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鎮的網際網路大會(圖片來源:Getty Image)
【看中國2017年12月6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明綜合報導)第四屆烏鎮世界網路大會12月3日開幕,微軟、谷歌、蘋果和中國的阿里巴巴、百度、騰訊等網路巨頭與會。雖只三天,烏鎮似乎已成為中國大陸和世界網路唯一「正常」鏈接的「特區」。
與會者的「特權」
《紐約時報》記者孟寶勒(Paul Mozur)稱:「在中國,只有在世界網路大會上,網路才真正和世界連通。」
從2014年第一屆開始,為保證中國烏鎮品牌世界網路大會順利進行,中國電信提供了專用無線網路「iWifi-Wuzhen」供5萬人同時上網。當局暫停網管措施,與會嘉賓使用本人手機號碼註冊驗證後可正常使用Facebook、Twitter、美國之音、德國之聲、自由亞洲電臺、BBC中文網等被封鎖網站。然而使用普通手機的用戶,在烏鎮仍受網路管制。
城中城、牆中牆
2015年第二屆會議期間,烏鎮提前一週全面戒嚴,政府成立專門的安保總部,南京軍區裝甲車部隊進駐烏鎮,每500米設崗巡邏,隨時封路。開會期間進入車輛烏鎮需通過3層安檢。會場中也能感受到一堵堵看不見的城牆。部分海外媒體記者被拒絕入場採訪。維基百科創始人之一吉米.威爾士發言:「我相信其後果——任何一個政府想要在控制人民信息流通的想法,都將是過時而又徒勞的。(「I believe as aresult of this,the idea that any one government can control the flow of information of what people know in their territory will become completely antiquated and no longer possible)」然而,現場中文同聲翻譯卻廣播成「還有,就是政府能夠在各自的領域當中對人們互相之間的溝通進行很好的分析。」
「烏鎮」創牌者——魯煒
前兩週在大陸媒體中佔據焦點的最新落馬的前中共中宣部副部長、網信辦主任魯煒,作為三年前首屆烏鎮大會的推手,這兩天繼續成為海外媒體撒不開手的話題。
紐約時報在首屆大會後,稱魯煒為「中國網際網路的守門人」。2015年4月,「網路沙皇」魯煒因「有權決定億萬網民看什麼」,而入選《時代週刊》2015年「百位最具影響力人物」。
紅牆更紅,長城更長
法國世界報評論,魯煒推動的烏鎮世界網際網路大會,其「成功」表現為,中國的網路封鎖模式如今已能毫不遮掩地曝光於全球媒體。在烏鎮的西方記者深有體會,北京不僅不再對此尷尬,甚至正在向俄羅斯等國輸出網路監控制度。
矛:「開放、共同利益、共享未來」
盾:「網路主權」、「網路治理」
中國官媒反覆強調著北京領導人在烏鎮大會上的兩類口號:一方面強調「開放、共同利益、共享未來」來吸引全球網路的商業與科技合作,另一方面強調「網路主權」、「網路治理」來證明對中國大陸網民信息封鎖的合理性。
在經濟領域強調主權,是讓國人自由地擁有更多的財富。在信息就是財富的網路世界強調主權,就是讓國人自由地擁有更多的信息。網路長城並不妨礙外國人,他們既能自由地擁有其本國的信息,又能自由地瀏覽的中國網路信息;然而對中國人而言,網路長城的存在,既禁止他們獲取牆外信息的自由,又嚴格地限制著他們在牆內發送和傳播信息的自由。
一個對內強制、對外「開放」的「網路治理」的城牆內,是誰擁有「主權」?為誰「對外開放」?是誰的「共同利益」?是誰「共享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