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基百科User:Wwbread )
【看中國2018年2月10日訊】電影《無問西東》上映後,一時熱評如潮,褒貶各半。在各種評論中,對電影的名字來自清華大學校歌沒有異議,但對名字的解釋卻眾說紛紜。有的影評根據電影的內容,想當然地把「立德立言,無問西東」解釋成「美好的德行和於人有益的言行是青春飛揚的根基,有了這兩點,青春才有環顧四周,舍我其誰的豪氣和資本」。大多數評論中對「無問西東」的解釋參照李軒發表在《新清華》專刊1404期中的文章《清華大學老校歌歌詞釋義》。在這篇文章中,李軒對「無問西東」的解釋是「校歌此句抒發我校學子要在各自學科中做出不朽建樹的豪情。這裡的‘無問西東’當指立德立言要超出傳統的東西學之上,取得世界級的成果,即今天所講的‘創世界一流’」。這些解釋果真符合清華校歌歌詞的真意嗎?
清華校歌歌詞是1923左右由清華國文和哲學教師汪鸞翔先生所作。歌詞立意高遠,思想深邃,歌詞雋永。由於歌詞是用文言文寫成且用典較多,學生不易理解其旨,為此汪鸞翔先生專門在134期《清華週刊》撰文《清華中文校歌之真義》闡述他的創作目的和解釋歌詞意思。汪先生在文中提到,校歌歌詞中的重要元素是通過中西文化交流來發展學術。他認為這是學者在大學裡救國救民的最好途徑。「與本校最適宜,且今世最亟需之學術,尤莫亟於融合東西之文化。故本校歌即以融合東西文化為所含之「元素」。蓋一國之有文化,猶一人之有技能。人無技能,不能生存於社會;國無文化,不能存在於地球」。作者對國家前途的擔憂和拯救民族的急切之情躍然紙上。
在歌詞中有兩處提到東西二字。在第一段中,「東西文化,薈萃一堂」即指東西文化相互交流,學術相互借鑒。「立德立言,無問西東」出現在歌詞第三段。作者認為雖然東西習俗,習慣不同,但揚善抑惡,對美好事物和高尚道德的追求卻是一樣的。「所不同者,風俗習慣上之差別耳。本性既同一,則彼此之文化,皆易交換灌輸。而況乎文與行交修德與言並重,東聖西聖,固有若合符節者哉?」這裡歌詞作者明確提出了人文,科學,和道德觀具有普世性,並認為世界上所有的人,不分地域,國別和貧富都可以對豐富這些美好的東西做出貢獻並和其他人分享。這不僅在當時,而且在一百年後的今天都是一個了不起的觀念。
清華大學的前身,清華學堂成立之時(1891年)正處於西學東漸的時代。如何看待西學的作用從晚清開始就有很大的爭議。從林則徐、魏源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到洋務派提出「中學為體、西學為用」都是以中學為主。而五四運動中提出的「打到孔家店」口號則是要全面否定中國傳統文化的代表—儒學,同時全盤接受西方的民主,自由和科學觀念。清華大學最初的辦學目的就是培養留學生。其教學內容自然偏於西學。在隨後創辦的清華國學院裡,歌詞裡「無問西東」的理念得到了充分展示。雖然國學院研究的領域是古代典籍,歷史,但國學院裡像王國維和陳寅恪等導師們都是學貫東西的飽學之士,他們可以熟練地運用西方歷史研究的方法和資料來對中國古代歷史進行重新審視和整理。拓寬了國學研究的領域,取得了很豐碩的成果。
由此可見歌詞原作者「無問西東」的原意是將中華文化和西方文化放在平等的位置,通過相互交流,取長補短來促進學術發展,培養學生的唯真求實,心胸開放的品格。這種高遠的境界和開放的胸襟不但遠超同時代的人,而且是現在清華人也無法企及的。豈能用「創世界一流大學」這種急功近利和浮躁虛誇的口號來詮釋?據稱清華大學校方多次試圖棄用該校歌,都因反對之聲太強而作罷。可見歌詞裡的理念在一百年後的今天不但沒有過時,而且在被官方意識形態嚴密控制的大學校園時時提醒人們,在清華的歷史上曾經有一段不受思想禁錮的中西文化和思想相互交流的美好時代。
回到電影本身。據導演李芳芳稱,《無問西東》這部電影要闡述的主題是「我們不能決定世界怎麼對我們,唯一能決定的是自己的態度——我們怎麼對待這個世界的態度。我們只能做自己的主」。據說這個主題是從「無問西東」引申出來的人生態度。顯然這種引申比較牽強,與歌詞原意不盡相符。電影用了發生在不同時段的四個故事來闡述這個主題。如果說1949年前發生的兩個故事具有連貫性,還能表現導演設定的主題,1949年後的兩個故事之間則沒有任何關聯,而且和要表達的主題也相去甚遠。許多影評認為,由於1949年前後的兩組的故事之間缺乏連貫性,影片中人物和情節的安排給人莫名其妙的穿越感。普遍認為這種情節碎片化的結果是導演處理不當所致。但我認為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
1949年前的清華和1949年後的清華在學術上沒有傳承,精神上沒有延續,辦學方針和管理方法迥異。加之模仿蘇聯進行的院系調整導致了今天的清華和1949年前的清華是完全不同的學校。相同的僅是校名和校址。不僅清華大學如此,大陸的許多大學也是一樣。在1949年前的清華校園裡,教授治校。教授們可以在思想不受禁錮的環境下進行獨立的研究,發表學術成果也不會受到官方的限制。學生們可以自由地選擇喜歡學科。學校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和發表對學術和社會問題的觀點和看法。和其它所有的大陸大學一樣,1949年以後的清華校園裡,無論是學術研究,教學課程設置還是行政管理都是在黨委的控制之下。官方實行「獨尊馬列,罷黜百家」。用馬列毛思想對知識份子進行所謂思想改造,對學生進行政治洗腦。凡是與官方意識形態相牴觸的中西方思想,理論和相關的研究均受到排斥和打壓。按《燃燈者》的作者趙越勝先生的話就是:「正聲微茫,詈詞橫行,邪說盈庭」。學校的辦學目的就是培養聽命於官方的唯唯諾諾的奴才,而不是具有獨立思想和自由精神的社會棟樑。所以即使導演具有曠世之才,也斷無可能將辦學方針迥異的學校培養出來的學生或教師放在同一參照系裡來展現清華校歌體現的精神。
難道1949年後的清華真的就沒有「立德立言,無問西東」的知識份子嗎?事實並非如此。清華大學的黃萬里教授雖然不是清華大學培養的學生,但他在1949年以後的言行就充分體現了「立德立言,無問西東」精神。黃萬里早年以拯救飽受受水患的廣大農民為己任,赴美學習與水利和水工的相關知識,獲工程博士學位。回國後不進大學當教授,不進書齋搞研究,而是在極為艱苦的條件下多次徒步勘察長江,黃河的各條支流,取得了豐富的實踐經驗,為治理江河、消除水患打下堅實基礎。同時也用自己在西方學到的專業知識和經驗培養水利人才,幫助各地整修,新建水利灌溉和航道工程。在多年的實踐經驗上黃萬里教授形成自己的治水風格,為豐富水利學的內容作出了自己的貢獻。他以自己的行動在水利工程中踐行著「無問西東」所提倡的理念。
黃萬里先生更為可貴的品質表現在黃河三門峽水利工程規劃會議中力排眾議,根據泥沙運行原理,據理力爭,陳述工程的弊病。後來三門峽水庫給黃河干流區域帶來的巨大經濟損失和生態環境的破壞充分證實了黃萬里教授的科學論斷和遠見卓識。三門峽水利工程是由蘇聯專家設計規劃。在當時全民崇蘇的環境下,反對蘇聯專家的意見是要冒很大的政治風險。更何況工程是在一片「聖人出,黃河清」的頌揚聲中推出的。黃萬里教授由此和後來出版的散文《花叢小語》被打成右派。在文革中被鞭打,被剃陰陽頭,被抄家。最後被趕出家門。這些侮辱和迫害並未動搖他年輕時代立下的拯救受水災農民的誓言。後來雖然他被官方排除在有關三峽大壩的規劃討論外,他還是為闡述自己對建設三峽大壩的意見不停地奔走呼號,直到生命的最後時刻。他這種置個人安危於不顧,唯真求實,為民請命的態度真正體現了「立德立言」的精髓。
據說《無問西東》是為了清華校慶所拍。電影本身並無政治敏感人物和事件。即使這樣,電影拍成後還是被審查了五年,經刪減後上映。由此可見,「立德立言,無問西東」的理念在當今中國大陸的政治環境中難有成長的土壤。按理說,《無問西東》如果把黃萬里教授當成影片中的角色的話,他的經歷會比另外幾位1949年以後的角色的經歷更加能體現「立德立言,無問西東」的精神。電影的情節會因此更加連貫,影片也會因此更加感人。然而,如果真的那樣做的話,《無問西東》就完全不可能上映。因為黃萬里教授為民犯上的勇氣和言行與「一切聽從黨的領導」的政治原則完全是格格不入的。
具有諷刺意義的是,清華大學校方一方面花巨資拍攝該片,並用「無問西東」作為影片的名字。另一方面卻熱衷於加強官方意識形態在校園裡的傳播。據報導,對宣傳部指定在清華大學成立「習近平新思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一事,清華大學校方認為這是莫大的榮耀。在1月15日該研究院的成立大會上,眾多領導和教授紛紛表示要深入學習,宣傳,研究和闡釋習(十幾年前清華畢業生)的思想併發揚光大。由此看來,大陸的知識份子真的從先前的被「先辱後殺」到了如今的「自取其辱,不覺其辱和以辱為榮」的階段(趙越勝語)。1949年前後清華大學的巨大反差不由得使人感嘆「立德立言,無問西東」的精神早在1949年後飄散在歷史的雲煙之中,成為遙遠的回憶。取而代之的是當今盛行的「唯上媚上,不管西東」。
2018年2月1日於觀雲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