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丁文苑】文史常識之八:塔里木盆地的今昔(圖)

作者:園丁 發表:2018-02-04 02:0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塔里木河斷流後的羅布泊已經成為死湖。
塔里木河斷流後的羅布泊已經成為死湖。(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接續:【園丁文苑】文史常識之七:漫談科技進步(下)
 

前面談到西域三十六國時,提到了塔里木盆地。這次就專門談談這個話題。

塔里木盆地是中國境內最大的一個內陸盆地。位於新疆南部。它的形狀呈不規則菱形。東西跨度長,南北跨度短,面積有40多萬平方公里。它形成於遠古時期,其成因至今仍未有確切解釋。其地表地質狀況是,周邊環山,北有天山山脈,南有崑崙山山脈,西邊是帕米爾高原,東南是阿爾金山。盆地邊緣與山地連接處是礫(li)石戈壁,盆地中心是遼闊的沙漠。盆地內,地勢西高東低,邊緣和沙漠之間是沖積扇和沖積平原,有許多綠洲,塔里木河在盆地東北,河水自西向東流。

塔里木盆地的地下地質狀況複雜,周圍地塊基底是古老結晶岩,上有厚度約千米的古生代和元古代沉積岩,沉積岩上又有一薄層中生代和新生代沉積,在地塊凹陷內有巨厚的中生代和新生代濕相沉積。

學術界對塔里木盆地的成因有不同假說,但是都還未被充分驗證。

一種是撞擊成因學說,簡單說,就是他們認為在6500萬年以前,也就是地球中生代末期,來自宇宙太空的一顆直徑約有千公里的小行星,隕落地球,巨大的衝擊造成爆炸性碎裂,其碎塊散落又撞擊地表面,引起地球在白堊紀發生了一系列變化,包括大陸漂移,恐龍滅絕,產生盆地,沙漠,高原,冰川,火山以及形成煤炭,石油等等。

還有一種理論,是說,在8億年前元古代,有一塊從地球南半球漂移到北半球的大陸板塊,停留下來形成包括帕米爾高原和今塔里木盆地和周邊地區地貌。

具有神話色彩的一種說法也很有意思。網路上,在中國有一個雪印堂主,他的網文說,在6500萬年以前,有一個直徑400公里的小行星,撞擊了地球,形成了高原山脈。在一萬年以前,神駕駛一個巨型宇宙飛船來到地球,造了人類,用作勞力,在今塔里木盆地邊的北海邊挖沙建造不周山和天柱,並傳授給人類知識。後來神與神之間發生了星際戰爭,導致不周山和天柱損毀,宇宙飛船在遭到攻擊受損,神駕馭它離開地球,導致地軸傾斜,海水倒灌,即地球大洪水時期。後來就發生了大禹治水,諾亞造方舟等傳說。不周山粉碎後形成塔里木盆地。他還說月亮就是神丟棄的宇宙飛船。這位博主在2017年10月6日的網文說:「塔里木盆地的地質成因與變遷,是青藏高原,阿富汗高原,土耳其半島,黃土高原,沙漠成因,煤炭成因,恐龍滅種,冰河氣候,海洋沉積,環太平洋海溝,青藏高原底下的空洞神話故事,人類起源,文明衝突等等,一系列地球歷史連續事件中的一環,而不是獨立的與其他事物無關的事件」。

在中國古代,自有人類以來,中國大陸地下的地質狀況,除個別地區有地震發生外已經穩定。早期的塔里木盆地邊緣與沙漠之間的沖積平原上。據《水經注》記載,塔哈拉瑪干漠北,漠南各有一條河流,北河流經屈茨,色茲,禪善,鄯善,入樓蘭海。南河經且末,回北,向北流注樓蘭海。這就是說南北河將塔哈拉瑪干沙漠包在中間,在盆地邊緣從西向東流,又匯合在一起。後來由於自然環境變化和人類活動對環境的破壞,現在只剩下漠北的塔里木河了,而且塔里木河長度也在逐年縮短。記得我上中學時的自然地理教科書的插圖,那時的塔里木河河水,最終是注入內陸湖羅布泊。

羅布泊曾經擁有的面積超過一萬平方公里,由於其水源來自塔里木河,在塔里木河水量驟減後,羅布泊水面也逐漸乾枯收縮,到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湖面僅剩下五千多平方公里,到七十年代前,因塔里木河斷流萎縮,羅布泊也就徹底乾枯了。

我在前面談西域歷史時曾談到,塔里木周邊曾經有它的繁榮昌盛時期,漢唐時是絲綢之路必經之地,有36國。唐太宗西征將邊境擴展到西域時,為屯兵戍邊,還曾經在塔里木盆地沙漠西邊緣修建過唐王渠。直到明清以後,這裡還是森林茂密,芳草茵茵,牛馬羊遍野。這裡的氣候並沒有發生多麼大的變化。怎麼到了中共掌權以後,盆地內生態發生了這麼大的變化?究其原因,是人為過度開發造成的嚴重後果。一是人口繁衍和動遷,使人口密度增加,比如說中共在進駐新疆後,將十萬軍隊轉業為建設兵團,有不少被安置在塔里木盆地的內緣。50年代以後,塔里木河流域被開發的耕地面積迅速擴張,種地需要引河水灌溉,上游用水量的增加,導致下游水量減少乃至斷流。到七十年代,塔里木河上中游修建了大大小小水庫200多座,導致通往羅布泊的塔里木河,孔雀河斷流,致使羅布泊成為無補充水源的死湖。羅布泊在塔哈拉馬干沙漠邊緣,氣溫高達攝氏七十度,無降雨,湖水蒸發量大,致使湖面急劇縮小。

我在《植物漫談》文章中曾介紹過胡楊樹,維吾爾人管它叫做托克拉克,意思是美麗的樹,它是活化石,是史前第三紀樹種。有人形容它活著三千年不老,死了三千年不倒,倒了三千年不朽。原來這種樹林在塔里木盆地沖積平原有很多,現在僅存的地域縮小到,只有塔里木河上游的和田河葉爾羌河流域有。

自從塔里木人口劇增後,盆地周邊山地和河流上游森林被大面積砍伐,天然植被破壞,降低了防風固沙,蓄水保土,涵養水源,淨化空氣保護生物等生態功能,人為的毀草毀林,過度開發破壞了生態平衡,加上不合理蓄水截流,不合理用地方式致使塔里木河下游耕地沙漠化。

根據中科院樊自立研究員的論文資料,他測量過塔里木河斷流後的羅布泊,從幾千米範圍測水深,只有3.1米,周圍大批胡楊樹林乾旱而死。他還記錄有塔里木河干流水流量數據,1957年為14.61億立方米,到1993年僅為2.61立方米。這是多麼令人吃驚的統計資料,40年塔里木河干流水流量竟下降85%。再看塔里木河上游人口,耕地統計,同期人口增加三倍,耕地增加四倍。這就充分證明了羅布泊成為死湖的原因,是人為造成的。

人們還記得彭加木1980年到羅布泊探險失蹤的消息嗎?他那次去羅布泊時,那裡已經乾枯,變成一片龜裂的鹽鹼土湖底。他們去那裡的目的,是尋找礦物資源。但是他的理想未能實現就因他的失蹤夭折了。

我曾看過天山電影製片廠華夏電影發行公司出的一個電影,名字叫《生死羅布泊》,這部影片是根據濃縮了的事實編寫拍攝的故事片,也是科教片。影片中的人名當然是化名。影片表現的就是為到羅布泊尋找鉀礦,人們付出的艱辛和自我犧牲精神。結局是發現了地下寶藏,並得到了開發利用。看過這個影片後我就注意蒐集有關資料。

歷史史實是:塔里木河,孔雀河,車爾臣河每年把幾十萬噸的鉀鹽帶到羅布泊。羅布泊乾枯後,這些鉀鹽哪裡去了?1980年彭加木認為在羅布泊乾枯的湖底下面。此後在1988年,1989年,1992年,1995年新疆曾多次派出地質考察隊去羅布泊考察,都未果,但是積累了經驗和地質資料,終於在1996年在羅北窪地打出第一口有開發價值的滷水井。1998年中國地質調查局展開大調查,將羅布泊列入國土資源調查重點科技項目,估計資源可開採100年。2000年開始建羅布泊鉀鹽工業基地。2002年為開發鉀鹽,純鹼等新疆建立羅布泊鎮,被人們稱為天下第一鎮,面積相當於寧夏回族自治區。2003年探明羅布泊鉀鹽儲量是2.9億噸,2008年國家建成羅布泊鉀鹽公司,年產鉀肥120萬噸,2012年二期工程建設已經開始,預計年產鉀肥300萬噸。這是世界上最大的鉀鹽生產基地。

鉀肥是糧食生產不可缺少的肥料。鉀元素能促進植物光合作用,促進開花結果,增強植物抗旱,抗寒,抗倒伏,抗病蟲害能力,所以農田施用鉀肥可以使穀粒飽滿,糧食產量增產。在2000年以前中國鉀肥資源少,自產鉀肥供不應求,每年需求量的85%靠進口。每年進口量達400萬噸。

在紐約,人們可以吃到新疆大棗,產地就有塔里木盆地的,也有北疆生產的。但是新疆香梨,就只有塔里木盆地庫爾勒梨最甜。現在海外華人都不願意吃大陸食品,擔心食品被污染。新疆大棗和庫爾勒梨絕對是未被環境污染的食品,當年我去新疆出差,別的東西可以不買,就愛買一箱又脆又甜的庫爾勒梨帶回北京。

(待續)

註釋:《水經注》是中國古代地理名著,共四十卷。作者是北魏地理學家,文學家酈道元。

 



責任編輯:李雲飛 来源:看中國專欄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