代表的貨幣是存款,其實只是商業銀行的一部分負債。如果我們從商業銀行總負債擴張的角度來觀察,08年末的負債規模為64萬億,到17年末增加到250萬億,9年的累計增幅接近300%。其中在第一輪放水期間商業銀行負債擴張了80%,在第二、三輪兩次放水期間負債平均擴張了50%,也就是最近兩輪的貨幣擴張也不小。

債務率越來越高

而在貨幣激增的反面,就是中國經濟的債務的累積越來越高。

根據我們的測算,08年末中國經濟整體的債務率是129%,到11年末升至166%,到14年末升至204%,到17年末升至241%。測算下來,過去三輪放水期間中國債務率的上升幅度分別為37%、38%、37%。

其中第一輪放水主要是居民和企業部門舉債,第二輪放水以後居民、企業和政府都在舉債,而第三輪放水主要是居民和政府在舉債。

截止17年末,中國企業部門負債已經達到GDP的153%,處於歷史頂峰,而且遠高於全球其他國家水平,高債務下企業部門已經失去進一步舉債的能力,體現為企業部門融資增速的持續回落。

17年末居民部門負債已經達到GDP的55%,同樣處於歷史頂峰,雖然和發達國家80-100%的水平還有差距,但考慮到我們GDP分配中居民佔比較低,以居民負債/居民收入衡量的居民部門債務率已經超過90%,和美國基本相當,其實舉債空間也不大了。今年以來的居民部門舉債增速就在持續下滑。

只有政府部門34%的債務率好像還有提升空間,但是這一債務率僅包含了國債和地方政府債,實際上在過去幾年地方政府通過棚改貸款、平臺貸款、城投債、PPP、融資租賃等方式又形成了大量隱性債務,我們估算目前這一部分政府隱性負債高達30萬億,納入隱性負債之後的政府負債率已經接近70%,其實已經高於國際警戒線了!

股市長期低迷

債務越來越重,意味著其索取的回報越來越高,與之相反股權的回報就會越來越低,體現為中國股市長期低迷,牛短熊長。

雖然放水也能帶來股市的短期反彈,比如08年放水以後上證綜指一度從1664漲至3478點,14、15年放水之後上證綜指一度漲至5178點,但目前的上證綜指不到2900點,比上一輪反彈高點,跌幅已經接近一半。

如果從08年9月15日央行第一次降息開始測算,經過十年放水之後,上證綜指的累積漲幅僅為38%,年化漲幅僅為3.3%,也就是和同期的銀行存款利率相似。

房價越來越高

而另一方面,由於貨幣越來越多,房地產成為最大的受益者。

從房價來看,統計局公布的全國新房銷售均價在08年只有3900元/平米,到目前已經升至8700元/平米,10年漲幅超過1倍以上。

但這個價格其實不可比,因為新房越蓋越遠,比如10年以前上海賣的新房都在內環內,現在幾乎都在外環。我們按照可比價格來測算,幾乎所有一二線城市的房價漲幅都在3倍以上,折算成年化漲幅超過15%。

外匯儲備由升轉降

08年末,我國外匯儲備為1.9萬億美元,第一輪放水下來,外匯儲備在11年末增加到了3.3萬億美元。這一輪人民幣依舊保持強勢,兌美元匯率從6.8升至6.3。

而在第二輪放水之後,外匯儲備在14年末維持在3.3萬億美元,這一輪人民幣保持穩定,兌美元匯率略升至6.2。

而在第三輪放水之後,外匯儲備從14年末的3.3萬億美元降至17年末的3.1萬億美元,而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從6.2貶至6.5,到18年7月已經貶至6.8。

前兩次中國放水,未導致外匯儲備和匯率壓力,一個重要的背景是全球都處於貨幣寬鬆的環境,08年和11年美歐先後經歷了債務危機。但是從15年開始,美國已經正式轉入加息週期,所以第三次中國放水開始導致外儲流失和匯率貶值的壓力。

再加上中美貿易戰愈演愈烈,中國主要出口夥伴的美日歐大有另起爐灶搞自由貿易區的趨勢,那麼中國的出口以及外貿順差或將遭遇趨勢性的萎縮,從而給外儲以及人民幣匯率帶來更大的壓力。

放水就是飲鴆止渴,短期有效長期有毒

因此,綜合過去三輪放水的經驗來看,我們可以得出如下結論:

貨幣放水可以帶來經濟1年左右的短期反彈,但改變不了經濟增速長期回落的趨勢。同時會導致貨幣越來越多,債務率越來越高。而放水導致股市牛短熊長,而催生了長期的地產泡沫,加劇了匯率的貶值壓力。

可能有人會說,好像放水也不是那麼難接受啊,不是經濟還能有個小反彈嗎?總比經濟一直回落要好吧!而且債務率高了還可以更高嘛,大不了股市不漲,大家就再去買房,過去十年不就是這麼過來的嗎?習慣就好了!

但是,雖然歷史是驚人的相似,但是絕對不是簡單的重複,如果再走放水老路,我們將會遭遇前所未有的新挑戰:

首先的挑戰來自外儲和匯率。最開始兩次我們是和歐美一起放水,所以我們放水只是導致了國內的資產泡沫,對外依舊很和諧,外儲和匯率都很穩定。但是現在美國已經開始趨勢性地收緊貨幣政策,如果我們還繼續放水,那麼就不僅是國內資產泡沫的問題,對外貿易、匯率等壓力也會越來越大。

而對於匯率背後的潛在壓力,我們可以做一個簡單的比較:98年的時候中國的廣義貨幣M2不到美國的一半,而目前的M2是美國的一倍,而當時的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是8.3,現在只有6.8,如果沒有外匯儲備的支撐,我們的貨幣比別人多發了那麼多,現在的人民幣憑什麼比98年更值錢?

其次的挑戰來自於房地產泡沫本身。過去的三次放水,每一次都離不開房地產市場的啟動。而從房地產銷售來看,08年的全國地產銷售面積僅為6.2億平米,折合約700萬套,而到17年的全國地產銷售面積為17億平米,折合1900萬套。

但是十年過去了,我們的人口紅利早就結束了。08年時我國15-59歲的勞動年齡人口增加了518萬,而17年則是淨減少了548萬。相比十年以前,我們現在每年淨減少了1000多萬的新增勞動年齡人口,但是新增的地產銷售則是多了1000多萬套。

之前的20年,應該說中國的70後、80後是購房主力,70後的總人口是2.2億,而80後的總人口是2.22億,而現在90後已經步入20-30歲階段,未來的購房主力將變成90後乃至00後,而90後的總人口是1.77億,00後只有1.59億,90和00後合計比70加80後少了1個億,這說明從人口來看,房地產泡沫的接盤俠不多了。

而最大的挑戰來自人心。我們認為,在舉債發展的模式下,其實是在鼓勵舉債投機,打擊勤奮努力。努力工作的人,只能賺點工資,錢存到銀行利率低得可憐。而努力投機的人,只要敢於找銀行借錢買房,由於貨幣貶值,反而越來越有錢。試問這樣下去,誰還願意努力幹活,誰不願意去舉債投機呢?

但是如果大家都想走捷徑,房地產企業負責幾個月把房子蓋好,金融企業負責幾個月把錢借出去,疫苗企業寧可花錢搞營銷、不願意搞研發,科技企業只願意仿製、不願意創新,那麼我們的經濟總量是越來越大了,但是這些生產的東西長期來看有意義嗎?

其實,對於放水舉債發展的經濟發展模式,達里奧有一個非常簡單的比喻,這就好比是拿著信用卡去買麵包,雖然也能在短期內吃飽過上好日子,但是信用卡的錢是要還的,一旦還錢就會過上苦日子。因此舉債發展就是透支未來,現在放水舉債的力度越大,將來還債的時候經濟的壓力就會越大。

當然了,舉債發展也不完全是錯誤的,如果舉債投資的項目能創造現金流,未來有能力還錢,其實也沒有大問題。但是如果舉債投資的項目不能創造現金流,比如說蓋了沒有人流或者車流的公路、鐵路,或者沒有效益的PPP項目,只有房地產沒有產業配套的棚改,那麼以後要還錢了怎麼辦呢,難道又靠新一輪舉債嗎?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希望我們能吸取過去大水漫灌的教訓,不要走到靠地產泡沫發展的老路,否則按照歷史經驗,過不了1年,我們就會再次面對痛苦的考驗!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責任編輯:華啟善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