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感人,越丟人「感動中國」的邏輯硬傷。(Youtube視頻截圖)
回想2011年「感動中國2011年度頒獎盛典」中有「最美媽媽」吳菊萍等10人獲獎。節目照例取得成功,舞台上熒屏前照樣淚雨滂沱。不過細一思索,這其中問題不少。
每個感人故事的背後,都有一個尷尬的缺陷
麻風病人子女教育,記者管;貧困生上學,烤羊肉串的管
「感動中國」的一個評選原則是,一個平凡的人,在平凡的崗位上,幹出了不平凡的事。這個評獎初衷是好的,可一旦陷入了塑造「平民苦情英雄」的套路上,就往往為了感人而鬧出笑話。比如這屆的兩個獲獎者:張平宜和阿里木,他們一個曾經是臺灣《中國時報》資深記者。2003年起至2011年,她辭去百萬年薪的工作,致力於四川省大營盤村麻風病人的子女教育。另一個是在貴州畢節把賣羊肉串的。8年來,把攢下的10多萬元全捐獻出來資助了上百名貧困學生。評選者的用意是顯示他們所處環境的艱難,以及完成這些事所需付出的努力。然而可笑的是:麻風病人的子女得不到當地有關部門的有效安置,而需要一個臺灣記者去管;尚處在義務教育階段,受未成年人保護法保護的孩子,沒法上學,而需要一個賣羊肉串的人去支付他們的學費。這種感人事跡在讓人感動之餘,不由得脊背發涼。
本能反應幾秒鐘,到處領獎幾個月:最美媽媽的尷尬
一個2歲女童突然從杭州一10樓墜落,吳菊萍衝過去用雙手接住了孩子。
2011年7月2日,一個2歲女童突然從杭州一10樓墜落,吳菊萍衝過去用雙手接住了孩子。女孩得救了,但吳菊萍的手臂瞬間被撞成粉碎性骨折。整件事吳菊萍思考時間不超過兩秒。按她的話講,「這是本能,是作為一個母親應該做的事情」。話說得很實在,也很合理。因為她是媽媽,把孩子當寶貝,看見天上掉下個孩子,本能地伸手接一下,這本應是人之常情。在當今這個人情日漸冷漠的時代,她的事跡有了感人的因素,這都是正常的。然而把她樹為典型,受到全國各級嘉獎,就顯得不那麼正常了。被她救的那個孩子一家,在開始時一定對吳菊萍千恩萬謝;但在宣傳了半年後,他們作為人肉背景、苦情戲墊背人、沒盡到監護義務的典型等角色出現在全國人民面前時,想來也是尷尬無比的。而全國人民看了那麼多次,也漸漸看膩了。一次歷時2秒鐘的本能反應,被捧為了全國前十的感人舉動,這本身就具有黑色幽默的感覺。
感人的事跡,惱人的現實
楊善州:清苦一生死後熱鬧
清苦了一輩子的楊善洲老人,如果得知有人用如此手段消費自己的名聲,不知會作何感想?
本次另一名得獎者楊善洲,是原任雲南省保山地委書記。1988年退休後,他扎根大亮山,義務植樹造林22年,帶領大家植樹造林5.6萬畝。臨死之前,把這個價值3億元的林場無償上繳給了國家。楊善洲的事跡在去年被拍成了電影,他清苦的一生得以藝術的形式展現在人們面前。然而,另一種尷尬正等著他。
當《變形金剛3》、《哈利波特7》等影片相繼上映時,《楊善洲》等一批主旋律電影也同期上映。有部分網友在微博反應,他們去影院看的是《變形金剛3》的電影,而打給他們的電影票卻是《楊善洲》的。一開始還是個別人爆料,之後有此經歷的越來越多。有的人還把影院票根展示出來,稱花了80元買了一張《變形金剛》的票,打出的票根卻是《變形金剛》20元、《楊善洲》60元的兩張票。業內人士,上海聯和院線副總吳鶴滬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承認曾建議旗下影城「雙片連映」,即一部進口美國大片搭配一部主旋律影片進行連映,只收取一部影片的票價。簡而言之,為了製造國產主旋律影片票房不比進口大片差的神話,用人為的方法把本應屬於大片的票房,挪到了《楊善洲》等主旋律影片上。清苦了一輩子的楊善洲老人,如果得知有人用如此手段消費自己的名聲,不知會作何感想?
白方禮:去世七年終獲「致敬」當年劉翔比他感人?
白方禮生前在清苦、默默地幹著自己認為正確的事,而在他故去之後,卻不可避免地被消費、消解了。
白方禮老人,從74歲開始蹬三輪車掙錢,一直到90歲,共捐款35萬元,資助了上百個學生完成學業。在他捐出了最後一筆500元的助學款後,老人說:「我干不動了,以後可能不能再捐了!」。白方禮老人的事跡從被媒體披露以來,感動了無數人。然而在2004年的「感動中國」評選中,他不敵劉翔等人而落選。老人於2005年去世,當年他再次入圍感動中國候選名單,卻又不敵「航天英雄」費俊龍、聶海勝等而未能入選。
關於感動的理解,每個人都會不同。但得出「白方禮不如劉翔感人」這樣結論的人,其感動的邏輯又顯然與我們普通意義上的感動不同。在網路上被人們紀念了很多年後,2012年的「感動中國」活動中,以「致敬」的方式給了白方禮老人以應得的榮譽。
楊善洲和白方禮兩位老人,生前都在清苦、默默地幹著自己認為正確、應該、積德的事。而在他們故去之後,他們不可避免地被消費、消解了。感人的事跡,惱人的現實。在中國,一切皆有可能。
「感動中國」評選邏輯硬傷:用缺陷討眼淚
用淚水化解矛盾,用感動轉移情緒。
剛才談到了「感動中國」的選人標準問題。評獎者內部肯定有各種考量,比如一定要有少數民族的名額,一定要有軍隊、公安戰線的名額,一定要有教師名額,一定要有劉翔、袁隆平這樣的名人以提升知名度等等。但萬變不離其宗,一句話可以概括,即選的人要能起到「用淚水化解矛盾,用感動轉移情緒」的作用。
評獎者應該比我們清楚,這一個個感人事跡的背後,是一個個制度漏洞、保障缺陷的殘酷現實。然而在這種前提下,仍然要樹典型,宣感測人事跡,恐怕還有著更深層的原因。近年來,我國各種社會矛盾加劇,種種醜陋現象層出不窮。而一個人人自危,人人覺得冷漠的社會是不利於治理的。讓老百姓感動,讓大家看看有比你還慘的人,成了有關部門的需要。同時,社會矛盾引發的不滿情緒也要通過適當的渠道排解。於是,塑造典型——營造悲壯感——轉移民眾注意力——掩蓋矛盾緩解不滿,這樣的一個感動流程就應運而生了。簡單來說,就是有感動要上,沒有感動製造感動也要上。
我們不想看到畸形的感動,而想痛痛快快說一聲謝謝。請給我們這個機會。(以上圖片來源:視頻擷圖)
感動之後應是行動期待著「感謝」替代「感動」的一天
說到底,老百姓需要的不是感動,而是感謝,更具體說,是一個「說感謝的機會」。不是因為自己的孩子上不起學,一個蹬三輪的老人資助我的孩子上學了,我感動了。而是通過有效的機制與保障,讓每個孩子都有學上,讓我們去感謝這個「讓孩子上得起學」的機制;我們不要期待一個老人默默種植荒山20多年,然後將一片樹林無償捐獻給國家這樣的小概率事件頻繁發生,而應把開發大城市房地產的熱情分10%過來,精心開發一下我國大片的荒山沼澤;我們不想再看到「8歲孩子照料癱瘓母親」這樣所謂感人的新聞,而想聽這個孩子在她媽媽得到良好保障,受到精心照顧之後,對照顧媽媽的叔叔阿姨說一聲謝謝,然後出門跟小朋友跳猴皮筋去……我們不想看到畸形的感動,而想痛痛快快說一聲謝謝。請給我們這個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