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稅專家透露中央和地方財政關係處於緊張狀態。(圖片來源:Fotolia)
【看中國2017年11月28日訊】(看中國記者文龍綜合報導)中國社科院日前發布的2017年縣域經濟報告顯示,中國縣域經濟發展不平衡出現諸多矛盾。前中國財政部副部長高強經過調研公開表示,一些縣95%財力都靠上級轉移支付,中央和地方財政關係處於不穩定的緊張狀態。
11月23日,首屆中國縣域經濟高峰論壇暨《中國縣域經濟報告(2017)》發布會在北京舉行,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在論壇發布了《中國縣域經濟發展報告(2017)》。
報告顯示,縣域經濟彼此差異比較大,發展極不平衡。例如,遼寧省的許多縣(市)目前呈現出全面衰落的態勢。從2014年開始,陸續墜入負增長區間,而且降幅驚人,甚至很多縣(市)GDP被腰斬,而轉型升級也似乎遙不可及,從區域的角度來講,該地區已經陷入經濟危機,但更令人擔憂的是,如果無法找到替代性的產業或者提高原有產業的競爭力,地區坍塌有可能將是最終的結果。
在該論壇上,《華夏時報》總編輯水皮認為,某種意義上而言,要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就得對農村經濟、縣域經濟有深刻的把握和理解才行;中國人民大學國發院副院長聶輝華認為,中國的縣雖然小,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所以縣域經濟是研究中國經濟很好的抓手。
而在上海財經大學舉辦的第四屆財經發展論壇上,上海財經大學中國公共財政研究院院長高強舉例說,「我到過很多地方調研,有一些縣自有財力達不到每年財政支出總額的5%,一些少數民族地區甚至達不到1%,99%都靠上級轉移支付。地方怎麼發展經濟?但如果發展也拿不到(財政收入),乾脆就不發展。」
高強曾長期在財政部門任職,擔任過財政部副部長、人大常委會預算工作委員會主任,十分熟悉中國的財稅體制。
高強表示,現在的分稅制與之前不同,屬於地方政府的稅種越來越少,中央財政收入佔全國財政收入比重上升。這造成中央財政的轉移支付規模越來越龐大,今年可能接近6萬億元。轉移支付存在的問題是,財政資金集中到中央再返還到地方過程漫長、效率較低還經常出現調整,從而使得中央和地方財政關係處於不穩定的緊張狀態。
中共政府實行的營業稅改增值稅令地方政府極為不滿,原來作為地方第一大稅種的營業稅,也是地方政府財政收入的一大來源。中國國內媒體曾經報導,有地方官員公開聲稱,「大部分稅收都交上去了,我不去賣地我幹嘛?」
也有評論人士認為,中國經濟下滑而地方財政又要供養很多人員,所以賣地是來得最快、最簡單的收入來源。中共體制不改變,中國經濟上不去,政府機構臃腫,那麼地方政府對土地財政的依賴不會減弱。
縣域金融風險、房地產泡沫和地方政府債務產生共振。在眾多的縣級地方融資平臺中,風險已經爆發。雖然這些縣級融資平臺相對規模不大,但是數量卻佔比較高。而且在縣級融資平臺貸款中,其對接的則是城商行、農商行以及農信社等風險控制能力較弱的金融機構,並且地方政府能夠在其中擁有決定權,而中西部的縣級融資平臺則是風險的集中點。不斷滾動增大的地方政府債務可能導致更多的縣級政府資不抵債,陷入實際破產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