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全球金融市場風聲鶴唳,俄羅斯是最慘的。(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看中國2018年4月19日訊】這段時間全球金融市場風聲鶴唳,不過從結果來看,俄羅斯是最慘的,因遭美國制裁,股債匯三殺。拉長時間看,A股或許可以欣慰下,這些年,英法德美的股票指數都基本上走出2008年金融危機的陰影,印度越南也是歷史新高。一片辣眼睛中,終於發現俄羅斯的股票指數也還在地上趴著。
盧布匯率最近也大幅殺跌,如果拉長時間看,俄羅斯盧布兌美元差不多跌了20多年,經歷了三波主跌浪,一是1998年,彼時俄羅斯發生了債務危機,二是2008年金融危機,三是2014年以來的石油危機。
三波跌下來,1994年的時候,1美元只能換3盧布左右,24年後,可以換62盧布,在2016年初石油最黑暗的時候,可以換到75盧布。匯率長期是一個國家的經濟基本面和貨幣政策的反應,其他條件不變,經濟基本面惡化或者大量印鈔,都會導致本幣的長期貶值。
俄羅斯的國債收益率最近也同樣大幅上揚,拉長時間看,俄羅斯的10年期國債收益率長期在7%以上,這在主要經濟國家裡是偏高的。要知道,歐洲債務危機時,政府的10年期債券收益率以7%為界,超過7%即視為政府將在市場上難融資。
前不久中美貿易戰,有觀點說中國握有核武器,就是美國國債,拋美國國債,推高市場利率,引起美國金融市場恐慌。這當然不能當真,但也可以看出,像俄羅斯這種偏高的國債收益率不是什麼好事。
從這三個市場的表現來看,無論是最近,還是長期,都表明儘管俄羅斯在政治上一向以強硬著稱,但經濟卻似乎跟不上政治的強硬。
俄羅斯在國際政治舞臺存在感是非常強大的,一是它是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之一(共五個,分別是美國、中國、俄羅斯、英國、法國);二是它繼承了蘇聯強大的武器庫,是主要的武器輸出國之一;三是它以與歐美對抗著稱,憑藉常任理事國的一票否決權,俄羅斯經常否掉了美國的主意。
不過,歐美為代表的北約不是吃素的,短時間內俄羅斯是不可能除美滅歐的,而長期的消耗戰,最終還是反映到經濟底子上來。
根據俄羅斯官方的數據,2017年俄羅斯的名義GDP是92萬億盧布,實際GDP是78.8萬億盧布。2017年美元兌盧布大概是在56到60之間,以58計,2017年俄羅斯的實際GDP是1.36萬億美元(2017年美國實際GDP是17.1萬億美元,中國按人民幣6.7算,是11.7萬億美元)。
美國有一組數據,按PPP(購買力平價理論),把某個國家的所有產品和服務乘以美國的物價,計算出GDP。這組數據裡,中國的GDP最高,是23萬億美元,歐盟20萬億美元,美國19.4萬億美元,俄羅斯4萬億美元左右。
人均比總量更重要,中國人口13.9億,美國3.27億,俄羅斯1.44億,日本1.27億,德國8300萬人,法國6700萬人,人均實際GDP比較如下:
如果按估算的2017年PPP數據算,人均如下:俄羅斯2.78萬美元,在這個口徑下排名大概是71位。
可以看到,無論哪個口徑,俄羅斯的經濟水平比美德英法日要低許多。現在來看俄羅斯的增長情況,很明顯,波動比較大。俄羅斯的經濟增長情況與石油高度相關。
諷刺的是,今天石油的價格高於1994年,但是盧布卻相比1994年幾乎貶得一文不值(從一美元3盧布到今天62盧布)。
因為俄羅斯的通脹問題是非常嚴重的,兩位數的通脹是常有的事。
因此,從總量的宏觀來看,俄羅斯的宏觀環境是非常不穩定的,經濟發展水平遠低於它經常對抗的美法英德。
這還不是最糟糕的,更糟糕的是它的經濟結構。表面上看,俄羅斯的經濟水平與中國相當,但抗風險能力遠低於中國。
分行業切開俄羅斯的GDP看,很明顯,俄羅斯經濟對初級的採掘業依賴非常重,達到了9.7%。對比一下,中國採掘業佔3%左右,美國採掘業1.4%。
採掘業不難想到石油、天然氣,這些是全球貿易的主要大宗商品,不難想到俄羅斯對出口是比較依賴的。
2017年俄羅斯出口金額23萬億,佔支出法核算下的GDP比重為26.59%。中國和日本經常被指責為嚴重依賴出口的國家,但看中國2017年出口金額15.33萬億人民幣,佔GDP比重為18.5%,日本2017年出口96.5萬億日元,佔比17.7%。
俄羅斯不僅經濟依賴出口,同時國內生產和消費也依賴進口,2017年進口金額21萬億,佔比23.72%。對比下,中國進口佔比15.1%,美國佔比15.3%。
而看這個國家進口和出口金額排名前二十五的產品,會讓人更跌眼鏡。你幾乎會得出這樣的結論:俄羅斯是一個原始經濟體。它出口的主要是石油及石油產品、天然氣等其他礦物產品,而進口的以日常消費品居多,包括服裝、食物、藥品、傢俱等。
出口這塊的產品對宏觀經濟波動的敏感度非常大,這決定了俄羅斯天然地對全球經濟的波動會非常敏感。石油價格一旦不行,盧布最先受傷。盧布大幅貶值之下,進口產品的價格以盧布計價上行,這些產品主要是日常消費品,每一位俄羅斯消費者都會受到影響。
出口排在石油和天然氣後面的是機械與工具,而進口有一個大類是機械和工具。出口可以猜測是俄羅斯的軍工產品這塊,而機械與工具的進口這塊這麼龐大,包括還有汽車、卡車都是進口的主要產品,這折射的是俄羅斯的製造業的弱小。
它的製造業基本上只剩下啃前蘇聯留下來的軍工產業。
俄羅斯的這種經濟結構,我們憑日常生活的直觀印象就可以感覺出來。對遠離戰場的人來說,俄羅斯的存在感是非常低的,它幾乎沒有像樣的跨國公司,把產品或者服務輸出到其他國家。一個國家的影響力,其載體不止是強大的軍事力量,還有其他的產品和服務,深深滲透到其他國家的日常生活中去。
這點,美國、中國、日本、德國等都達到了。而俄羅斯,這方面明顯與其大國地位不匹配。
對俄羅斯來說,還有個不好的消息是,它的支柱產業面臨科技進步帶來的挑戰。在石油天然氣方面,它將面臨美國頁岩油頁岩汽的衝擊,而航天這塊,它將面臨美國SpaceX這樣的私營企業的競爭。
除了經濟結構的問題,俄羅斯還面臨人口結構問題。俄羅斯的人口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是下滑的。
2011年後人口下滑趨勢才有所扭轉,人口顯著增長。人口增長的原因有兩個,一是移民,自2010年以來中東戰亂帶來了移民人口的顯著增長。
二是2013年以來,俄羅斯連續三年出生人數大於死亡人數。
但2016年自然淨增長重新為負,2017年出生人口同樣少於死亡人口。
俄羅斯現在的人口平均年齡是39.6歲,美國是38.1歲。但比較兩個國家的人口結構,俄羅斯的老化速度會快於美國,在它經濟水平還遠遠落後美國的背景下。
1906年俄羅斯受困於日俄戰爭的失敗與隨後爆發的社會動亂,斯托雷平被沙皇任為首相兼內務大臣。斯托雷平開始以鐵血整頓秩序,同時推進改革。1909年斯托雷平在接受採訪的時候說:「給俄羅斯20年內外安定的時間,它將變得讓你認不出來。」
網上流傳的一句話:「給我二十年,還你一個強大的俄羅斯」,其實是這句的變體,沒有證據表明是普京說的。要指出的是,普京對斯托雷平推崇有加。
作為一個領土大國,政治軍事強國,俄羅斯的經濟實力簡直像侏儒。而沒有經濟上強有力的支撐,並與科技形成正反饋,無論普京有沒有說過這番話,強大的俄羅斯沒有出現的可能,並且在其他國家升級的背景下,俄羅斯的存在感會繼續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