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花號」上的美國先民在美洲大陸上創業時,經歷了一次公有制農場的失敗嘗試。(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五月花號」公約》是美國社會的創立之基,它體現了民主、法治、責任、公民自治和互助原則。但「五月花號」上的美國先民在美洲大陸上創業時,經歷了一次公有制農場的失敗嘗試,卻鮮有人提及。
「五月花號」男性成年移民,在下船前簽署了公約,召開會議,選舉了首任總督約翰.卡弗。卡弗1621年4月不幸去世,他們又開會選舉了第二任總督威廉.布拉福德,他時年31歲,是《「五月花號」公約》的起草人。以後總督由全體選民直接選舉,一年一選,威廉.布拉福德在隨後的36年中當選過30任新普利茅斯總督,留下了一部北美最早的編年史《普利茅斯開拓史》。
「五月花號」上的102名乘客大部分是清教徒,也有一些非清教徒。英國頒發給他們在北美洲弗吉尼亞經營一片殖民地的特許狀,可以在殖民地設立總督,享有司法裁判權,並默許以宗教自由。特許狀是英國在荷蘭流亡的清教徒花錢購買的。清教徒們變賣家產,把錢交到教會統一管理的公庫裡,但這些錢不足以支持這次航行的費用,所以有風險投資商為移民提供了資金。清教徒移民代表和風險投資商簽了協定:7年之內,新移民不能離開團體自己發展,所有通過貿易、運輸、加工、捕魚獲得的勞動收入要「納入公共儲蓄,直到最終分配之日」。當時北美洲尚未開發,先於「五月花」號的英國殖民者不乏財大氣粗之人,但在北美最早的殖民地弗吉尼亞沒有成功定居先例,移民不是逃回英國,就是病死餓死,或死於與印地安人的衝突中。
「五月花號」1620年9月6日從英國普利茅斯啟航,經歷了海上風暴,船主橫樑斷裂,船隻漏水,於11月11日到達今馬薩諸塞州的鱈魚角,天氣、洋流、船隻的狀況,都不允許繼續航行了,只能就近上岸,自謀生路。因為這裡不是原特許狀劃定的地方,為防止有人自行其是,於是在上岸前,起草了「五月花號公約」,所有成年男人都簽了字。
《「五月花號」公約》移民上岸後,面對印地安人的襲擊,野獸的襲擾,食品不足,天氣寒冷,在這種情況下,誰也不敢離開集體,離開就意味著死亡。在巨大的壓力下,大家只能抱團取暖,以求生存。當時大家實行了一種類似軍事共產主義的組織方式,集體蓋房,分工保衛。第二年春天,仍有半數人病死。他們在總督帶領下,集體耕種,外出捕魚,並與最近的印地安人部落訂立了友好協議。當時每人每天的口糧、食品都從集體庫存中拿出來平均分配。因為帶的食品不夠,為了等待收穫季節,他們不得不壓低定量。夏天,他們捕獲鱈魚、鱸魚、野禽、鹿來食用,堅持到秋天,收穫了糧食,歡度了第一個感恩節。當年11月,風險投資商又送來35個新移民,帶走了一船海狸皮、木材等貨物。為了應付不友好的其他印地安人部落的襲擊,農場成員分成4個中隊,承擔軍事和生產任務,集體農場終年勞動,聖誕節也不休息。
因為接待風險投資商送來的新移民,第一年收穫的糧食顯然不能滿足需要。第二年青黃不接時,每人每天只能分到1/4磅麵包,到5月底,糧食吃光了,只能靠捕魚、打獵堅持到收穫。新移民種植印地安玉米還不太習慣,產量不高,他們還得承擔農場的其他工作。秋收前,出現了偷盜莊稼的情況。「因為缺乏食物使他們身體虛弱,無力耕作本應栽種的糧食作物。再有就是很多糧食還沒做成就被偷了,到後來愈演愈烈,不少人偷了一點點玉米之後被抓住鞭打,但是飢餓使人無法受良心的約束,還是有其他人又來偷。」如果不能制止偷盜,下一年將面臨更大的飢荒。集體農場不得不再派人出去貿易,這時「發現號」瓊斯船長帶來一些玻璃串珠、小刀等工藝品出售,農場的人們設法用海狸皮、水獺皮大衣與他們交換,再到印地安人那裡換回一些糧食。在這次收穫以後,農場仍派船沿海岸線與印地安人進行貿易,甚至進入更遠的內陸部落,購買他們多餘的糧食。當時印地安人採用了英國的新式鋤頭,擴大了播種面積,也有了更多的餘糧。
鑒於一直處在糧食匱乏狀態,普利茅斯農場居民們在進入第三個耕作年時,多次開會討論對策。主要成員都認為公社式的集體勞動不能繼續下去了。最強壯的勞動力也不願為別人的妻子兒女勞動而分文不取。多勞不能多得,對於強壯的勞動力是一個打擊,這不公平。總督根據大家的意見,決定分田到戶,各家自己幹,土地產權還歸集體。農場和成員簽訂協議:16歲以上男性居民每人每年上繳集體1蒲耳式(約34。4升)公共用糧或其他等價物,用於農場公務人員、公共支出和其他公務勞動的報酬。由總督目測,根據每個家庭的人口分得一塊土地。
過去,婦女從不下地勞動,她們認為那是一種奴隸勞動,丈夫也不願意讓她們下地。但分田後,不但婦女下地幹活,而且孩子們也一塊去田裡勞動。集體勞動和分田單干,勞動熱情大不一樣。
威廉.布拉福德在其記敘中感嘆:通過國家剝奪私有財產,把私有財產納入公社,就可讓國家和政府享受繁華盛世的想法,是極其不智的。經過實踐可以看到,開始那種共產主義生活方式的設計規劃,是不符合的。他的結論是:「他們持續了數年的那種公社勞動試驗還是失敗了,而實踐者都是一些虔敬正直,誠實本分的人。這也證明了柏拉圖和一些古典作家理論的空洞無知,這些理論還被後來一些人推崇。……我想說的是,上帝洞悉人性裡面的缺點和不足,上人性帝以另一種智慧看到有另一種生活方式更合適他們。」
分田之後,農場還得繼續集體籌備食物,因為春天把玉米種子種進土地後,農場就斷糧了。人們吃了上頓沒下頓,主要靠海上捕魚、打野禽和鹿來維生,好幾個月,人們只能吃肉,沒有任何糧食。這段艱苦時間裏,農場為大家尋求食物做出了不懈的努力,把打魚出海的人分成幾隊,前一隊打回的魚快要吃完時,下一隊就乘船出海了。儘管如此艱難,但人們的精神面貌大不一樣了。經過辛苦耕種,這一年秋天終於迎來了大豐收。從此,普利茅斯的移民們「再也沒有發生過普遍的糧食短缺或者嚴重的飢荒問題」。有強勞力的人家,還有餘糧出賣。
大豐收之後,私有制的優勢已無須討論。農場成員們要求把分到的土地固定下來。原計畫每年抽籤輪流分配土地的方案,遭到大家的反對。他們認為,辛勤一年,為土地施肥、培育,第二年轉手讓其他人坐享其成不公平。總督在大家的懇請之下,於1624年春播前決定,每人分配一英畝土地,7年之內不增加。這就把原來的土地公有集體勞動,改成了土地私有家庭個體勞動。
「五月花號」上的移民本來是病弱成員較多的移民群體,他們攜家帶口,有不少婦女兒童,路過這裡的其他精壯移民往往看不起他們。但那些精壯的移民前往馬薩諸塞安營紮寨卻失敗了,為了活命不得不給印地安人當僕人。後來普利茅斯農場多次行動營救了他們。普利茅斯成為新英格蘭地區第一個成功扎根的移民點,也是英國在北美第一個成功的移民點。後來的移民在他們開拓的基礎上,生存就容易得多了。移民陸續到來,成功地建立起了多處移民點。他們自成單位,又彼此幫助,英王派來的總督也得在他們自治的基礎上進行管理。數十年後,「五月花號」上的移民繁衍了160多個新的生命,很多人離開了普利茅斯向美洲大陸內部走去,一個新的聯邦制社會的雛形逐步形成。
「五月花號」移民在北美的試驗,證明不光要有民主憲政,還要有合理的經濟體制。這成為美國人後來執著維護私有財產的最初原因。好在當時農場成員有權向領導人提出建議,領導人也和大家一樣處在飢餓的威脅中,所以在第三年就放棄了不切實際的共產主義烏托邦。
經濟體制要符合人性,而不是改造人性以適應經濟體制的空想模式。這正是美國先民留給後人的啟示。
来源:炎黃春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