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連任新一屆國家主席及國家中央軍委主席。(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看中國2018年3月31日訊】(看中國記者林中宇綜合報導)3月中的中國兩會上,習近平和王岐山分別出任國家主席和副主席之後,第二任期的「習王體制」拉開序幕。已經有觀點認為,第二任期內,中南海權力將轉移至另一處,不再是政治局常委會。
香港《東方日報》「神州觀察」的評論稱,習近平連任新一屆國家主席及國家中央軍委主席。王岐山重返政壇出任國家副主席,「習王體制」正式登場。而最值得關注的是,王岐山以普通黨員身份任職國家副主席,顯示中國政治體制正發生變化。
文章說,中國國家的權力中心或已不再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而實際上是圍繞國家主席和副主席,進行新的權力安排。因為根據憲法,國家副主席協助國家主席工作,在中央並無具體分工,但在國家主席習近平強勢領導之下,根據需要,副主席也可以管治所有領域。顯然,王岐山獲破格安排,反映其地位超然,必將掌有實質權力。
中共十八大後,王岐山在任職中紀委書記的五年間,與習近平聯手強勢反腐,更打破「刑不上常委」慣例,拿下前政治局常委周永康,中央軍委兩名前副主席徐才厚、郭伯雄,政協兩名前副主席令計畫、蘇榮,以及前重慶市委書記孫政才,王岐山因此被稱為「反腐沙皇」。
文章認為,「習王」再度聯手,勢必對官員形成有力震懾,更有助維護政治權力高度集中。
新加坡《聯合早報》的社論稱,習近平在第一任時通過王岐山的強力反腐敗運動,消弭所有可能的內部政治威脅,為第二任期的集權奠定了基礎。修憲草案非但以絕高票通過,習近平本人更全票連任,以及打破數十年的政治慣例,委任已經退下的王岐山擔任副手,也獲得幾乎全票支持,顯示新體制毫無疑義的權威,以及政治局常委會集體領導的舊制被取代。
但文章還指,歷史經驗表明,政治權力高度集中本身就是一種高風險的作為。
《德國之聲》援引中國政治學者吳強表示,其實在過去5年當中,政治局常委集體領導、分工負責的體制已經被顛覆,黨內不再是7個常委平行分工。在常委之外的、以習近平為中心的決策小團體,已經形成了與政治局常委的平行關係。
有關中國權力中心轉移,早在中共十九大後就引起關注,不過當時外界並未想像得到王岐山會重返政壇,預測觀點是習近平會將權力下放。
在去年10月的中共十九大上,中共調整了新一屆政治局派系勢力格局。
法廣去年11月引用中國事務評論員潘小濤的觀點稱,現屆常委名單中,總理李克強和汪洋屬共青團派,韓正的江派色彩較濃,至於有被指是習派的王滬寧,則是一名曾侍三朝的「書生」,習的忠實支持者只有栗戰書和趙樂際,令習派只佔近半數的政治局常委。這種格局還屬於「恐怖平衡」,可能仍會出現主政者不能容忍的掣肘現象,最終導致所謂的「政令不出中南海」。而與常委會的情形相反,25人的政治局中,習派有15至18人,即佔6至7成。
潘小濤當時認為,因為在政治局層面有此優勢,預料習會把政治局常委會的權力下放到政治局中,而常委會將成為最高的「顧問」機構。
然而,前述所討論的中國政治體制變化,侷限於中共一黨專制之下。在習王成功確保聯手掌權之後,是否會帶來中國政局的良性變化,包括進一步根除貪腐勢力,甚至是讓中國能夠成功徹底擺脫百病叢生的中共體制的困擾,仍難預料。
外界發現,儘管過去五年習王反腐挑下了大批江澤民親信周永康、徐才厚等為首的貪腐官員,但以有「腐敗總教練」之稱的江澤民為代表的中共眾多權貴家族,並未被觸及。此外,不少貪腐淫亂醜聞在海內外流傳的高官仍然受到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