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鳳雅的家人被傳詐捐(網路圖片)
【看中國2018年5月28日訊】河南太康三歲女童小鳳雅患病去世之後,被曝出家人「詐捐」15萬元,事後證實家屬募捐數額為38000多元,而且已將剩餘的款項捐給公益機構。認為受到冤枉的小鳳雅媽媽表示,將起訴造謠者,追究其法律責任。「我從未說過善款15萬、挪用,但我確有不當。」5月27日早上,作家陳嵐在微博上發表回應,表示向小鳳雅及網友道歉。(法晚快訊5月27日)
顯然,這位作家在引用「事實」時並沒有過硬的依據,其結果導致了公眾的誤判。而在這個傳播的過程中,公眾的情緒化表達更使這件所謂的「詐捐」之事深度發酵,最終使每個跟貼者也都成了情緒氛圍的製造者,而對於王鳳雅一家來說,當然也成了眾矢之的,其內心受到的傷害不言而喻,從這個角度來說,這位作家以不恰當的方式,點燃了一把不應著起來的火。
但是,所有問題的根源,就完全在於這位作家的那篇文章嗎?顯然還不是,因為公眾情緒的點燃,更是因為心裏的那種未知狀態。作為社會愛心人士來說,他們在天南海北捐出了自己的錢,是為了救命於那個三歲女童,這是一種個人慈善的表達。但在愛心人士心目中,這種慈善的舉動之後,也需要接收到確切的反饋,其中既包括善款的使用過程,也包括救助的最終結果。而這樣的心理要求,對於所有社會愛心人士來說,既是必要的,也是恰當的。
因為愛心人士的慈善,需要得到良好的預期結果,而這樣的結果,本身就是一種以善待善的基本性對等尊重,並且,這樣的尊重,還是一種對愛心人士心靈的再度滋養,這本身更是對廣普社會愛心的一種肯定和維護。而在這樣的社會互動氛圍中,愛心人士才會來越多,同時,人們也會越來越信任民間的慈善機制。
然而,從社會上出現過的諸次所謂的「詐捐」事件來看,都有一個共同的前提,那就是在整個過程中並沒有透明的公示機制。儘管他們捐款後,期望並需要知曉過程與結果,但在目前情況下,那顯然是一種無奈的期望。但是,這並不等於他們就能忘卻自己的期望,在適當的時候,那種心理層面的期望與需要還會還會以質疑的形式迸發出來。而這次作家陳嵐的一篇文章,之所以能夠點燃公眾的情緒,其根本原因還在於公眾在未知狀態下產生的那種必然的擔心和質疑。
而從這事上來看,對於民間慈善來說,顯然還缺乏規範的透明公示機制,因為沒有這種機制,所以公眾才會產生質疑,甚至產生情緒化的解讀。因此,民間慈善是件好事,而且它需要走的路也還很長,但要把好事做得更加完美,還需要規範化透明機制的護航,這需要相關部門的頂層設計,有了規範化的透明機制,社會愛心才會走的更穩,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