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17年11月13日訊】港股銀行遍地白菜價偏偏不要,為何付出20%以上的平均溢價,去買更貴的?未來銀行在競爭的究竟是什麼?港交所的數據顯示,香港的外資,通過深股通渠道,耗資3.65億投資了一家中國內地的銀行(平安銀行)。這是一年內,外資單日投資力度最大的一次。
這件事的有趣之處在於,香港市場有大量廉價的中資銀行,一塊錢的資產當六毛來賣,幾乎是買一送一的白菜價。那麼,放著家門口的便宜貨不要,為什麼要花平均貴20%以上的高價,跑到內地來投資另外一家銀行呢?
首先,為什麼香港的中資行便宜?這是因為香港的外資機構參照的是華爾街對美國銀行業的定價體系。
花旗銀行常年在美國以淨資產打折的價格出售。因為美國的銀行業是充分競爭行業,而且它有投資銀行業務。一旦遇到金融危機,美國的銀行是會破產的。因此,給美國的銀行來定價,就必須包含可能會關門大吉的這種風險,因此,估值很便宜。
但是中國的銀行業不是充分競爭行業,而且不參與高風險的投資銀行業務和金融衍生品,二者的經營風險完全不同,給的定價基準就不應該一樣。因此,以外資主導的香港市場,在這個問題上,對中國銀行業的認識顯然是不準確的。
但是,這依然無法解釋,為什麼外資願意花高價,來內地投資另外的這一家銀行。要想做出回答,我們必須要看清楚:銀行這個行業從哪裡來,將來要往何處去?銀行業的未來,究竟是在競爭什麼?
銀行的發展,大致會經歷三個主要的階段:
第一階段,面向國企和大公司等企業客戶。這在上一個十年,是銀行利潤增長的主要來源,銀行是依附在企業身上的,而企業依附於宏觀經濟的大形勢。
然而,隨著經濟減速和結構轉型,那些大企業都不需要資金了,否則無法解釋為什麼那麼多公司都在買理財產品。其次,真正需要資金的企業,比如創業公司,它拿風投的錢,而發展到後期,它登陸資本市場IPO融資。頂層設計一直在強調從間接融資到直接融資,翻譯一下就是說,從問銀行要錢到向資本市場要錢。因此,銀行業發展的第一階段,基本已經走完了。
第二階段,很多銀行預先就發現這種變化,並做了轉型,做了大量的房貸業務,因為個人的信用往往比很多小企業好的多,個人不會跑路,個人也不會斷供房貸,因此,房貸業務成為這一階段銀行的優質資產。
但是往未來看,隨著房子的居住需求被基本滿足,以及由買向租的需求轉化,房貸業務的需求增速也會減緩。由於政策的限制,大家已經看到了各大銀行,從利率到額度,已經事實上收緊了房貸業務。
未來,銀行業會全面進入發展的第三階段,進軍零售業務,也就是個人消費貸款業務。這一點也是美國的歷史經驗,美國的高成長優秀銀行(富國銀行)都在個人消費貸款和信用卡業務上做的很好。因為個人金融做的好,所以他支撐了美國以消費為經濟動力的持續幾十年的經濟繁榮,我們現在也要借鑒美國。
當一項業務從toB,轉為toC(對公業務轉為直接面對消費者的個人業務)決定商業競爭差異化的首要因素,將變為品牌效應。因為大眾消費者和用戶都是感性的,他們依靠感官的體驗,依靠對於品牌的想像對產品做出選擇和判斷。
比如在美國,雙盲測試,美國消費者說百事可樂好喝,但是事實上可口可樂顯然賣的更好。再比如說,茅台一瓶難求,但是化學式成分,它和別的白酒沒有什麼差異,雙盲測試,茅台也不是大眾評選出的口感最佳。這些案例都在說明品牌對於一項toC業務的決定性作用。
那麼各位,你思考一下,作為用戶,你選擇銀行,你關注品牌嗎?你又為什麼會認為一家銀行的品牌比另一家更有吸引力呢?
決定未來銀行之間競爭的第二點,正是有關於獲取用戶。請注意,不是消費者、更不是儲戶,而是用戶。
過去銀行獲取儲戶是通過線下大量鋪營業網點,三步一門,五步一店,你不是因品牌而成為它的用戶,而僅僅是因為方便。但是未來這一招不管用了,因為大家業務都不走線下,而且租金成本都非常高昂,你即使鋪再多門面也沒用。
那麼,未來的銀行如何獲取用戶呢?它要學習網際網路公司,要有流量的思維和用戶的意識,你獲取一個用戶的成本是多少?你使用了怎麼樣的IT技術去提高獲得用戶的效率,同時還能降低成本?當獲取了用戶,你如何留住他,讓他忠於品牌,並且願意持續在你這裡進行高頻、終身的金融服務呢?
以上這些,才是銀行業未來的競爭關鍵所在。
總結一下,人人都知道消費升級是趨勢,是投資方向,但是人們都忘了,消費升級,消費者的這筆支出,錢從哪裡來?
未來最有競爭力的銀行,應該是那些提前戰略布局個人零售業務,最懂個人用戶的公司。它們能像網際網路公司一樣搭建平臺,讓用戶深深駐紮下來。它們能夠用特有的服務和文化,構建出一個令用戶產生共鳴的差異化金融品牌,帶著廣大用戶、投資者,一起去往那個流淌著蜂蜜與牛奶的應許之地。